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基于多学科理解的社会网络分析模型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6年01月07日13:53

一、 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研究总体执行及子课题情况相当顺利,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自2014年1月3日开题以来,在开题论证会聘请专家的建议下,本课题组对原研究计划做了小幅度修正。同时,为了使子课题与总课题的系统关联性得到加强,课题组对各子课题的研究议题也做了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明确了本项目要解决的核心议题及方式方法,即通过跨学科(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方法(调查分析法、实验法、模拟仿真等),考察以下三大核心问题:第一,人际社会网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因果效应;第二,人际社会网络对社会资源分配的正负效应;第三,各种社会网络测量模型的比较与改进研究。

(2)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截止目前,课题组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数据采集过程,共收集了5486份有效问卷,超过500万个信息点。该调查涉及到的个体人际网络包括:求职网、创业网、拜年网、餐饮网、虚拟网络、线上线下互动等多种类型,还涉及了诸如,教育、医疗、健康、收入、风险感知、主观态度等网络功效的评价指标。目前,调查数据的正在进一步的清理中,不日即将进入正式的分析程序。

(3)阶段性成果。总课题及子课题负责人都在自己的课题内初步完成了数据采集、文献梳理等理论与实证准备,也发表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发表的阶段性成果20余篇。其中,1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社会网络研究的顶级期刊上(Social Networks, SSCI),1篇发表于社会指标研究国际顶级期刊(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SSCI),另有20多篇论文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社会》等国内CSSCI期刊上)(详见附件“阶段性成果”)。目前若干篇论文正在接受相关学术杂志的审稿,没有列入成果报告中。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数据采集。按照项目计划,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为本课题的社会调查问卷设计阶段。期间,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视频会议或者专题会议,进行了数次讨论,最终确定初稿。课题组于2014年7月底至8月中旬展开试调查,并结合试调查情况,对问卷再次进行修改,并定稿(共84页)。与此同时,课题组还讨论通过了各阶段的抽样方式。最终确定以2009年八城市社会网络调查为比较对象,选择了当年确定的社区为样本采集点,即在长春、天津、兰州、济南、西安、上海、厦门、广州等8个城市展开调查。2014年8月下旬至2015年6月,为调查数据的采集阶段。另外,为了提高面访与样本管理质量,此次调查引进了计算机辅助调查手段。虽然调查内容较为复杂,调查时间相当漫长,但根据初步的分析,可以肯定的是,调查数据的精确度与可靠性,与2009年调查相比,均得到了大幅提高。目前调查已经结束,共计获取了5486个有效样本。调查数据的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随后将有一批新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

(2)国内合作。本课题组所在单位是 “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的合作伙伴,并一直参与该调查的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该数据亦涵盖了有关人际社会网络的测量,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数据条件。目前的一些阶段性成果得益于CGSS数据库。

(3)学术研讨会。2014年3月22日-23日,围绕该项目,课题组成员聚集于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展开激烈讨论,并就调查实施方法与项目研究的组织与分工进行部署安排。

(4)国际合作方面,本课题首席专家边燕杰利用广泛的国际联系和任职,邀请了数名社会网络分析和社会研究模型国际知名专家来国内访学,展开相关研究,其中包括美国杜克大学林南教授、芝加哥大学Ronald Burt教授、华盛顿大学郭申阳教授等。同时,还介绍课题组成员(闫臻、肖阳、李颖晖等)前往国外进行访学交流。2014年暑假,课题组依托所在单位开展了一期以“社会网络分析”为专题的暑期研讨班,主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分别讲述本研究设计以及相关理论、方法、调查问题,历时3周,参会人员过百人。以上活动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动力。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由于(核心调查数据刚刚收集完成,阶段性成果主要为2014年的新近作品,尚无条件产出宣传推介性的成果。我们将择时创造条件开展这些工作。但是,我们相信现有的已经发表的成果将会很快被相关杂志、报纸及文摘转载、引用或受到关注的。而且随着新数据的开发使用,将有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问世。实际上,我们已经做到的两组“专题性文章”【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和《学术交流》2015(2)】、“社会网络专题研讨班”(2014年、2015年第四届和第五届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暑期研讨班)其实都达到了类似的宣传作用。

(四)研究心得、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研究心得。针对社会网络模型及其效应的相关研究,正在有序、顺利推进。前期的70%以上的工作集中于数据采集环节,相比传统调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调查的形式。这种新的调查手段规范了调查流程,保证研究者可以时时监控调查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显著降低了抽样误差和调查误差,调查质量明显提高。

主要问题。(1)调查周期比预想的漫长很多。由于调查过程控制更加严格,样本的采集难度骤增。很多调查员1天只能完成1份有效问卷,又是甚至0份。严格的样本管理流程导致个别调查地调查员流失严重,不得不重新募集调查员,再次组织培训。因此,调查时间比预期的完了大半年。(2)调查成本较大。相比传统调查,计算机辅助调查直接增加了:服务器搭建、通讯网络、计算机租赁以及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等开支。同时,由于调查周期长、难度大。调查过程中的可变成本(如市内交通费、差旅费)也明显提高。截止目前,调查实施阶段已经使用了本课题的大部分经费。考虑到还有第二轮调查,因此资金缺口比较大。

改进措施。第一,服务器搭建、社区与家户抽样等产生的成本已经投入,可再次使用。因此,调查的时间和成本会明显下降。第二,下一轮调查的调查内容将明显减少。本次调查,由于涉及到大量的个人及家庭背景以及求职过程等信息,问卷内容非常大(共84页),导致拒访率以及中途拒访严重。而下一轮调查,我们将严格控制问卷长度,以保障调查可以更加顺利的展开。

二、 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包括:

1、边燕杰等人在《Social Networks》上发表了《信息与人情: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工资收入的网络效应》一文。为了填补社会网络理论与经验研究之间的鸿沟,该研究发展了社会网络如何传导信息与人情资源的理论框架,为检验社会网在工资收入上的因果效应提供了支持。该研究还发现:(1)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者59%使用了关系网络进行求职,他们动员了网络中的信息或者人情资源;(2)弱关系更可能传递信息资源,而强关系更可能传递人情资源;(3)这两种资源都可以促进“人-职”匹配,进而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4)另外,人情资源的影响要比信息资源更大。

2、张顺和郝雨霏在《社会学研究》上发文指出:对求职结果产生影响的并非关系的形式与结构,而是关系中的资源。在此基础上,作者建构了基于求职者、招聘方与求职环境互动的关系网络模型。通过探讨不同求职环境下,求职者关系资源的选择及其收入效应呈现的差异性捕捉关系资源背后的收入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招聘方的资质需求与求职竞争性越高,基于人情资源的社会交换机制的作用空间将被压缩,而基于信息资源与混合资源的搜寻成本降低机制、互信机制更有益于求职过程。同时,招聘方资质需求与求职竞争性越高,关系资源的收入效应受到制约,但对人情资源的制约最强。

3、边燕杰和郭小弦撰写的《餐饮网社交功能的中日韩比较》一文认为:餐饮聚会给人们提供了社会互动的机会和环境,促进了个体和社会的融合,由此产生了稳定的人际关系,被称之为社交餐饮网。基于东亚联合社会调查2012 年数据,他们探讨餐饮网情感性功能和工具性功能在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异同。通过社交餐饮人们加深沟通、增加信任、提升幸福感,是其情感性功能;而通过社交餐饮人们增加新的朋友,拓宽网络,提高跨阶层的资源整合能力和高层资源的获取能力,这是其工具性的功能。数据分析表明,三个国家中餐饮网的情感性功能从强到弱的排序是日本—韩国—中国,而工具性功能从强到弱的排序是日本—中国—韩国。可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儒家文化渗透程度来解释这些实证发现。

4、陈云松与边燕杰在《社会》杂志报告了有关关系资本的“副作用”的论文。该文使用2009年中国八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JSNET)问卷调查数据,探讨饮食社交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社交聚餐频率对政治信任各维度均有负向效应,且这种侵蚀效应在不同体制、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和不同地区的人群间具有显著差别。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饭局”为途径来积累、维系和动员关系资本的过程,在特定的情境下往往伴随社会层面的消极影响,对政治信任带来“副作用”。

5、程诚等人检验了社会资本对性别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并发表于《人口研究》杂志。该文认为:在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有关性别工资收入差异的诸多传统理论解释均遇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该文运用2009年中国八大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数据,对性别收入差异议题进行再检验。在阐释了社会资本影响性别收入差异的机制后,文章进一步分解了社会资本对性别收入差异的贡献额。Oaxaca-Blinder分解显示,女性的社会资本欠缺,可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的12.7%,占总解释量的70%以上;分位数回归分解进一步显示,在中高收入群体中,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更大,对性别收入差距的贡献更高,并且女性劳动者的社会资本回报率也显著低于男性;另外,女性在社会资本上欠缺还是导致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重要原因。

课题组供稿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