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农产品安全、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转型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6年03月10日15:44

一、 研究进展情况

(一)开展问卷调研;收集整理课题相关文献、数据。

1. 组织问卷调查

在2014年暑期,项目组组织了《气候变化与农产品安全农户问卷调查》,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贵州、福建、湖北、安徽、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江西、江苏、河南、河北、陕西、湖南、山东、山西、浙江、天津、上海等地选择种植大田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小麦、稻谷、玉米、花生、大豆、油菜籽、甘蔗、蔬菜、水果)的农户进行调查。本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了的设计与随后的问卷调查活动,目前数据录入工作基本结束。

2014年3月至4月,第四子课题负责人徐朗教授牵头在安徽省淠史杭灌区下辖的六安市裕安区和霍邱县进行调研。调研内容涉及当地农户种植习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取得成就及面临困难。有针对性地考察了当地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管对抗灾减灾作用的案例。以裕安区永裕农村水利专业合作社为例进行了重点调查,案例调查报告正在撰写之中。

2014年7月,由第三子课题负责人朱红根教授带队,组织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生赴江西铜鼓、万载、上高等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受灾地区的典型案例调研;同时组织校经管院学生,利用假期回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掌握了比较充裕的第一手资料,收集了南方稻区(江西)干旱发生状况、农户受灾情况、农户应对灾害采取的适应行为措施等数据,为下一阶段研究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第五子课题负责人徐志刚教授组织完成了对江苏、吉林、四川三省9县18个乡镇304个行政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转型,社会化服务和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跟踪调研。

2. 收集整理文献数据

课题组开展了国内外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已收集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文献近100篇,并按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分析等主题进行了文献整理工作。课题组同时努力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气象气候的数据,目前已从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收集整理到包括我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极端气候数据、历史降水数据等跨地域多类别的农业生产相关气象气候数据,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夯实基础。

(二)学术活动

1. 学术研讨

10月18日—20日,2014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40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汇聚南农,共同探讨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的前沿问题与创新理念。第四子课题负责人徐朗教授在会上就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困境与解决对策做会议发言,受到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回应。另有多位课题组成员分别以研讨会点评人、主持人的身份参与了会议全程,与中外学人交流了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的最前沿经验教训。

2. 学术专题报告

2014年10月18日邀请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日本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新山阳子做题为:《The Role of Specialists/Researchers: Public Perception and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on Food Related Risks》的学术报告,报告的主题是放射性物质对人民健康的影响以及市民对此的风险感知。

2014年11月28日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教授做题为:《食品安全治理创新》的学术报告。

(三)数据实证分析

在2014年的研究中,课题组运用CAPA模型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并对气候变化对农产品数量安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因为增温带来的单产下降与季节性缺水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重点对玉米和水稻两种农产品进行研究。

1. 玉米研究部分重点研究玉米的《农产品数量安全评估报告》。主要研究有:玉米需求的资料采集与分析;玉米生产的资料采集与分析;玉米生产竞争优势分析;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玉米贸易变化与趋势分析;玉米贸易进口国家生产资源分析;变动模拟分析(由于缺乏模型,仅是人工的模拟分析)。

2. 水稻研究部分重点研究有关双季稻现状与发展的研究,以及气候变化对水稻(分品种)生产的影响。主要研究有:双季水稻的演变趋势与粮食安全的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

3. 课题组运用CAPA模型模拟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包括引种及技术进步提高单产、在气候适宜地域推广双季稻生产活动)。

二、 研究成果情况

(一) 已发表论文清单

[1]Ying Hou, Shudong Zhou, Benjamin Burkhard, FelixMüller. Socioeconomic influences on biodiversit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A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 of the DPSIR model in Jiangsu,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4 (490) :1012–1028. 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2]Li Zhou, Calum G. Turvey.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ume 28, March 2014, Pages 72-89. 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3] Li Zhou, Calum G. Turvey,. Testing Asset Dynamics for Poverty Traps in Rural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SSCI). 2015. 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4]王艳,周曙东.花生种植户机械化技术采纳行为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5]许朗,刘甜甜.农民灌溉水价心理承受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24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水利发展研究.2014(5):7-10,56;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6]许朗,唐梦琴.浅谈节水灌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价值工程.2014(6):88-89;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7]许朗,唐梦琴. 农户对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支付意愿研究——基于蒙阴县调研数据的分析.节水灌溉;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8]薛庆根、王全忠、朱晓莉、周宏,劳动力外出、收入增长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基于江苏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6(34-41);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9]朱思柱,周曙东.基于扩展的Nerlove模型的中国大豆供给反应弹性研究[J].大豆科学.2014年33卷第5期。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10]周宏,夏秋,朱晓莉,农业技术推广到位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及技术效率贡献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4,9(14-21);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10] 郑旭媛,徐志刚,应瑞瑶,城市化与结构调整背景下的中国粮食生产变迁与区域异质性,中国软科学,2014 (11): 71-86.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11] 薛艳、郭淑静、徐志刚,经济效益、风险态度与农户转基因作物种植意愿——对中国五省723户农户的实地调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 14-19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12] 江慧珍,朱红根. 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12. 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13] 江慧珍,朱红根.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值影响的经济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2015.6. 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14]王全忠,周宏,陈欢,张倩. 农户水稻“双改单”与收入增长:来自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视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3.标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二) 其他成果汇报

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研究任务,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已完成:

1. 评估报告1篇:《玉米数量安全评估报告》;

2. 调研报告1篇:《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的农户调查数据》【教育部、国家社科、软科学】。

3. 学术论文3篇:《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投资意愿研究》,正在投稿中。《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和〈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值影响的经济分析〉,其中《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已录用在《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刊物上,另一篇已投向《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合作写作论文1篇:题目为《极端气候条件下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村级面板数据》,正在抓紧修改完善中。本研究以三大类主要粮食作物为例,总结和评估了当前气候变化与粮食种植规模的现状,并基于1995-2010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着眼于农村公共品投入的视角,探讨了粮食种植行为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实证分析了影响粮食种植行为逆气候变化的因素,以期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政策参考。

(三)成果要报向国家社科规划办提交一份成果要报“中国粮食储备的制度缺陷及改革方案的制度设计”。 

 

课题组供稿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