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朱孝远:欧洲文艺复兴的当代启示

2016年04月13日09:48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当我们聚焦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欧洲这片土地上,文艺复兴运动对整个欧洲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将过去以神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观念,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而这一转变的重要路径,就是通过文化,主要是以人为核心内容的诗歌、戏剧、绘画等多种文化形态的表达,集中反映了人才是“目的”的价值。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可从文艺复兴对“人是目的”的核心表达中,体会到文化这一“武器”把欧洲引向光明的力量。

为了“新生”联合起来

欧洲历史走进近代文明的黎明,一片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中升起的神秘星云,就注定要成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当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在一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情感产生了。最朴素的政治热情、最自然的生活愿望、最真挚的艺术与科学的追慕,成为托起近代欧洲的力量。

谁又能想象得到,这一切,竟是人们对于黑死病瘟疫肆虐、整个欧洲陷入瘫痪之中的一种本能反应?大瘟疫和伴随而来的封建主义危机带来了饥饿、战争、愚昧、冷漠、迷信和死亡。就意大利政局来说,政治分裂导致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那不勒斯、罗马之间战争不断,法国、德国则在意大利争霸,加深了意大利社会秩序紊乱和经济崩溃。在这种情境下文艺复兴运动爆发,新文化就成了灿烂阳光,在文化上起到维护意大利统一的作用。

这样,便能理解但丁为何要把诗集取名为《新生》了。新生的号召彻底否定了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意味着文化的现代转向。一场永远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就此展开。在五彩斑斓、瞬息万变的景色之中,诗歌、音乐、绘画、雕刻和建筑蓬勃发展,一个由多面结构组成的近代文化体系在欧洲浮现出来。在今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还有许多其他欧洲城市,人们仍在尽情享受这段辉煌而富有创造性的时期遗赠下来的文化杰作、经济成就和浪漫情调。而在14世纪,那些意大利城邦里的居民们,却是把文化置于生与死的天平上来称量。诗人彼特拉克无疑是其中最为敏锐的一个,他把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视中世纪为一个无比混乱的中间期。深感忧虑和不安的诗人和艺术家心里,酝酿出强烈的变革愿望。为了“新生”,学者、艺术家和科学家们联合了起来。

新旧文化反差巨大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看似与古希腊的文化很相像,其实相当不同。古希腊艺术家感性,作品多以描写美丽善良的人物为主,《断臂的维纳斯》《掷铁饼者》,都是希腊艺术家理想情怀的写照。这样的美景与古希腊人的梦境相符合。古希腊人爱做梦,常梦见出海远行,去遥远的地方摘采金羊毛。希腊艺术反映出古代希腊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过,这种差距并不构成对立,因为差距毕竟可以通过努力加以克服。

然而,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那里,却体现出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对立。他们的做法是用色彩鲜明的新文化,来反衬和反对封建文化的落后与愚昧。看到丑,他们就去描绘美,看到假,他们就去寻求真。这样,美轮美奂的新文化就在意大利兴起,体现出了同中世纪封建文化的巨大反差。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展现出的正是人类的基本激情。站在我们面前的不只是一个肌肉发达的人体,而是象征着力量和勇气的强壮的年轻人。这个雕像是真实生活的写照,象征着新领导者、真理和勇气的护卫者。它告诉人们,欧洲摆脱过去罪恶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健康的精神去奋斗。这个伟大而现代的雕塑启示人们,要运用他们所有的力量摆脱中世纪非人的黑暗。

新旧文化水火不容,使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成为真正的“两面神”,同时要揭示新文化的光明和旧文化的丑陋。达·芬奇创作了谜一般的《蒙娜丽莎》。在这幅画里,蒙娜丽莎的年龄是不确定的,既像一位20多岁的青年,又像一位40多岁但保养得很好的少妇;蒙娜丽莎的笑容也饶有深意,令人无法估计她究竟高兴还是忧郁;同样,蒙娜丽莎的身份也难以判断,既像一位贵族夫人,又可能仅是一位平民的妻子。在达·芬奇的画笔下,蒙娜丽莎成为真正的“两面神”,在她身上同时出现新与旧的对照,很好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

思维转变与现代国家缔造

最重要的政治变革,是现代国家思想的产生。在意大利,主要的理论来自《论世界帝国》《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和《君主论》,这成为现代政治理论的基础。变革自然也包括人的思维变化。人开始缔造幸福的人间王国,而中世纪文明专注于对神的信仰。现在,人的社会实践受到重视,人的生活受到重视,这就明显地改变了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看法。

新的政治秩序被称为具有国家主权的民族国家,没有国际上的干涉势力在它之上,也没有地方上的割据势力能同中央政府分庭抗礼。新的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共利益,因为它结束了国家行政受封建制度惯例和贵族忠诚程度变化的支配,从而获得了国家对于司法、行政的统一管理。各国的民族凝聚力有所增强,国家更实现了政治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国家很快就有了足够的官僚和固定的军队来管理公共事务。政府致力于消除封建割据势力以及各种封建性质的领主权、私人契约和私人义务,排除了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势力的干涉,不管它来自于教皇,还是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新式的政府能为工商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秩序保障,也带来政治稳定,有助于经济进步、工商业繁荣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政治制度方面,人文主义者提倡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国家与民族的和谐、国内与国际的和谐、专业精英与传统精英的和谐、国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在《神曲》《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佛罗伦萨颂》《乌托邦》《君主论》中,都能看到要求国家如何与自然生态、民族、社会、国际和谐的内容。

文艺复兴确立了均衡发展原则

文艺复兴运动之所以延续300多年,是因为科学、艺术、文化、教育成为人们的生活要素。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把热爱艺术、城邦和祖国视为自己最为崇高的天职。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同时也是社会、艺术、文化和情操上的满足。为了这些信念,他们竭尽所能进行创作。同样,学者们试图改变语言的使用。生动的民族语言取代了脱离人们生活的拉丁语。学者们挑战生活,发现了生活的精度、强度、深度和广度。人们早准备好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新方法,变革了中世纪模糊不清的神秘概念。

文艺复兴确立了人类社会均衡发展的原则:人的幸福感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如寿命、受教育程度、生活状况、自由度、生态环境等。薄伽丘富有才华和智慧,他在1347年前后黑死病肆虐流行时期写出了《十日谈》。书中叙述七个年轻女子和三个年轻男子如何在菲耶索莱的山上乡间别墅闭门不出,以躲避佛罗伦萨的鼠疫。在十天里,他们利用音乐、争论、跳舞和讲故事以排遣烦恼。这部作品的主题就是爱和理性,同时尽情讽刺了中世纪的迷信和愚昧。人的生活中必须要有文化和艺术的成分,这个人文主义者提出的看法现已完全为人们所接受。

文艺复兴确立了科学是人类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积极鼓励探索,包括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伽利略的新行星理论。人文主义者把伽利略的理论作为基础,通过这些大发现,把知识用于发展对宇宙的全新认识。

文艺复兴把教育当作培养人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兴邦的观念产生了,艺术学、人文学和自然科学开始区分,近代的高等教育在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里诞生了。随着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欧洲的另一个主要城市——伦敦也受到启迪。受过教育的人们和平民都聚集到剧院或其他场所去欣赏表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球”剧院,常表演莎士比亚的作品。

文化是强国富民的强大推动力

文艺复兴是欧洲由衰及盛的转折点。文化是灵魂,是治乱兴衰、富民强国的强大推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强盛的国家都是文化强国。各国崛起普遍遵循先文化、再政治、再振兴经济的发展顺序。人文学者的研究至关重要,他们揭示出“文化兴则国家强”的规律。人类通过“文字、城市、国家”告别了蛮荒;今天的人们通过“文化、科学、创新”建造现代世界。一部世界史就是文化的克敌制胜之道。

文艺复兴告诉我们:没有文化,哪有思想;没有思想,哪有创见;没有创见,又哪有强国富民之策?当今世界,谁在文化上领先,谁就拥有引领世界的制高点。一部文艺复兴史,讲的便是文化兴国之道。人文研究,推动国脉昌盛,这是人文学术的责任。

文艺复兴的历史告诉我们,艺术、文化、科学、教育给人们带来了主宰命运的机遇。人们珍视这些生命要素,从中获得极大能量和极度的审美喜悦。追求幸福、完善人格、创造新的发展机遇,这些呼唤至今仍在激励着世界各国的人们。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专著《宗教改革与德国的近代化道路》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