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白海英:民间经典 江湖十八本

2015年08月04日10:4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湖十八本研究”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先哲们的精神力量,二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草根文化。“江湖十八本”属于后者,是一种戏曲现象。它传承历史长,真切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民间大众的现实和精神生活。简单地定义,“江湖十八本”是中国传统民间戏曲优秀剧作之统称,即民间戏班在长期流动演出中形成的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剧作。不论实际演出中出演多少剧目,戏班通常都会以“十八”之数指代自己的看家戏。从清季花部大兴直至今天,各地方剧种仍然常用“江湖十八本”指代各自的骨子老戏。

“江湖十八本”不仅是戏曲现象,而且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纵观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乃至不同班社的“江湖十八本”,可谓名目纷呈、形态各异。即使相同剧目,也会产生迥异的演出风格。在这些戏曲作品中,渗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尤其是走俏市场、迎合民众喜好、汇集艺人无数经验的江湖本,更具有文化表达的丰富性。就戏曲研究本身而言,对于“江湖十八本”的考察,涉及文人剧本与演出脚本、戏班生存、观众欣赏与接受、地域差异、剧种交流以及诸多戏曲动态传承规律等问题。然而,“江湖十八本”作为大众司空见惯的生活事项,由于表象的随意和土俗性,历代鲜有文人专门记载,即使当今学术界也少有留意,故它的意义长期遭到遮掩。

“江湖十八本”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和流播渠道。它不仅是民间戏曲的传承史,也是民间文化的变迁史和民间观众的接受史。

从名称上看,“江湖”和“十八”的组合,一般用来指代戏曲现象,是民间文化深厚积淀使然。戏曲艺人作为旧时游民社会的一种集中表象,他们长期在各地流动演出,以竞技和取悦民间大众为手段,从而得以谋生和盈利。由此,一些民间生活中惯用俗语,如女大十八变、十八般武艺等意义相同,均用特定数字表示“众多”之意。有意味的是,“江湖十八本”之称有很多变称,如福建梨园戏称“十八棚头”,细细考察,应与唐宋时期宫廷娱乐及宋金时期戏曲角色的演化有关。此外,各剧种存有十八出、十大本、八大本、三十六本、七十二本等称呼。诸种现象看似随意,但背后均隐含着对文化交融与发展变化过程的反映。

“江湖十八本”所见的有限文献记载,多集中于清代乾隆时期。据此期戏曲作家蒋士铨的《西江祝嘏》提到,傀儡班借用“江湖十八本”夸示本班实力可知,“江湖十八本”之称的出现,远在《西江祝嘏》完成的乾隆十六年(1751)之前。同时期,传奇作家黄振在《石榴记》中,把“江湖十八本”与“摘锦诸杂剧”相对举。从中可以获悉,很长时期以来,学界认为明代万历之后折子戏占据舞台的事实,还需要重新评判。以“江湖十八本”为代表的整本戏,直至近现代,一直都在盛演,只因未得到文人的更多评价而被忽略。

“江湖十八本”之称谓为晚出,但从其传承剧目看,江湖本承载了一批元明戏文直至今天。这些并不“精致”的剧作,传承历史之久令人惊讶。它们由一代代观众和艺人共同打造而成,积淀着不同时期老百姓的情感世界,从内容到形式均满足了广大观众的需求。同时,艺人们在搬演这些旧有剧作之际,时常根据演出情境不断翻陈出新,使其在民间舞台上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从声腔的角度考察,在现存古本中,高腔类“江湖十八本”保留最为完好。其巨大传播空间和效应,源于高腔江湖本演出长期依附的宗教、民俗情境。故在赣东北饶河高腔“江湖十八本”之后,衍生出各地的“江湖十八本”,如婺剧、川剧、豫剧、粤剧、高腔、梆子、皮黄等等。它们虽属品牌效应,但各地“十八本”根据自己的地域文化,展示出了不同的演剧特色。如赣剧的英雄演义、浙江婺剧的观音信仰、川剧高腔的才子佳人等等。

通过以“江湖十八本”为代表的江湖本的梳理,可以获悉一些有助于当今文化传承的启示。文化艺术要始终保持横向交流、纵向传承,广泛吸收、不断发展的开放姿态,才能成就自身。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小众化的“精品”,更需要大众化的“经典”。就以戏曲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而言,不能仅靠专项资金的保护,更应使其恢复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属性,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良性传承、活态保护。

(责编:李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