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中国当代社会史》项目在首席专家朱汉国的主持下,正按原定计划顺利进行。2012年6月,已顺利通过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组织的第一次中期检查。
2012年8月25日,项目组成员在北京召开“中国当代社会史第二次专题研讨会”。各子课题组负责人首先汇报了各自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开题以来项目进展中的成绩与问题。项目组成员向会议提交了10篇论文,并围绕这些论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项目首席专家朱汉国根据业已开展的工作,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并决定2013年召开第三次专题讨论会。
从2012年8月以来,项目组成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继续在各地进行调研,课题组成员已初步完成了各自的调研工作。通过调研,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
其二,就收集的资料,各子课题组开始进行整理和专题研究。自2012年以来,项目组成员已完成相关论文22篇,并于2013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当代社会史第三次专题研讨会”。 会议成果经遴选,在聊城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特设“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专栏刊载。
其三,项目组成员根据所掌握资料,开始撰写各自负责的研究内容。按研究方案,本项目的最终成果为3卷本的《中国当代社会史》,计凡26章200万字。目前,已完成10章初稿。
按研究计划,2014年年底,本项目组将完成全部成果的初稿。在此基础上,召开第四次“中国当代社会史专题研讨会”,重点审读初稿。力争用1年时间,修改完善成果,并于2015年年底申请结项。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分为3个子课题,即“中国当代社会构成及演化”、“中国当代社会建设的发展”、“中国当代社会生活变迁”。各子课题自立项以来,在课题总负责人的统筹规划和精心指导下,一方面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充实完善各编提纲及各章节细目,另一方面,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资料搜集工作,在拥有坚实史料基础上认真撰写研究成果。至今,课题组成员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8篇,出版相关专著1部。 各子课题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子课题之一:中国当代社会构成及演化。该子课题已基本完成了档案及文献资料的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已发表阶段性成果8篇论文,并完成了4章初稿。力争2014年12月完成 “中国当代社会构成及演化”的全部初稿。
子课题之二:中国当代社会建设的发展。该子课题自立项后, 课题组成员除前往国内各省市查阅相关档案并做口述访谈外,还赴国外查阅了相关资料。截止目前,文献资料已初步搜集完毕,口述访谈亦在有序进行。就写作进度而言,目前已完成4章的初稿,争取下半年完成“中国当代社会建设的发展”全部初稿撰写。阶段性成果方面,共发表论文1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子课题之三:中国当代社会生活变迁。该子课题涉及内容广泛,资料搜集整理工作难度大。课题组成员注重从第一手资料入手,分别到民政部、北京市、河南、山西、江西、湖北等省市档案馆查阅了相关资料,并查阅了《人民日报》(1949-2012)、《光明日报》(1949-2012)、《新建设》、《新观察》、《宣教动态》、《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等9卷、《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等10卷、《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等相关资料,积极挖掘第一手资料。此外, 由于本课题的相关内容与大众的日常生活非常紧密,为此,该课题组注重口述史在本课题中的应用,有组织有目的地在北京各城区、江西萍乡、河南开封和新乡等地市做了较多的口述访谈,搜集整理了一定量的口述史料。但从总体上讲,在3个子课题中进展稍缓。目前已完成主要采集点的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阶段性成果4篇论文。其最终成果共10章,现已完成3章初稿。根据其进度,项目组已增派研究人员,加强该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争取2014年12月,完成该子课题的全部初稿。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自项目立项后,课题组成员相继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江西、广东、陕西、山西等省市查阅相关档案,同时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社会调查,开展口述访谈工作。资料主要分为资料集、地方志、报刊、著作、口述访谈资料等内容。特别是课题组成员分赴各地搜集了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并通过口述访谈搜集整理了一批口述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分类与分析,为课题撰写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各子课题组正在整理各自收集的资料,编辑相关资料集。
在学术交流方面,各课题组负责人员经常组织研究人员就资料搜集、提纲完善、稿件撰写等进行交流,成员间互相帮助,有效的促进了各编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项目组定期举行所有成员参加的专题研讨会以及各子课题负责人员的定期会议,及时汇总整理项目有关情况,就项目进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分析,予以帮助,促进项目顺利进行。至今,已举行3次“中国当代社会史专题学术讨论会”。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规定,按期完成并递交了项目工作简报。
在项目进行期间,项目组成员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等,一方面宣传了项目成果,另一方面也通过吸取与会专家们的建议与意见,促进工作开展。
如在项目研究之初,《中国社会科学报》在2011年4月7日第15版以《当代社会史见证当代中国变迁》对本项目予以推介。2011年4月朱汉国、左玉河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与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的“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科体系建设”研讨会,提交了《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对象及注意问题》、《关注政治因素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论文,并作了重点发言。2011年10月,王瑞芳、李葳、庄秋菊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河北大学联合主办的“新中国社会变迁与当代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2012年第一次中期检查以来,2012年6月,朱汉国在吉林大学举行“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若干问题”学术报告,阐发关于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理论、方法、内容等系列问题。李葳参加了在山西大学举办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9月, 朱汉国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史论坛”,发表“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演讲。2013年8月,朱汉国、左玉河、李葳参加了湖北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主办的“社会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王瑞芳于2013年7月中旬、8月中旬、12月中旬,分别参加了当代中国研究所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研讨会、山西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研讨会、江西省社科院历史所主办的研讨会。左玉河于2013年 9月参加在湖北武汉召开的民间组织与近代社会学术研讨会;10月中旬在厦门召开的第二届两岸三地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2014年6月,朱汉国、王瑞芳、王爱云、李葳等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举办的“中国当代社会史学术论坛”。王瑞芳、王爱云在会上分别发表了《土改后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动》、《国外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社会史》论文。朱汉国作为论坛评论专家分别点评了所报告论文,并作了如何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史的演讲。
3、研究心得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经过近3年的研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1)在资料方面,由于档案资料及口述访谈资料的丰富,使得在资料选择与运用方面需要谨慎处理,同时结合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等方法,以合理使用,从而保障研究成果的创新。
(2)在研究视角方面,由于当代社会史与国家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具体研究时需要从国家、社会两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因而需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运用,以加深研究。
(3)在研究内容方面,由于资料的丰富加之研究方法与视角的进一步扩展,因而在原有提纲及计划基础上,研究内容有所调整,主要表现为将有一定程度的扩展,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反映中国当代社会史的发展变迁及内容。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
二、研究成果情况
1、朱汉国:《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我见》,《史学集刊》2012年第5期。该文就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对象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包括三个方面,即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社会建设和社会变迁。在社会史研究中应该注意资料的发掘和运用、研究方法的创新与运用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与社会史研究的全面性问题。
2、朱汉国:《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及关涉问题》,《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术沙龙辑录》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这是朱汉国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史”论坛上的报告。重点阐述了中国当代社会史为何要研究“社会建设”,以及研究当代社会史如何关注政治对生活的影响等问题。
3、李小尉:《1949年至1956年国家政权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关系解析》,《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9期。该文主要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民间慈善组织的演变情况,指出这种变革并非单一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立体式、多面的、丰富的发展过程。国家政权通过对民间慈善组织进行“团结改造”,从而实现“依靠人民力量建设新中国救济福利事业”的目标。
4、李葳、朱汉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工人干部政策的演变及评析》,《郑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该文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通过多条途径对工人干部进行培养,以解决干部缺额问题。干部政策经历了大规模提拔、限制提拔和精简工人干部几个阶段,通过提拔和培养工人干部的工作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5、王爱云:《从城市到农村:多维度视阈下的就业抉择——试析新中国前三十年我国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转移》,《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12期。作者指出1949年至1978年间,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持续存在大量城镇人口向农村转移、到农村就业的现象。个中缘由,比较复杂。中国共产党对全民充分就业的理论认识、我国经济结构和城镇粮食供应能力对城镇就业的限制、加强农业建设和农村建设的切实需要等,都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发生。这种就业探索,适时解决当时城市和农村面临的问题,成为应对危机的一种合理抉择;但从长远看, 这种做法所取得的效果与中央的预想大相径庭,对目前我国继续探索从城市到农村的就业道路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6、王凛然:《20世纪60年代北京市计划生育运动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期。作者指出20世纪60年代北京市开展的计划生育的群众运动,作为计生工作的第一次实践,在短期内延缓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但这一效果并非来自官方总结的宣传教育,而更多来源于计生产品的大规模供给。此外,依靠政治运动的方式,并未使人们形成少生、晚婚的自觉,运动的成果亦难以维持。
7、庄秋菊:《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与北京工人婚姻观念的变化》,《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第2期。作者指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工矿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宣传婚姻法,推动了工人婚姻的变革。通过贯彻婚姻法运动,北京工人中自由恋爱现象初露端倪、男女平等观念渐为部分工人接受、工人家属的依赖思想和吵闹行为也有明显改观。但有些干部和工人阻挠自由恋爱,还有部分工人误读婚姻自由、乱搞男女关系。北京工人对新婚姻法从被动了解到主动接受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大致符合社会风俗变迁的基本规律。
8、左玉河:《整顿、修缮与管理:建国初期北京城区房屋问题》,《聊城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该文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政府在难以腾出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住宅建设的情况下,首先着力于整顿和理顺旧有房屋的租赁关系,进而积极调动房东修缮房屋的积极性,大力修缮旧房危房,合理调配住房,发挥已有房屋的使用效率,并通过取缔房纤、严惩纤手及机关团体退还购租民房等措施,积极解决城市民众的住房问题,缓解了日益紧张的首都房荒问题。
9、朱云何、张太原:《技术革命与超英赶美——毛泽东所理解的技术革命及其发动原因》,《史学月刊》2012年第10期。在该文中,作者指出技术革命是毛泽东在1949年后所设计的革命序列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是指机器代替手工的重大技术变革。其特别之处在于把工具改良和管理方法的改造也看作技术革命。之所以进行技术革命,除了要使中国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之外,一方面是为了赶上和超过英美"帝国主义",同时也是在与苏联进行"和平竞赛",试图作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
10、王瑞芳:《建国初期城市职工住宅环境改善与工人新村建设》,《史学月刊》2014年第8期。该文重点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各级政府如何改善职工住宅问题。文章认为,建国初期城市职工住房条件普遍较为恶劣,国家难以短期内拿出巨额资金予以根本解决。各地政府首先能做的,是贯彻市政建设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大力改善工人住宅区的环境卫生。职工生产环境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上还要依靠国家加强资金投入,不断建造新住宅来解决。随着财政经济的好转和工业生产的恢复,各地政府在财政依然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进行职工住宅建设,兴建了一批工人新村,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住房条件。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国家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职工人数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发展,工人住宅的修建难以赶上工业发展的速度,职工住宅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从而决定了职工住房问题的严重性和长期性。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我见 |
朱汉国 |
论文 |
《史学集刊》2012年第5期 |
10000 |
《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1期“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
2 |
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及关涉问题 |
朱汉国 |
论文 |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术沙龙辑录》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
9000 |
|
3 |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工人干部政策的演变及评析 |
李葳、朱汉国 |
论文 |
《郑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
10000 |
|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工人干部的培养与提拔 |
李葳 |
论文 |
《北京党史》2013年第3期 |
8000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3期论点摘编 |
5 |
1950年代北京市单位的劳动竞赛 |
李葳 |
论文 |
载《社会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
10000 |
|
6 |
1949年至1956年国家政权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关系解析 |
李小尉 |
论文 |
《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9期 |
9400 |
|
7 |
简论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角色、作用与社会影响 |
李小尉 |
论文 |
《聊城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
9200 |
|
8 |
从城市到农村:多维度视阈下的就业抉择——试析新中国前三十年我国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转移 |
王爱云 |
论文 |
《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12期 |
16000 |
|
9 |
国外学者对中国当代社会民生建设的研究 |
王爱云 |
论文 |
《聊城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
10000 |
|
10 |
论中共体育工作的政治化——以农村群众体育为中心(1927——1965) |
赵薇、朱汉国 |
论文 |
《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
8000 |
|
11 |
论新中国成立后街道校外教育的社会作用——以北京为中心(1949——1965) |
赵薇 |
论文 |
《唐都学刊》2014年第2期 |
6000 |
|
12 |
上世纪50年代农村群众体育活动探析
|
赵薇 |
论文 |
《北京党史》2014年第3期 |
5000 |
|
13 |
20世纪60年代北京市计划生育运动述论 |
王凛然 |
论文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期 |
10000 |
|
14 |
革命与认同:1949年中共对天津的接管 |
王凛然 |
论文 |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第2期 |
11000 |
|
15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社团管理特征及其启示 |
王凛然 |
论文 |
《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
8000 |
|
16 |
革命动员与乡村社会变迁 |
张太原 |
论文 |
《光明日报》2014年5月7日 |
2000 |
|
17 |
技术革命与超英赶美——毛泽东所理解的技术革命及其发动原因 |
朱云河张太原 |
论文 |
《史学月刊》2012年第10期 |
8000 |
|
18 |
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与北京工人婚姻观念的变化 |
庄秋菊 |
论文 |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第2期 |
10000 |
|
19 |
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市普及新婚姻法史事考察 |
庄秋菊 |
论文 |
载卫岗主编:《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
11000 |
|
20 |
整顿、修缮与管理:建国初期北京城区房屋问题 |
左玉河 |
论文 |
《聊城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
10000 |
|
21 |
新中国初期厂矿、企业中的劳动保险 |
张太原毛瑞杰 |
论文 |
《聊城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 |
12000 |
|
22 |
建国初期城市职工住宅环境改善与工人新村建设 |
王瑞芳 |
论文 |
《史学月刊》2014年第8期 |
10000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