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近现代海外中华商会研究(南洋地区)”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31日16:4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①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按照开题报告会专家组的建议书和项目计划书,课题组调整确立了5项子课题,即分别对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五国的中华商会进行系统性考察。总体计划将在此基础上,同时关照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中华商会的组织与活动,着重探讨南洋地区中华商会的兴起和演变,以及中华商会在居住国经济发展、华商网络建构、华人社会演变和东南亚现代化及一体化进程等方面扮演的角色。

项目实施周期约为五年(2012.10—2017.12),前两年主要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地调研,并公开发表9篇阶段性成果(论文),分别举办了1次国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截止目前,项目总体执行顺利,各项研究均按预订计划完成。为了加强资料和信息共享,征得依托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同意,课题组借用了1间办公室,专门用来贮藏课题组成员收集来的各类资料,以供课题组成员查阅和研讨。

具体到各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1)子课题一的基本任务是系统疏理和探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组织演进和社会功能。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是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中华商会之一,相关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为本子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子课题成员的努力,发现了一批保存较为完好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议事记录与新加坡倡议主办世界华商大会等档案资料。目前,本子课题的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进展顺利,并完成论文2篇《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角色与功能》、《海外华商社团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即将发表),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修正和完善撰写提纲,以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2)子课题二的基本任务是关于菲律宾华人商会的专题研究。这是本项目研究基础较好的一项子课题,不仅此前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发表了学术论文近10篇,出版一本专著《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还积累了较为系统的文献资料。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本子课题负责人朱东芹博士又先后两次赴菲律宾,侧重收集20世纪初期菲律宾华人商会的资料,取得显著进展。下一阶段,本子课题的主要任务是修正和完善撰写提纲,启动子课题最终成果的写作。

3)子课题三、四的基本任务分别是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华人商会的系统考察。晚清以降,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商会陆续兴起,并获得快速发展,多数重要商埠先后成立了中华总商会,在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遗憾的是,受政治社会变动,这两个国家和地区华人商会的档案资料多数被毁。据初步调研,20世纪上半期这两个国家和地区华商组织的主要档案资料尽毁,余下不完整的档案又多为荷兰语等外文,这给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带来重大挑战。尽管两个子课题成员采取多种方式、渠道和途径(辑录报刊、采集口述等)来收集资料,但成效不是很明显。不过,仍发表或完成《全球化视域中的晚清海外中华商务总会》和《战前马来半岛的商联会会务与活动(1921-1940)》等阶段性成果。因此,这两个子课题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将采取“地毯式”的方式来收集、翻译和整理资料,尤其是采集口述史料,力争1-2年有明显进展。

4)子课题五的基本任务是关于泰国中华总商会的专题研究。目前,本子课题组除在泰国还两次赴台湾“国史馆”等机构查阅资料,取得初步进展,并已启动口述史料采集工作。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争取早日完成口述史料的采集和修改完善最终成果的撰写提纲。

②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项目组围绕上述研究设计框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档案文献。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和厦门市档案馆,以及台湾“国史馆”等档案馆收集了较为丰富的关于晚清和民国初年设立与管理海外中华商会的史料。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档案室和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收集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自成立至1970年代的会议记录(近5000页),在印尼的福清公会、梅州会馆也收集了部分极有价值的史料。对推进相关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2)资料汇编。项目组成员从《民国华侨史料汇编》(耿素丽选编,共15册),以及海外学者所编的《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泰国华人铭刻萃编》、《新马华人抗日史料1937-1945》等资料中辑录了10余万字有价值的史料。

3)报刊杂志。项目组购买或复制了新加坡最早的中文报《叻报》(1887-1932)、泰国历史最久的中文报《星暹日报》(1959-)、马来西亚的《槟城新报》(1895-1941)等南洋地区重要报纸,以及1928-1948年间出版的有关南洋问题的期刊四种(《南洋研究》《南洋情报》《南洋周刊》《南洋杂志》)和1918-1947年有关南洋研究的期刊7种(《中国与南洋》、《中南情报》、《中南文化》、《新南洋》、《南洋情报》、《南洋资料》、《中南研究》)。从这些报刊中收集整理了30余万字关于南洋地区中华商会组织及活动的资料。

4)口述史料。口述资料不仅有助于丰富著述内容的内涵,也对改进研究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文献资料缺时,尤显重要。鉴于此,在总课题的要求下,五个子课题组根据文献资料的收集情况,分批开展了一些口述资料的采集。主要采集有印尼企业家协会主席张敬伟、郑和基金会主席柳民源、印尼华裔总会主席沈德民、万隆中华总商会主席黄继怡、世界福清总会主席林文光、三宝垄中华联合总会主席吴孝忠、印度尼西亚商报主编邝耀章、华人问题专家李卓辉等50余人的口述,约100万字,这为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同时,围绕本项目的实施,项目组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分别举办了国际和国内会议各1次,相关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具体如下:

1)2013年8月,依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组作为主要组织方,举办了为期3天的“全球化进程中的商业与商人组织:19-20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商业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专题发言,以及相关学者30余人与会,围绕全球化视野下的商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近代国内外商会的组织演进与治理机制、近现代海外华商社团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为本项目的文献收集和学术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基础;

2)2012年12月22-23日,举办“商会与中外经济文化互动”学术研讨会。除了课题组成员,还积极邀请海内外从事商会研究的著名学者与会,就海外中华商会的组织体系、主要职能及其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藉此集会,课题组还就项目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与学者交换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总体研究框架。

3)自2012年10月立项以来,课题组定期(每月一次)举行研究工作(视频)会议,围绕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展开讨论,尤其是加强项目主持人和子课题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以切实推动项目研究工作的进程;

4)此外,围绕南洋地区中华商会的组织演进、功能发挥,以及东南亚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等领域,课题组还邀请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黄贤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黎志刚教授、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王笛教授、清华大学龙登高教授等多达6人次的专家来访讲学,对于开拓项目组成员的研究视角、提升实践研究能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③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本项目正处于中期建设期内,依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课题组成员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等海内外相关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之间建立较为密切的互动,或与东南亚一些著名华商组织的领袖人物的沟通交流,或以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参与重要学术活动等方式,受到广泛关注。例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17日)以“构建本土化的中国商会史研究理论体系”为题,刊发专文着重介绍课题组核心成员及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商业与商人组织:19-20世纪”国际学术会议的综述发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1期,引起广泛的社会和学术反响。

本项目前期的主要阶段性成果大多刊发于《历史研究》、《学术月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 代表性成果简介

项目组在广泛采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开发“海外华人商会基础文献数据库”,并发表关于海外中华商会、中国商业史和商会史等相关主题学术论文9篇。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1)《20世纪20年代商会法的修订及其影响》(《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民党推行的商民运动逐步兴起与扩展,商会被认为是“反革命”旧式商人团体,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包括海外中华商会同样也遇到过去所没有的困境。修订商会法以确保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成为海内外许多商会的强烈诉求。国民党起初采取的策略模棱两可,但在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从“革命的破坏”进入“革命的建设”新阶段,对商会性质与作用的认识也有所改变,最终于1929年8月颁行新商会法,商会随之安全渡过政治危机而得以继续合法存在。此次商会法的修订不仅动因独特,而且进程复杂,海内外商会主动参与的程度也较深。就总体而言,依照新商会法改组之后的商会,仍基本上保留了独立民间工商团体的性质。

2)《全球化视域中的晚清海外中华商务总会》(《澳门研究》2013年第4期)。1905年以来,在晚清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海外中华商务总会次第成立,截止到清末,短短数年间海外中华商务总会达到40余个。海外中华商务总会在保护商人、振兴商务、推动海外华人社会的整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发行商照,海外中华商务总会承担了领事等政治辅助功能,从早期全球化史的角度来看,海外华商会的建立扩大了清廷的海外控制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增强海外华人的认同。

3)《南洋中华商会研究:回顾与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该文在系统回顾已有南洋中华商会研究成果后指出,已有研究在研究对象、主题、内容和资料运用等方面存在诸多缺憾,或限于一地或一国,没有超越单一民族国家的地理界限,或忽视商会组织与其他华人社团、华商网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遑将其至于亚洲近代历史乃至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加以审视,进而认为南洋中华商会研究有待突破的重难点主要在于整体性探讨、视角的突破和理论提升等。具体而言,应做到既有纵向的历史考察与追溯,又有横向的分述与比较,立足于东南亚的视角,同时突破国史框架,运用区域格局和全球视野对南洋地区中华商会进行跨学科、多维度的整体性探讨。

② 阶段性成果清单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20世纪20年代商会法的修订及其影响

朱英

论文

《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

2.6万

 

2

1920年代的戴季陶与商会

朱英

论文

《学术月刊》2014年第4期

1.8万

 

3

立足本土 回归整体:二十世纪澳门商业文明史

郑成林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21日

0.3万

澳门日报

全文转载

4

“华商回家”与华商网络的内外互通

魏文享

论文

《澳门研究》2014年第1期

1.2万

 

5

澳门商业史研究的回顾及展望

郑成林

论文

《澳门历史研究》第12期(2013年11月)

1.5万

 

6

清末民初商会法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

朱英

论文

《澳门研究》2013年第4期

2.0万

 

7

全球化视域中的晚清海外中华商务总会

付海晏

论文

《澳门研究》2013年第4期

1.5万

 

8

南洋中华研究:回顾与思考

朱英

郑成林

魏文享

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2.0万

《历史教学》2013年第9期摘要

9

1960年代香港华人商会的政治分析——以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与香港工业总会为个案

李培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8万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