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新时期语言文字动态规范研究”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30日15:1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组织开题研讨会,明确课题任务

遵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指示和南京大学社科处的安排,本课题于2012年11月30日在南京大学举行了开题研讨会。参加本课题开题报告会的评审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侯精一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家、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语言研究所所长曹志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游汝杰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忠敏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潘悟云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俐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孙华先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顾黔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陈立中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作为同时获批的另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观察员列席了会议。参加开题报告会的本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课题组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沈阳教授,课题组学术顾问、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课题组学术顾问、南京大学文学院柳士镇教授;以及课题组主要成员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赵世举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主任石定栩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吴长安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王韫佳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万艺玲副教授。

经过研讨,大家主要对课题的研究内容统一了认识。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实很多,但所有这些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是常态性和长期性的,但也有一些课题是面向新时期出现的语言文字规范的新问题和新现象的,因此这些课题才不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也更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目前语言文字规范化从深层次上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问题是“规范的观念需要更新”,另一个问题则是“规范的对象需要明确”。在当前的形势下抓住“语文生活和精神文明”这个中心,把解决好语文生活中新出现的不规范现象,特别是不健康的复旧媚洋心态、俗不可耐的言谈举止、标新立异的痞子语言,以及不健康、不文明的负面东西作为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更具有典型性和紧迫性,这不但直接关系到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也是当前建设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题评审组同意课题投标书中列出的本项研究“一线三点”的研究框架。一条总线索即提出“动态的现代汉语规范观”,并将这一观念贯穿到各个子课题中。三个子课题:子课题一“面向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学校(主要是中小学)基础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子课题二“网络信息时代的社会语文生活调查和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社会语文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子课题三“港澳台的语言文字现状及对现代汉语规范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港澳台语言文字现象对大陆语言文字使用的影响以及带来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评审组建议整个研究应加强理论研究,即重点是“一线”,而每个子课题即“三点”不必面面俱到,应该选择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问题展开研究,即“点中抓点”,以求以点带面,有所突破,推动该课题进一步的研究。

开题研讨会还对研究力量和成果形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于研究力量,建议课题组首席专家必须在充分依靠课题组内专家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及充分利用现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课题研究的同时,尽可能和尽快在南京大学内部补充足够的研究力量,并注意人员的合理分工和相互配合。对于成果形式,建议整个工作周期按5年来安排,主要完成专著《现代汉语动态规范观和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以及编写论文集《新时期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论集—学校语文教育专辑》、《新时期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论集—网络社会语文生活专辑》和《新时期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论集—港澳台语言问题专辑》。

开题研讨会的情况,课题组已形成专题报告,分别报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二、组建子课题团队,细化任务分工

根据课题申报书的内容和开题研讨会的建议,本课题重新明确了三个子课题的任务,并对研究团队进行了分组,加强了各个子课题的力量,同时规定了各项成果提交的形式和时间。

课题总协调小组成员包括南京大学文学院沈阳教授、总学术顾问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陆俭明教授,另外还有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年轻教师钟叡逸(助理研究员)、罗琼鹏(讲师)等协助。总协调小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协调各个子课题组的工作指导,安排调研活动和研讨活动,组织研究成果汇编和编辑出版。协调小组前期工作包括请求南京大学文学院支持,为课题组配置了专门的项目工作室(约40平方米),购买添置了必要的文献资料、适当规模的语言资料库、文字信息处理设备等,使得课题组具备了独立的工作空间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同时协调小组还组织了研究成果的研讨会和初步的调研活动等。

第一子课题组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组”。任务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学校(主要是中小学)基础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

从校外的合作力量看:本子课题组2013年与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正式签订和合作协议,实现了借助该中心关于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的资源开展本子课题的条件。该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应聘担任本子课题的学术顾问,该中心同意向本课题有偿提供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电子文本和统计数据,本子课题成员也将分批前往厦门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工作。此外本子课题还于2013年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聘请该学院校吴长安教授担任本子课题成员,并将他领导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规范标准”课题的成果提供给本子课题参考。

从校内的核心力量看:本子课题组目前共有成员11人,由我国著名基础语文教育专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柳士镇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其他成员包括:博士研究生朴珍玉、史红改、吕娜,硕士研究生杨洎缘、顾华飞、王满满、钱唯唯、蔡斌、刘安然、张芷瑜。课题组成员分别承担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式、修辞、标点符号等多项规范化问题研究,其中部分成果作为学位论文已完成初稿,部分论文已提交刊物待发表(详见附录)。

第二子课题组是“社会语文生活组”。任务是“网络信息时代的社会语文生活调查和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社会语文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

从校外的合作力量看:本子课题组从2013年开始与武汉大学中国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合作,聘请该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为本子课题的学术顾问,该中心同意有偿向本子课题提供近十年的网络语言调研和统计资料,并表示愿意接受课题组成员的南京大学研究生前往武汉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此外本子课题还与包括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处理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语言学科学院和江苏师范大学2011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建立的学术联系,本课题首席专家沈阳教授受聘任,担任上述三个研究机构的兼职研究员和咨询专家。

从校内的核心力量看,本子课题组目前共有成员10人,由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和语言文字专家、武汉大学文学院赵世举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其他成员包括:南京大学访问学者王薇、博士后研究人员张林、博士研究生王小溪、王艾琳、硕士研究生魏晨、韦司乐、陈颖、王思程、谢晓婷。课题组成员分别承担了网络语言中新兴的副词、量词、语气词,詈语、称谓语、字母词、汉外混用现象,以及词类转换、新兴格式、特殊文体等多项规范化问题的研究,其中部分成果作为学位论文已经完成初稿,部分论文已经提交刊物待发表(详见附录)。

第三子课题组是“港澳台语言文字组”。任务是“港澳台的语言文字现状及对现代汉语规范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港澳台语言文字现象对大陆语言文字使用的影响以及带来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

从校外的合作力量看,本子课题组最主要的合作单位是暨南大学中文系和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14年与暨南大学的上述单位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聘请暨南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邵敬敏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同时聘请该校赵春利教授、周静副教授、杨海明副教授、周芍讲师、王幼华讲师为课题组合作成员,规定了该校每个人相应的研究任务和成果指标,该单位也同意向课题组有偿提供台湾和香港华语文研究的资料库,其中包括台湾政治大学讲师、暨南大学在职博士生王幼华的前期成果。此外本子课题还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台湾师范大学语文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学术联系,同意有偿共享该两单位的港澳台地区语言文字研究资源。

从校内的核心力量看,本子课题组目前共有成员11人,由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讲座教授、系主任石定栩教授、香港岭南大学资深教授田小琳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其他成员包括: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方艳、贲成程,硕士研究生汪莹、黄新骏蓉、刘依婷、尤远、孔庆霞、罗琭昕、孙碧泽。课题组成员分别承担了港澳台和大陆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繁简字、语气词、副词等多项规范化问题的研究,其中部分成果作为学位论文已经完成初稿,部分论文已经提交刊物待发表(详见附录)。

三、开展前期研究,取得一批初步成果

自从2013年初课题组成立以来,已经按照计划分阶段投入研究工作,并组织了多项学术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大致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

学术交流活动主要包括:课题组首席专家沈阳教授于2013年—2014年期间,先后赴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常熟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参加“现代汉语”方面的学术研讨会,做大会主旨发言或大会报告,交流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于2014年3月—5月赴合作单位香港理工大学访问研究,了解相香港地区中文教学和应用的情况。课题组成员、硕士研究生黄新骏蓉、刘依婷于2014年2月—7月分别赴台湾嘉义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交流学习,收集台湾的语言文字资料,进行田野调查。课题组成员硕士研究生顾华飞、钱唯唯于2013年10月赴福建泉州大学参加“两岸四地现代汉语问题研讨会”,并发表论文。课题组成员硕士研究生杨洎缘、顾华飞、钱唯唯、王满满于2014年5月—6月,赴厦门大学参加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相关资料的整理和调研。

学术研讨活动主要有:课题组自2013年起建立了定期研讨制度,每周或每两周讨论一次,由1—2未课题组成员报告相关研究内容。课题组还于2013年5月16日—25日分别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昆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举行了6场北京大学和南方五高校研究生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讨会,共有35名课题组成员和当地高校的研究生发表了课题研究报告,交流了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研究的成果,促进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

二是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目前本课题尚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因此大部分成果为学位论文或学位论文初稿,也包括单篇论文和编辑论文集,但大部分尚未进入发表出版阶段。

从学位论文看:除已完成的3篇以现代汉语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大学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外,上述28位现课题组的在读研究生成员(包括南京大学访问学者1人,南京大学博士后1人,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2人,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5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2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17人)的研究成果都首先体现为学位论文,其中多数已经完成开题报告,进入实质研究写作阶段(详见附录)。

从著作和论文看:目前课题已经有2篇单篇论文被接受发表,有1本专题论文集《新时期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第一辑)》(25篇文章,约30万字)已经编辑完成,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详见附录)。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前期代表性成果:

本课题前期(2013年以前)基础性成果除了首席专家完成的几本相关的教材和国家标准外(详见附录),主要还包括:200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17次年会上发表论文“从新‘VP中’结构看‘中’的体标记化趋势”(作者:孙竹,导师:沈阳);在2008年总680期《中华读书报》发表论文“如何看待变味的汉语”(作者:沈阳);在2008年“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年会”发表论文“如何看待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在2009年“北京论坛”上发表论文“当前语言文字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作者:沈阳);在2011年日本京都大学“东亚研究型大学汉字文化研讨会”上发表论文“从当前几个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议看社会心态”(作者:沈阳)等。

二、近期代表性成果:

本课题初期(2013年以来)的阶段性成果包括:硕士学位论文“汉语网络语新句法结构考察”(作者:孙竹,导师:沈阳),硕士学位论文“从程度量角度看现代新兴副词‘小(X)’的用法”,本科学位论文“网络对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的影响”(作者:韩思怡、麻剑锋,导师:沈阳),本科学位论文“新型‘被X’句法分析”(作者:黄新骏蓉,导师:沈阳)。其他成果还有:上述28位课题组成员均为在读的学生(包括南京大学访问学者1人,南京大学博士后1人,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2人,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5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2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17人)的研究成果都首先体现为学位论文,其中多数已经完成开题报告,进入实质研究写作阶段(详见下文清单)。从著作和论文看:目前课题已经有2篇单篇论文被刊物接受发表,在“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讨会”基础上编辑的专题论文集《新时期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第一辑)》(25篇文章,约30万字)已完成,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详见下文清单)。

附录一:

本课题立项前期(2012年前)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发表刊物及时间/出版机构名称及时间

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或被采纳情况等)

1-2

《语言文字应用》(主编)/《语言文字应用·教师教学用书》(沈阳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009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

成果一等奖

3

《语言学常识十五讲》

(沈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007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

精品教材奖

4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沈阳主编,)

标准出版社

2011年

在全国所有中文出版物和书面语文本中执行

5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解读》(沈阳主编)

语文出版社

2012年

在全国所有中文出版物和书面语文本中执行

6

如何对待“变味”的汉语

(作者:沈阳)

《中华读书报》

2008年总680期

 

7

建设和谐文明社会与现代汉语规范化(作者:沈阳)

《人类文明中的秩序、公平公正与社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8

《语言文字应用》与中学语言文字教学(作者:沈阳)

《现代汉语问题论文集》香港文化出版社2009年

 

9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修订简介(作者:沈阳)

《语言文字应用》

2010年第2期

 

10

社会语文生活变化与标点符号用法

(作者:沈阳)

《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论文集》,台湾师大出版社2010年

 

11

关于“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修订情况的补充说明(作者:沈阳)

《语言文字》

2010年第5期

 

12

从当前几个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议看

社会心态(作者:沈阳)

东亚研究型大学汉字文化研讨会2012年

 

附录二:

本课题组立项以来(2012年后)课题组成员主要研究成果(部分)

序号

成果名称

发表刊物及时间/出版机构名称及时间

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或被采纳情况等)

1

汉语网络语新句法格式考察

(作者:孙竹,导师:沈阳)

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2年完成

 

2

网络对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的影响

(作者:韩思怡、麻剑锋,导师:沈阳)

北京大学本科论文

2012年完成

 

3

新型“被X”结构的句法分析

(作者:黄新骏蓉,导师:沈阳)

北京大学本科论文

2012年完成

 

4

从程度量角度看现代新兴副词“小(X)”的扩大化用法

(作者:李潇,导师:沈阳)

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完成

 

5

关于新兴词族“X星人”的认知隐喻

分析(作者:尤远)

《安徽文学》

2013年第6期

 

6

网络语言中詈语的非詈化考察举例

(作者:魏晨)

《汉语学习》

2014年(已接受)

 

7

关于两种支配式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生成机制

(作者:何雨殷,导师:沈阳)

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完成

 

8

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施用结构”的句法

(作者:王小溪,导师:沈阳)

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2014年初稿

 

9

新型“被X”字结构与汉语使动、意动的综合现象

(作者:黄新骏蓉,导师:沈阳)

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10

网络用字的规范原则和“规范汉字字表”的制定原则

(作者:张林,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博士后报告

2014年初稿

 

11

中英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作者:王薇,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访学学者研究报告,2014年完成

 

12

港式中文“更、又、还”用法探析

(作者:方艳,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2014年初稿

 

13

网络语言中的词类转化的谓词化方向

(作者:王艾琳,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14

小学语文教材汉字笔画规范问题探讨

(作者:王满满,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15

网络詈语的非詈化现象

(作者:魏晨,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16

语用角度下网络新兴副词的生成过程

(作者:韦司乐,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17

网络语言中称谓语的演变
(作者:陈颖,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18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化规范问题

(作者:钱唯唯,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19

网络新兴句末语气词的宏观研究

(作者:孔庆霞,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20

外文翻译作品在语文教材中隐性教学

(作者;顾华飞,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21

台湾特殊用语的用法探析

(作者;孙碧泽,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22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虚词教学规范

(作者:杨洎缘,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23

指人名词与个体量词新兴搭配现象

(作者:王思程,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24

大陆和港台地区名词意义差异探析

(作者:尤远,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25

台湾和大陆繁简字、异形字的差异

(作者:刘依婷,导师:沈阳)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初稿

 

附录三:

《新时期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第一辑)》篇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成果

主编:陆俭明、沈 阳

沈  阳

张  林

方  艳

王艾琳

王满满

魏  晨

建立动态的现代汉语规范观

网络用字的规范原则和“规范汉字字表”的应用

港式中文程度副词“更、又、还”用法探析

网络语言中词类转换的谓词化方向

小学语文教材中汉字笔画规范问题探讨

网络詈语的非詈化考察

何雨殷

贲成程

韦司乐

陈  颖

钱唯唯

网络语言中带数量成分的离合词准双宾结构

两岸现代汉语处宾动趋结构比较研究

语用角度下网络流行副词生成过程考察

从“吃货”探析网络中称谓语“X货”的流行

试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化规范问题

金宝兰

孔庆霞

顾华飞

罗琭昕

孙碧泽

杨洎缘

奇唯美

李  潇

王  薇

王思程

尤  远

大陆和台湾词汇与韩国汉字词的差异初探

网络新生句末语气词宏观研究

外文翻译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词汇问题考察

说“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等歧义句式

台湾国语中“用X的”格式的用法探析

中学教学语法体系规范性的几点思考

新兴结构“程度副词+有NP”生成过程

从程度量的角度看现代汉语新兴副词“小”

中英网络语言对比研究举例

指人类名词与个体量词新兴搭配情况考察

浅谈相关名词的表达在大陆及港台地区的演变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