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东欧各国冷战时期档案收集和整理”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30日15:19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执行的总体情况

按照项目评审会议及开题会议上专家们的建议,本项目自开展以来,围绕申报时的课题设计及框架,将主要的工作放在东欧八国冷战时期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上。其中,在档案收集方面,除了分批购买东欧国家已经出版的(主要是近10年)档案集外,还利用出国交流的机会到对象国档案馆收集了部分原始档案;在整理方面,各子课题根据所获得的档案文献开展编目工作,所编制的excel表格包括“编号、内容、附件、关键词、档号、来源”等数据项。每一条目录均对应相应的pdf档案文件。

上述收集和整理工作进展具体如下:

1)前南斯拉夫档案:收集到塞尔维亚语书目近60本,中南关系原始档案若干。塞文档案已经录入完毕,近7000条,来源是南斯拉夫档案馆的档案,主要问题涉及南斯拉夫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南苏关系、南斯拉夫与第三世界关系、中南关系、铁托个人情况等。

2)保加利亚档案:收集到保加利亚文书目近100本。保文档案录入一半,约6000条,主要为保共中央机构和政府中央机构的档案,内容涵盖保加利亚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

3)波兰档案:收集到波兰文档案54本,定购中的档案5本,主要问题涉及波兰战后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文献,如1979年保罗二世访问波兰等。波文档案正在录入,预计整个档案目录约有12000条。

4)罗马尼亚档案:收集到的档案为34本,其中含13本定期出版物,订购中的档案44本。已录入罗马尼亚档案条目约1300条,主要涉及罗马尼亚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的关系、罗中关系、罗马尼亚战后初期的国内政治生活、罗马尼亚的农业集体化、罗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速记稿等。

5)前捷克斯洛伐克档案:收集到的档案40余本,捷文原始档案若干件,尚有部分扫描档案未收到。捷克文档案已经完成编目的约2000条,档案来源主要是捷共中央档案、国家档案馆档案、议会档案,捷科学院当代史所编辑档案,内容涉及“布拉格之春”、1991苏军撤离捷克斯洛伐克、“77宪章运动”、捷外交政策等方面。

6)前东德档案:已经收集到的德文书目16本,订购中的档案13本,另从德国联邦档案馆、外交部档案馆、国家安全部档案馆出收集到档案126件。德文档案目录已经录入719条,主要涉及中德关系、1980年代的两德关系、两德统一期间的统一社会党情况、苏联对德占领政策等。

7)匈牙利档案:订购中的档案为88本,尚未开始档案整理工作。

8)阿尔巴尼亚档案:尚未找到公开出版的阿语档案集,已经与阿档案馆建立联系,请当地专家收集原始档案。

9)英文档案:已收集到英文档案集10余本。英文档案已经录入完毕,共2100条。

10)俄文档案:关于东欧各国的俄国档案文献集已收集到75本,其中,已经做出目录的有35本。内容涉及苏联与东欧各国关系、“布拉格之春”、东欧的政权与教会等档案,共计约6950件,已经做出目录的有4221件。另有原始档案112件,尚未整理。

11)中文档案:主要查找、收集和整理了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所内部编制的有关东欧各国的文献,如《匈牙利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文献选编》、《捷克斯洛伐克关于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文献选编》、《南斯拉夫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文献选编》、《罗马尼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文献选编》、《民主德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文献选编》、《波兰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文献选编》。文献时间跨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内容包括党的文件、政治经济改革机构的文件、相关法令条例等。以上文献共约2500页,119件文献。已全部完成所有目录录入和文献翻拍。下一步将集中对新华社编发的《参考资料》中有关东欧各国情况的文献进行编目。据估算,约有5万多条目录需要录入、翻拍。

二、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与东欧学术界的合作是本课题的特色,也是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极力推进的方向。在子课题负责人匈牙利科学院研究员Vamos Peter的努力下,课题组多次围绕课题内容组织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012年10月18-19日,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匈牙利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新史料、新发现:中国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方课题组成员吴伟、刘勇、李锐,外方课题组成员Vamos Peter, Bernd schaeffer, Jordan Baev, Ana Lalaj, Margret Goshika等在会议上就中国与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波兰关系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他们撰写的论文收录在论文集《新史料、新发现:中国与苏东关系》中,该论文集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用中英两种文字出版。

子课题负责人孔凡君多次到中东欧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搜集档案。

课题负责人和多名子课题负责人2013年9月应邀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举办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子课题负责人葛君2012-2013年在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习一年。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项目定期向管理部门提交《工作简报》,目前已经提交了2013年的两期《工作简报》,第三期正在编辑制作中。

四、目前主要的问题及对策

1)部分语种推进较慢:①由于国内小语种语言培养及人才现状,部分语种比如阿尔巴尼亚语、匈牙利语尚在寻找合适的人选。为保证目录编制的准确性,项目参加人既要能熟练运用相关小语种,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学、政治学基础。为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积极在外国专家和留学生中寻找人选。②匈牙利档案的子课题负责人由于一些原因无法按原定计划完成任务,课题组只能重新寻找新的负责人,从而延迟了课题的进度。③有些语种的档案集书目已经购买,如波兰档案,但由于人手不足,项目进展也稍显滞后。

2)书目购买周期长:由于通过进口途径集中购买书目较慢,课题组多方位发掘获得档案的渠道,比如请国外合作者扫描档案或档案集、利用出国游学、交流机会复印带回、请外国留学生返校时帮忙带回等方式获得需要的资料。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简介:《南斯拉夫时期档案的基本情况介绍》

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南联邦)解体后,由于其后继国们没有解决历史档案的继承问题,南斯拉夫联邦机构和南共联盟中央的历史档案资料在很大程度上留在了塞尔维亚的档案馆。2009年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解体后不久,塞尔维亚政府决定设立统一的南斯拉夫档案馆(Архив ?угослави?е),负责收集、保管和处置1918-2006年南斯拉夫时期的档案。从那时起,南斯拉夫档案馆负责南斯拉夫王国政府部门档案、政党档案、中央法院档案,南联邦政府部门档案、联邦议会档案、南共联盟中央档案、联邦中央机构、总统内阁档案,南联盟政府部门档案、联盟议会档案。这些档案包括1945-2006年间的外交档案(现在存放于外交部档案馆)、1918-1958年间的国防档案(南斯拉夫王国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国国防部档案以及人民军总部档案,现在存放于国防部档案馆)和1945-2003年间的内务档案(现在存放于国防部档案馆,仍没有开放,1999年北约轰炸南时一部分被炸毁)。大部分南斯拉夫政府部门的档案都可以在南斯拉夫档案馆内找到,它为研究南斯拉夫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者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来源。

论文分别介绍了南斯拉夫档案馆中所藏铁托的档案、南共联盟档案和联邦执行委员会档案;外交部档案馆中的外交机构档案和国际机构档案;国防部档案。在已出版的档案集中,包括了关于南斯拉夫与国际机构关系的档案、关于铁托的档案、南斯拉夫与苏联关系的相关档案、关于南斯拉夫历史的档案以及关于南共联盟的档案等几个专题。

论文专门介绍了南斯拉夫档案中有关中南关系和中国问题的档案状况。南斯拉夫的档案中,关于中国问题的档案主要存放于总统内阁档案、南共联盟档案和外交档案中,为原始档案,没有相关专题的书籍。总统内阁档案中的《中国》卷宗有70多个文件,来源机构是总统内阁国际局,时间范围是1955-1979年。档案的类型主要是情报、关于某些贵宾或者活动的报告、中国政治形势的简报、给其他机构的指示。内容涉及铁托接见中国代表团的会谈纪要和报告,铁托访问中国的相关文件;南外交部关于中国内政外交的报告。南共联盟档案中《中国》卷宗收录的档案时间为1953-1990年,档案内容主要涉及南共联盟与中共直接关系、国际共运中的中共以及中苏两国两党关系。外交档案中关于中国的档案有近100个卷宗。1945年以来,平均一年两卷。与南斯拉夫档案馆相比,外交档案馆可以提供更为具体的细节。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南斯拉夫时期档案的基本情况介绍

白伊维、项佐涛

论文

《冷战国际史研究》17

1.7万

 

2

民主德国对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的立场及其演变

葛君

论文

《冷战国际史研究》17

1.2万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