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计量语言学研究”

2015年年度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6年06月01日14:26

10月3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计量语言学研究”(11&ZD188)课题组2015年年度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外语学院召开。

何莲珍教授、马博森教授、于水源教授、李德高教授等子课题负责人,以及来自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华侨大学、内蒙古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贵州大学等高校的40余名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还特邀教育部语言所研究员冯志伟教授、大连海事大学范凤祥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蒋跃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贾爱武教授出席。会议由课题组成员、浙大外语学院梁君英教授主持。

项目首席专家刘海涛教授首先通报了课题组研究成果产出的情况。截至2015年10月底,课题组已发表带有基金号的SSCI、SCI及A&HCI论文24篇,其中5篇发表于国际计量语言学权威刊物《计量语言学期刊》(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此外还有6篇发表于计量语言学专业杂志Glottometrics(《语言计量学》)上。课题组成员受邀为自然科学高水平期刊《生物物理评论》(Physics of Life Reviews,2014年影响因子为9.478)撰写的有关语言复杂网络的长篇评论“Approaching Human Languages with Complex Networks”已进入2015年ESI高被引论文榜单(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类),另一篇发表于《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上的“Empi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odern Chinese as a Multi-level System from the Complex Network Approach”也成为社会科学类ESI高被引论文。此外,课题组受邀正在组织编写“Motifs in Languages and Text”一书,计划于2017年在国际著名语言学出版社Mouton de Gruyter的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书系中出版。刘海涛教授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各子课题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并介绍了课题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随后,黄伟副教授、于水源教授、陆前博士、李德高教授、徐春山副教授先后汇报了各子课题的进展状况。北京语言大学黄伟副教授介绍了课题组成员在汉语文本的计量描写、汉语与其他语言文字计量特征的比较、不同语体文本的计量特征差异、翻译引介国外计量语言学经典著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他表示接下来课题组部分成员还将用计量的方法对汉语词长、语体差异、汉字字形复杂度、北京话与普通话多维度比较等进行进一步探索。中国传媒大学于水源教授从语言学角度对齐普夫定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介绍了从词频分布与词义的关系、语言幂律特征与语言进化关系等方面对齐普夫定律进行深入研究的最新成果。浙江大学博士后陆前就计算语言学的依存语法形式化模型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汇报。浙江大学李德高教授介绍了通过心理实验探讨依存距离和句法加工关系的初步方案。安徽建筑工业大学徐春山副教授就汉语介词对依存距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语码转换的计量研究表明依存距离导致的前词记忆衰退可能与语码转换紧密相关;汉语的多种长距离依存关系研究表明在真实语言中,长依存距离可能往往与词语熟悉度、概率等因素协调作用,同时显性的语块标记可能也降低了长依存距离带来的处理难度问题。

汇报结束后,冯志伟教授充分肯定了本课题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与突破,并鼓励青年学者、学生通过实践继续为语言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范凤祥教授表示一直关注课题组的研究,他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结合的计量研究非常感兴趣,建议之后可以继续关注这一领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更多的文章。蒋跃教授表示,计量方法为传统翻译学研究指明了一个新方向,改变了以往主观研究的缺陷,使翻译研究更加客观和科学。贾爱武教授表示同感。她说现在他们学校的很多青年教师都在学习这种新方法,尝试将其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最后,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马博森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首先肯定了课题组四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除了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外,还不断有新成员加入,为团队补充了新鲜血液。他说该团队运作顺畅、定期的研讨活动、还有成员间的日常学术交流都是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重要保障。

当天下午与次日,刘海涛教授与课题组30余位成员就《现代汉语计量研究专题》一书的撰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大家围绕各项研究情况与书稿的各个章节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明确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改进方案。

(课题组供稿)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