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6年01月07日13:58

一、 研究进展情况

①本项目2011年立项,按照研究计划,本年底以前完成最终成果的初稿,明年上半年修改并提交结项。目前本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可以按计划完成。

②调研数据随着研究进度不断深入和扩展,已经整理出一批经过校点的佛经、元白话等重要接触文献的文本语料,对西北甘青话语言资料,多人多次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的问卷和录音资料,组织整理和转写。而且作为一个开放的语言材料汇集,类似的资料一直处于不断扩展之中。

2013年至今以本项目为主导,我们多次组织和联合组织召开了与课题相关的学术讨论会,如:

(1)2014年7月和湖北大学文学联合举办“元白话与近代汉语研究”学术研讨会。

(2)2014年8月与青海民族大学联合举办“元白话与西北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

(3)2014年9月在湖南师大召开“中古佛经词汇语法研讨会”。

(4)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中期会议。项目首席专家曹广顺研究员就课题的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心得、意见建议等作了总体介绍。子课题负责人杨永龙、赵长才、祖生利、方一新就各子课题的研究设想和计划向专家进行了介绍。会议特邀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贝罗贝(Alain Peyraube)教授与会听取汇报,并介绍了国外语言接触研究的前沿问题。参加会议的专家还有美国加州大学遇笑容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所长罗端(Redouane Djamouri)教授、曹茜蕾(HilaryChappell)教授,兰州大学敏春芳教授等。

③编辑“The Best of Chinese Linguistics—汉语历史语言接触卷”,汉语历史语言接触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对接触的事实有了一定的了解,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详细描写有关事实的基础上,对汉语历史语言接触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提出了一些概括性的观点,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有所突破,也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为更积极的推动有关研究,经与商务印书馆和德国MOUTON出版社协商,在“The Best of Chinese Linguistics”译文集中由曹广顺等编辑“汉语历史语言接触卷”,收入课题组成员近期研究的主要成果,现已组织完成十余篇文章初稿的翻译工作。本项目主要参与者中本来就包括美国和法国的一些专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国际合作。2015年3月在美国加州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联合召开了第六届“汉语史及语言接触国际研讨会”。

④只关注埋头干活,宣传工作注意的不够,以后注意成果的宣传与发布,积极向专刊投稿。

二、 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简介

(1) 曹广顺、遇笑容《变与不变——汉语史中语言接触引发语法改变的一些问题》(《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八辑)。该文指出:中古译经和元白话记录了汉语史中两次最主要的语言接触。受到佛经原典梵文和蒙古语的影响,中古译经和元白话中出现了许多语法改变,从共时平面看它们都是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变化,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这些变化因为只在很短的时问、由有限的人群使用,大部分都消失了。中古译经和元白话的产生都与第二语言习得有关。第二语言习得是语言接触引发语言演变的机制之一,在此机制下,接触使语法系统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如何变化、变化的最终结果,都显示出与其他机制导致的变化不同的特色。对汉语史上语言接触与语法变化的研究,从另一个侧面提示我们与第二语言习得有关的语言接触在语言接触研究中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这个研究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语盲接触理论。

(2)曹广顺《从历时与共时的不同视角看中古译经和元白话的语言性质》(《Language in Contact in North-wesern China: Historical and Synchronic Studies》, ECOLE DESHAUTES ETUDES EN SOCIALE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 Paris 2015)。该文指出:中古译经和元白话是汉语历史上最重要的两次语言接触的产物,这些文献中包含着若干不同于同时代汉语的特殊语言现象,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会对这些特殊现象有不同的认识,而区分不同的视角,是从事这些研究的基础。

(3)杨永龙《从语序类型的角度重新审视“X+相似\似\也似”的来源》(《中国语文》2014年第4期)。本文借鉴语序类型学成果重新审视“X+相似/似/也似”的来源。认为“X+相似/似/也似”及相关动源后置词的产生和发展,既离不开汉语自身发展和结构制约,也受到语言接触的影响。对汉语造成影响的语言不限于蒙古语,既包括不同OV语言连续不断的直接影响,也包括佛经翻译中的间接影响,但后置词“似/也似”能够在元代以后繁荣起来,与蒙古语的影响和强化密不可分。对“影响”要有全面的理解,借用是影响,母语干扰也是影响,某一用法的强化、新功能的增加、用自源的要素表示新的范畴等,都可以通过语言接触而引发。

(4)杨永龙《青海民和甘沟话的多功能格标记“哈”》(《方言》2014年第3期)。该文指出:甘沟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一个乡,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是回族、土族、藏族、汉族聚居区。当地语言有土族语、藏语和具有混合语色彩的甘沟汉语方言(甘沟话)。甘沟话从语音和词汇系统看属于汉语方言,但是在语法方面却具有一系列阿尔泰语或藏缅语色彩。甘沟话的“哈”是一个多功能的语法形式,可以标记的题元角色相当广泛,包括:一般受事、处置对象、役事、各种客事、接受者、受话者、受益者、替代对象、关涉对象、体验着、领有者,但是不能标记施事、受损者、来源等。“哈”可否省略受句法位置、论元的生命度、有定性、交际的明晰性等因素制约。“哈”在句法分布上有粘着程度的不同,在语法性质上不是话题标记,而是一个“后置附着词”(postpositional clitic)性质的格标记。

(5)赵长才《中古译经“或X”双音词的用法及演变过程》(《中国语文》2013年第4期)。该文指出:中古译经中出现了一批以“或”为基础构成的“或X”双音节组合形式,这些双音节组合形式在中古译经的不同阶段经由不同的途径凝固为双音词,发展出种种不同的用法,本文考察“或X”双音词的各种用法,并着重探讨这些双音词的形成途径、语法功能及演变过程。

(6)赵长才《中古译经的协同副词及其来源》(《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八辑)。本文讨论中古汉译佛经的协同副词系统,对中古译经里常见的协同副词及其分布、使用特点等情况作详细考察,并对协同副词与总括副词、时间副词在中古时期的共现情况进行考察和探讨,进而揭示它们之间的共现规律和限制因素。

(7)祖生利《代词词尾“着”的来源》(《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文章从汉语自身演变和语言接触的角度,探讨现代汉语代词词尾“着”及“这么着”、“那么着”、“怎么着”说法的来源。认为代词词尾“着”产生于清代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汉语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它源于时体助词“着”,是“着”表示方式用法的进一步扩展的结果,即“这么、那么、怎么”替代了“V1着V2”结构中V1的位置;同时受到三音节样态指代词“般样”义后缀的类化,进而获得了称代用法。从语言接触的角度看,“这么着”、“那么着”、“怎么着”说法的出现和盛行同满语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跟元代的“那般者”一样,“这么着”、“那么着”、“怎么着”也主要用于称代,特别是构成假设、条件或原因复句的前一分句,以引起下文,这是受了满语“诺辞”je及其相关说法和uttu/tuttu oci、uttu/tuttu ofi、uttu/tuttu ome等固定表达影响的结果。“那般者”与“这么着”、“那么着”并无直接继承关系,而是不同历史时期阿尔泰语同汉语强烈接触所产生的若干个具有类型学共性的干扰特征之一。

(8)祖生利《清代旗人汉语的满语干扰特征初探——以《清文启蒙》等三种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为研究的中心》(《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八辑)。文章以清代中期编写的三种重要的兼汉满语会话教材——《清文启蒙》、《清文指要》、《续编兼汉清文指要》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调查了其汉语会话部分所呈现的若干满语的干扰特征,并对照相应的满语,揭示了其满语的主要来源。如“(的)上/上头”用作原因后置词,是满语与-位格后缀-de和原因后置词jakade、ofi等的反映;句末常使用时体助词“来着”,主要是对应满语特殊动词bi-的陈述式过去时终止形bi-he及-mbihe/-me bihe(过去进行体)、-ra bihe(过去未完成体)、-ha bihe(过去完成体)等相关时体构式的结果;句末常用语气助词“是呢”表示祈使,是满语第二人称祈使式V-cina的音借;“说”和“的话”用作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等的标记,是满语的引语表示法,特别是引语动词se-用法的反映;一些副词在共现语序和意义、用法上有别于标准汉语,是满语的语序和相关副词用法的反映,等等。文章认为这些大量满语干扰特征的存在,反映了清代中期旗人汉语的基本特点和实际面貌。同时,通过与元代蒙式汉语的比较可以发现,蒙式汉语里受蒙古语语法的影响而产生的众多特殊语法现象,在清代旗人汉语里大都同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和所对应的来源语的句法成分上有所不同,两者呈现出许多接触的类型学共性。这对于揭示汉语同阿尔泰语言接触的一般规律具有昭示意义。以往有关清代旗人汉语及其对现代北京话的影响,多侧重于语音和词汇方面,较少涉及语法的层面,以上两篇代表性成果以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作为研究的对象,揭示了其中大量特殊的语法现象及其成因,对清代满语对北京话相关语言现象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是目前有关清代满汉语言接触研究的一个突破和很好的示例和切入点,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兴趣。

(9)敏春芳《甘青民族地区接触方言“格”范畴研究》(《民族语文》2014年第5期)通过对比分析了甘肃、青海一带的河湟民族地区,没有亲属关系的几种不同语言长期共处于一个地区,密切接触,语言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区域特征以及这几种语言和与之相关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格标记。认为接触方言中的“格”标记形式既是少数民族逐渐放弃自己的母语接受汉语时的底层残留,也与阿尔泰语语言的长期影响密切相关。

(10)曹广顺等《Language Contact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yntax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Linguis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介绍汉语语言接触历史的主要事实和基本特征,以及汉语语言接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向国际语言学界展示相关情况,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推动研究的进展。   

课题组供稿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