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彭中文  杨汝岱:打破地方分割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彭中文  杨汝岱2016年02月04日10:45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正孕育着新的突破点。在新一轮发展中,我国产业必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从而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体系的发展不管采用哪种组织形态(如美国的波士顿128公路模式、硅谷模式,中国的珠江三角洲模式等),企业都必须通过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现代产业组织学派认为,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行为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高端产业的形成,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过程,也是一个由公平竞争主导的一体化市场形成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以“官员锦标赛”和财政分权为核心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基层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块块经济”作为支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一直存在着区域性、结构性矛盾,严重阻碍了我国一体化竞争性市场的形成,破坏了市场竞争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难以培育新兴高端产业集群。

第一,块块分割的产业发展造成了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区的投资干预能力较强,产业发展存在较多的准入限制与垄断,现有的政绩考核引发各地方之间产业投资的相互竞争,引发了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和趋同倾向,容易导致同一产业在各地区重复投资建设现象,造成产能的严重过剩。第二,块块竞争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地都希望发展“小而全”的产业结构,造成各地区产业布局不合理。第三,块块竞争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初始层面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潜力已经被挖掘殆尽,如果不进一步从制度上进行市场整合,很容易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第四,块块竞争使得分割的产业体系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区域间的过度竞争使得企业面临的市场狭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依靠产品数量多和价格低取胜,由此导致许多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由于利润不高,也造成企业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品牌推广和技术创新。

现阶段,提高我国产业竞争优势,打破地方条块分割,建设一体化竞争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新兴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通过完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构筑紧密关联的产业链,提高我国产业集群的协作程度。引导不同区域的大企业加入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体系中,鼓励龙头企业扩大非核心业务外包,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通过构建一体化协作网络,促进各区域加强竞争合作行为,建设一体化竞争性市场。另一方面,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提高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配置效率。建设一体化竞争性市场,鼓励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进一步发挥要素配置对优势产业的重要支持作用,促进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条块经济的产业分工地位和整体竞争力,从而促进新兴产业集聚,提高整体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实现市场的一体化、竞争性与有序性。

在建设一体化竞争性市场,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和把握好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重点。首先,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迈进,支持重点产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升级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其次,逐步化解区域块块经济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优势新兴产业集群。再次,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布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市场空间等因素,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最后,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只有把握和解决好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这些重点问题,我国现代产业新体系才能尽快实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创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竞争性环境研究”(15ZDA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