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成果
—— 评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郝振省2015年12月23日10:19

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以下简称《文库》)共接受申报440项,经过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共有20个学科、59项成果入选。2014年《文库》申报数量与入选数量略高于2013年,入选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开拓性,代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批研究成果已于2015年5月全部出版。总的看,2014年《文库》入选作品呈现出传统优势学科入选成果多、科研力量较强省份与部门入选成果多、重点高校入选成果多等特点。这些特点表明,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入选科研成果的多寡,与其学科优势和专家学者的优势成因果关系,而学科优势及相关联专家学者的优势,则是靠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和长期积累的底蕴才形成的。

这些重要的创新成果大致分成四个板块。

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法学等几个学科门类看,成果体现了前沿性与追溯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兼顾,体现了对理论自信的追求与道路自信的探讨。就追溯性和前沿性而言,既有《重新发现马克思: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别研究,又有《“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对“一国两制”的具体问题研究,还有《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对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历史理念进行的探索和解读;既有《〈法礼篇〉的道德诗学》对柏拉图《理想国》姊妹篇的系统挖掘,又有《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对黄老道家极具操作性政治思想的考证,还有《法制“镂之金石”传统与明清碑禁体系》对法律严肃性、永恒性及对当时社会秩序、法律秩序的内在功能的揭示。

尤其是《重新发现马克思: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的成果显示:柏林墙倒塌以后,德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未完全沉寂,相反还比较活跃,涌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念,甚至出现了“马克思思想复兴”、“马克思热”等积极现象,但也有陷入“有阅读、有研究、无信仰”的危险境地的趋向,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马克思、恩格斯故乡寻找科学社会主义更深邃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表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尚缺乏统一的概念和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的成果,以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作为稳定的解释框架和透视视角,挖掘了马克思资本批判、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解放(自由个性)三者相互统一的内在逻辑,总结出了一个由现存世界与未来世界、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内在紧张等所构成的具有多重张力的新鲜的马克思历史理论。这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的成果,则认为政府、社会和市场始终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三大主体,而市场化、民营化与社会化必然是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变革的总趋势,应据此设计地方政府自觉主导供给、社会自主供给和市场自发供给三种模式相结合的协同下参与型公共服务体系。

2.从经济学、管理学、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看,成果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兼顾,体现了对中国道路的理论概括与未来发展的科学设计。从宏观看,《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及其理论启示》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包括了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发展道路、转型方式和全球化等多个方面的丰富内容,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整体协调与局部推动的统一、由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统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发展改革与稳定的统一以及双轨过渡等。《经济增长质量的逻辑》则认为:长期以来,我们更关注经济增长的数量问题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以致出现了“高数量、低质量、低效益”的严重偏向,或“有增长无发展”的负面效应。在理论逻辑方面,主要研究了质量型经济增长中的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及消费者行为。在实践逻辑方面,明确了经济增长质量的终极价值判断和现实价值判断,提出了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所要求的战略转型、路径转型及政策转型的对策,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着力点。

在中观层面或微观层面,《中国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以地方政府行为为核心,以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为主线,刻画了财政分权及其制度安排对地方政府的利益动机、目标定位和行为选择进而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内在逻辑机理。《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则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出发,借助生物学的“共生”理论与物理学中的“网络”概念,描绘了“单一化—多元化—网络化”的历史轨道,构建了认识当代农业组织现代化的一个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构建农业、农村网络化组织群”。《西部大开发中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则提出了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及其升级的“主导型企业、成长型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多元并存的产业组合策略”。《从数量型到质量型人口红利:劳动力素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则着重研究了中国高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东西部劳动力素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中国产业升级的速度等问题及其对策。

3.从历史学研究方面看,成果体现了古代与近代的结合、中国与外国的兼顾,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和对我国作为大国战略地位的系统研究。如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有《西南酋邦社会与中国早期文明:西南夷政治与文化的演进》、《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宋代三衙管军制度研究》、《明清歇家研究》、《清代中缅关系》、《中国近代商会通史》、《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等。少数民族文化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有《西藏考古与西藏文明》,外国史方面有关于美国的两项成果和关于犹太史研究的一项成果。《西南酋邦社会与中国早期文明:西南夷政治与文化的演进》首次提出西南夷地区的青铜时代是酋邦时代而非国家与文明时代的崭新观点,首次建立了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的分区结构与发展序列。《宋代三衙管军制度研究》提出三衙管军制度的确立,对内适应了“先军而后国”、“以兵立国”、“国依兵而立”的时代政治大背景,不仅解决了中唐以降的藩镇割据问题,也使得禁军由五代时期最能威胁皇权的“腹心之患”,转化为宋代维护统治的最为重要的支柱。《明清歇家研究》打开了明清史研究的一扇新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重新审视了明清商业贸易制度变革、税关制度变革、州县赋役制度变革、包场制度变革的部分内容和相关问题。《清代中缅关系》的研究认为把清朝与亚洲周边国家的政治关系称之为“朝贡—封赐”或简称为“封贡”关系更为合适。其中清朝与朝鲜、琉球、越南等汉字文化圈朝贡国的封贡关系更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宗藩关系,而与暹罗、缅甸等非汉字文化圈朝贡国的关系则更接近一般意义上的封贡关系。《中国近代商会通史》则分晚清、北洋、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四个阶段梳理挖掘了我国商会变迁的历史,对今天的商会发展与市场经济之完善不无裨益。

关于美国问题的两项研究成果,值得关注:《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认为,从1913年到1945年,美国从一个影响力局限于西半球和东亚的地区性大国成长为超级大国,其霸权的形成与其对外文化输出有关,包括威尔逊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观念、以工业文化和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大众文化以及自由平等价值观等。21世纪初期,崛起的中国应该扮演何种国际角色、塑造什么样的国家形象以及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和现存国际秩序的关系,引人深思。《美国人才吸引战略与政策史研究》是一项比较厚重的科研成果。成果使用了统计数字:在全美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外籍比例从1982年的38%上升到2002年的59%;在1998—2005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人中,1/3是在外国出生的;在美就业的所有博士学位获得者中,50%出生在国外。研究者从中得出结论:这种持续不断的科技移民潮,不仅为美国节省了数百亿美元的抚养与教育经费,而且这些移民(人才)都是在最具有创造性的年龄段进入美国的,因而对美国的科技、国防、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4.从文学、艺术学等研究方面看,成果体现了文本研究与心理学、语言学研究的结合,感性描述与理性分析的兼顾,体现了对内外兼修、术道共享目标的追求。在《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中,研究者提出“宗教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宗教的灵魂”的见解,从而认为近代中国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体系,也是一种文化体系。其作用在于使那些一味排斥宗教的人们认识到,宗教也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理念问题;也使那些过于重视宗教而忽视文化的人们认识到,宗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育形式、一种生长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土壤中的文化形态。《文学道德论》的研究认为:很多文学作品的道德取向存在问题,很多文学批评缺乏应有的道德坚持,而文学的道德属性是文学随时在场的属性,它规定着文学的主体乃至全部。《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则涵摄中国审美哲学之形而上思辨与文艺创作之形而下实践之间的广阔领域,兼顾了学界争论不休的焦点与学界忽视之盲点,集中论述了中国美学“道法自然”的逻辑起点与“意境阐释”的情系终端。《制礼作乐与西周文献的生成》认为:周初的制礼作乐是稳固西周贵族统治而进行的政治文化改革,也是文明自身发展的必然进程。《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梳理了王国维提出的一系列具有独特内涵的词学范畴,并对王国维词学的境界、有我无我之境、隔与不隔等范畴,提出了新颖见解。《鲁迅与俄国》则披露了鲁迅在喜欢托洛茨基之后又远离了托洛茨基,欣赏列宁的思想而在本质上又是非列宁主义的。鲁迅的左转不是被强制的结果,而是自愿的选择。《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经验、困局与出路》则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结合时代要求和现实的文艺实践,提出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想,力图把所谓“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文学理论的新路。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思潮论稿》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积极影响在于它具有批判性、反思性,在于它主张差异性和非同一性。其消极影响在于它对宏大叙事的彻底否定和消解,诱发了国内文艺与文论的感官主义消极倾向。《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反虚无主义文学研究》表明,文学上的虚无主义及反虚无主义之争,说到底折射的其实都是俄国社会思潮中两条道路的斗争,虚无主义不可取,但政治过于干预文学,也会造成文学本身的衰亡。《中国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研究》摆脱了以往单纯研究西藏佛教寺院音乐的模式,把寺院音乐的历史、形态和信仰方面的研究与寺院的佛事活动(仪式)进行整体的研究,诠释了西藏佛教音乐在佛法修炼中体现的功德性、有效性,赋予其宗教文化以社会文化意义。

综观2014年《文库》入选作品,凝聚着专家学者的心血,沉淀着学术团队的智慧,实属来之不易。课题负责人及其团队都是在国内相关领域很有造诣和影响的专家学者,其成果的创新程度、规范程度及其可转化程度都是出类拔萃的,显示出厚重的学术分量和力量价值。

(作者为中国出版研究院原院长)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