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哈民忙哈-科尔沁沙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综合研究”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29日15:4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科尔沁沙地地处辽西、松嫩、吉长三大考古文化区之间,按目前考古学文化分区方法,属于多种文化交汇的中间地带,然而以往的考古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几乎是空白。哈民忙哈遗址是近年在这一地区首次大规模发掘的史前聚落遗址,这里的多项重大考古发现引起了学界高度关注。此项发掘成果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012年,“哈民忙哈——科尔沁沙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综合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91)。该项目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承担,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为合作单位。朱永刚教授任首席专家。

本项研究以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对象,以自然科学方法在考古学领域的应用为创新点开展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哈民忙哈遗址发掘资料全面系统的整理,对其文化内涵、特征、年代和外延进行界定、确认遗址的文化性、探讨与周邻文化的关系,并在遗址分期的基础上开展聚落形态研究;动物遗存研究;体质人类学综合研究和植物遗存与古环境研究。此项研究涉及动物形态学、分子考古学、遗传学、地学和古气候学等领域,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探讨哈民忙哈遗址出土新资料和重大考古发现的考古学文化、聚落形态、生业形态、人类遗传的性状特征和公元前5000年大文化背景下的科尔沁沙地古环境与人地关系等重要学术课题。

本项目设四个子课题,由各课题组分工负责。项目总负责人定期召集讨论,互通信息,统一掌握进度。项目自起动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良好,进展较顺利,各子课题研究按原计划已有条不紊的全面展开。

目前,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另有5篇投稿待刊。本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宗旨,在项目执行期间,指导部分研究生参与本课题研究,完成硕士论文2篇。

1、由吉平研究员负责的《哈民忙哈遗址发掘报告》子课题,已进入对遗址发掘资料的全面整理工作。

(1)已完成发掘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文字、图表、影像)的全面核对、器物编号登记、统计工作,所有出土遗物进入有电子监控的库房,按单位上架,以确保文物的安全。

(2)已完成出土遗物的清洗、陶器拼对、修复、绘图和数字化处理,建立哈民忙哈遗址资料档案。

(3)通过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中心合作,从玉器质地、微痕的观察入手,分析玉料的来源和制作工艺,开展与周邻文化的比较研究。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前期的技术工作。

(4)构建哈民忙哈遗址发掘资料的数据库并与数字化地图相链接,采用三维扫描和数字化处置技术对典型房址的复原工作正在进行中。

(5)通过筛选、浮选法提取的小植物遗存、采集的系列土样和碳十四测年样本,提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实验中心和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已获得第一批检测数据,目前正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分析。

2、由陈全家教授负责的《哈民忙哈遗址动植物遗存与经济形态研究》子课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哈民忙哈遗址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目前已完成发掘出土25000余件动物骨骼的种属鉴定工作,其中可鉴定动物种属标本近8000件,共29个种属。

(2)初步完成了可鉴定动物种属的死亡年龄判定工作。

(3)完成了近万件可鉴定动物种属骨骼的数据测量及采集工作,并且建立系统的动物骨骼测量数据库,为进一步开展哈民忙哈遗址所在的科尔沁沙地动物群研究奠定了基础。

(4)对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蚌制品进行系统研究并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包括选料取材、加工工艺、制作流程、功能用途等。

(5)对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骨角制品进行初步的数据采集和模拟实验工作,通过分类、统计、痕迹观察、工艺分析,了解当地居民骨角器具加工水平和骨角器在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中的功能、特点。

3、由张全超教授主持的《哈民忙哈遗址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综合研究》子课题,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1)对哈民忙哈遗址出土人骨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修复并对病理、创伤、畸形等项鉴定以及测量性状和非测量性状进行观测和统计学处理。在此基础上,对每份样本运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与东北地区史前各个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人骨材料的对比,初步探讨哈民忙哈遗址古代居民体质类型的时空分布范围、区域性差异,并掌握了哈民忙哈组古代居民与周边地区史前人类基因交流的形态学证据。

(2)对哈民忙哈遗址出土人骨的性别与年龄进行了鉴定,结合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揭示科尔沁沙地史前人口变化规律,以及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3)在发掘出土的哈民忙哈遗址个体中选择符合DNA测试要求的骨骼或牙齿样品进行古代DNA的提取、纯化、PCR扩增、、测序等项分子生物学工作。但按严格的操作程序,在现场提取的两批样本没能做出理想的结果,拟再赴哈民忙哈遗址第三次取样本继续测试。

4、由汤卓炜教授主持的《哈民忙哈遗址植物遗存与古环境研究》子课题,开展了以下五项研究。

(1)哈民忙哈遗址孢粉分析一期工作已经结束(2013年9月)。哈民忙哈遗址孢粉鉴定结果:(均采自第一次发掘的考古地层堆积)经实验室处理后,哈民忙哈遗址从生土层到地表层(1-5号样本),共鉴定出的主要孢粉类型有: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松科(Pinaceae)、茜草科(Rubiaceae)、百合科(Liliaceae)、豆科( Fabaceae)、蓼科(Polygonaceae)、木兰科( Magnoliaceae)等,同时还发现大量孢子。孢粉分析结果反应的环境是:虽然禾本科花粉占的比例最大,证明这一地区可能存在一定范围的荒漠化,但蔷薇科、松科、茜草科、豆科、蓼科等花粉的发现,又都显示当时的环境可能并不十分干燥。

(2)为开展哈民忙哈遗址资源域调查,2013年12月赴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测

绘地理信息局档案馆购置大比例图件。包括:舍伯吐幅L-51-136-丁 塔本扎兰幅L-51-137-丙 腰林毛都幅L-51-137-丁特斯格营子幅K-51-4-乙 花吐古拉幅K-51-5-甲 中敖本台幅K-51-5-乙帮统店幅K-51-4-丁 双泡子幅K-51-5-丙 立德堂幅K-51-5-丁上述图件的购置,保证了对哈民忙哈遗址资源域调查所需的地形底图及图面分析的要求。

(3)完成了科尔沁沙地可以对比的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遗址石制品原料岩石学鉴定及其地质背景分析(2013年9月)。

(4)完成了科尔沁沙地尾闾地区可以对比的吉林省白城市双塔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2013年10月)。

(5)已获得哈民忙哈遗址动物考古属种鉴定的初步结果(2014年6月)。

(二)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情况:

1、为深化该重大项目的研究,推进哈民忙哈遗址发掘、保护和展示工作,2013年8月27—29日,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聚落考古中心等联合主办的“哈民遗址现场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院等十余家科研单位,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六所大学,中国文物报、科学出版社及新闻媒体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研讨会。会议由第一子课题负责人吉平主持,他详细的介绍哈民遗址发掘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朱永刚重点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对哈民忙哈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会上围绕哈民遗址的文化性质、年代、房址结构、聚落环境及遗址的保护和展示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全体代表对哈民遗址进行了现场考察,并观摩了发掘出土的部分实物标本。会后根据各位代表发言整理的“论哈民遗址与哈民文化——哈民遗址现场学术研讨会侧记”,刊于《南方文物》2013年第4期。

2、2013年8月16—20日,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办的“文化交流与社会变迁——东北亚新石器至铁器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和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内蒙古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地方科研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上项目负责人朱永刚、陈全家及课题组成员就哈民忙哈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和项目进展情况,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会后全体代表前往内蒙古通辽市哈民忙哈遗址参观。

3、2012年12月14日—17日,项目负责人朱永刚参加在辽宁沈阳召开的“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会上作了题为“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发掘述要与初步认识”的演讲,该演讲稿收入《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4、2013年4月14—19日,课题组成员陈君参加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第九届骨器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贝器研究”论文。

5、2013年12月28—30日,课题组成员王春雪、左豪瑞等参加在湖北武汉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马、驴、骡骨骼形态对比研究”的报告,这篇学术报告基于哈民忙哈遗址出土动物骨骼整理情况,侧重马、驴、骡骨骼的形态分析,并加以区分比较,概括了三者之间的系统分类标准。同时还提交了《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出土号角的初步研究》论文。

6、子课题项目负责人汤卓炜教授,2013年5月13—17日,应美国俄勒冈大学亚太研究中心邀请,赴美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以哈民忙哈遗址近期研究成果作了学术演讲,并与俄勒冈大学人类学系初步达成合作开展“哈民忙哈遗址植物遗存与古环境研究”的意向。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为了扩大该成果在学术界的影响,本课题组在宣传推介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2013年7月15—18日,邀请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先生和数位专家,赴哈民遗址现场考察,同时观摩了上千件出土遗物。张忠培先生对发掘成果予以肯定,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2、积极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与会的课题组成员在不同场合多次汇报哈民忙哈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学术交流及时报道项目的进展情况。

3、课题组负责人与《边疆考古研究》(CSSCI来源集刊)协商,在该刊第15辑开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专栏”,集中刊布哈民忙哈重大项目最新研究成果5篇。

4、对该项目宣传推介的报道:《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刊于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2年;《哈民忙哈聚落—科尔沁草原史前一瞬间》刊于《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第2期;《论哈民遗址与哈民文化——“哈民遗址现场学术研讨会”侧记》刊于《南方文物》2013年第4期;《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刊于《中国文物报》2012年4月15日;《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的发现与认识》刊于《中国文物报》2012年9月28日等。

此外,受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项目负责人起草了“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工作规划(2014-2016)”。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简介:

1、朱永刚:《文化变迁与边缘效应——西辽河流域北系区几种新石器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西辽河以北尤其是科尔沁沙地,处于辽西考古文化区的边缘地带。以往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个薄弱环节,近些年这一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从已识别的几种文化类型来看,均难以纳入到辽西新石器文化序列中去。本文认为除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之外,还存在西梁类型——富河文化——哈民忙哈文化——南宝力皋吐类型等另一文化序列,前者位于核心区域,后者处于边缘地带。据此,将辽西考古文化区系框架解构成主体文化与非主体文化、内核与边缘的双重构造模式。西辽河北系区发现的几种新石器文化内涵复杂、成分多元,既不同程度的保持着与核心区域主体文化的联系,又表现出强烈的自身特点,其边缘效应的总体趋向是游离于该文化系统的核心区域,呈现渐行渐远的“离心运动”,这种情况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尤为明显。

作者运用最新考古资料,对西辽河北系区文化变迁和区系考古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新的考古学理念重构了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框架体系。

2、郑钧夫、朱永刚、吉平:《试论哈民忙哈文化》

哈民忙哈文化是分布于科尔沁沙地西辽河以北地区一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其年代大体在公元前3500至3000年左右。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哈民忙哈遗存材料的梳理,以及与周邻地区相关文化的比较,就该文化的内涵、年代与分期,分布范围和渊源与流向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指出一方面,哈民忙哈文化体现出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存成份,说明辽西地区考古文化对科尔沁沙地的持续影响;另一方面,哈民忙哈文化主体成份明显的自身特点,则反映红山文化主导的区域影响力的减弱。目前,尚难以判定该文化的来源,但总体与辽西各先前的考古文化较为疏远。随着红山文化消亡,在科尔沁沙地西辽河以北地区,哈民忙哈文化被南宝力皋吐类型所取代。

3、陈全家、吉平等:《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内出土蚌制品研究》

论文通过对哈民忙哈遗址出土蚌制品的概况、加工工艺流程、功能等方面的

分析,对该遗址的工具制作及使用情况有了深入认识,从各种蚌制品的制作使用来看,当地原始居民已熟练掌握打制、磨制、锯割、剔刮、钻孔等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工具及装饰品制作中。可见,原始居民已具备较成熟的工具加工能力,并可进行大量的标准化制作。他们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种类、不同部位的蚌料制作不同的器物,对各类器物的形状、大小有明确判断力。选料目的明确,加工技术纯熟,器型趋于标准化,并具备审美情趣。该研究结果对了解哈民忙哈遗址居民的工具制作、手工业发展水平、生活场景等有重要学术意义,为进一步探寻哈民忙哈遗址的整体文化面貌奠定了基础。

4、王春雪等:《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出土号角的实验考古学研究》

论文采用模拟实验和显微观察的方法以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号角制品为例,对其生产工艺尝试进行复原,归纳和讨论模拟实验中不同生产阶段的特征、事故及其原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其具体生产流程为:选料、截料、修型、钻孔、掏挖、磨光。此外,根据号角制品的工作原理、遗址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鹿科动物资源,以及民族学上遗址所处地区关于号角捕猎工具的记载等方面分析,推测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号角制品应作为诱捕鹿科动物的捕猎工具。

5、周亚威、朱永刚:《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人骨鉴定报告》

哈民忙哈遗址第一批出土人骨共鉴定出最小个体数137例,性别明确者30例,其中男性个体12例,女性个体18例,男女比例为0.67:1。男性平均死亡年龄为33.17岁,女性平均死亡年龄28.92岁,未成年组死亡年龄7岁,平均死亡年龄为26.96岁。哈民组古代居民死亡年龄段主要集中在壮年,中年和未成年三个年龄段。青年期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壮年和中年期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同期女性。没有发现存活到老年期的个体。由于人骨未发现明显的创伤,亦没有发现疾病导致的骨骼变异现象。目前,尚无法确定哈民组古代居民非正常死亡的直接原因。

6、朱泓、周亚威:《哈民忙哈房址内人骨的古人口学研究——史前灾难成因的法医人类学证据》

通过对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人骨死亡年龄的统计与分析,得出该群体的年龄

结构:房址内人骨的平均死亡年龄为26.8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为34.3岁,女性的平均死亡年龄为30.6岁; 群体的死亡高峰期集中在未成年期、壮年期和中年期,无老年期个体。 F40 与其他房址居民总体平均死亡年龄比较接近( 26.2岁<27.7岁) ,各个年龄段在死亡率上略有差异,F40 相对于其他房址,个体死亡年龄上表现出更为集中的分布特点。哈民组与喇家组和庙子沟组的年龄结构比较结果显示,哈民组与庙子沟组有着更相似的年龄构成,从而反映出这3个史前灾难遗址在成因方面,哈民忙哈遗址与庙子沟遗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共性,即均可能与某种急性传染病(瘟疫) 的突然爆发有关。F40 人骨堆积应为古代人类有意识将遗骸逐次拖入房内,集中堆放而形成。其他房址鉴于死者挣扎的体态和随身佩戴玉器的证据,证明房内人骨堆积很可能是个体死亡的第一现场。

(二)阶段性成果清单(详见下列表格):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发掘述要与初步认识

朱永刚

论文

《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5200

 

2

从科尔沁沙地东部考古发现看下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向西传布

朱永刚霍东峰

论文

《边疆考古研究》第15辑2014年6月

8300

 

3

文化变迁与边缘效应——西辽河流域北系区几种新石器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朱永刚

论文

《考古学报》待刊

17300

 

4

试论哈民忙哈文化

郑钧夫

朱永刚

吉平

论文

《边疆考古研究》第15辑2014年6月

8800

 

5

石棚山墓地分期与布局结构研究

郑钧夫

论文

《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6期

21100

 

6

吉林省通榆县查森昭遗址调查与遗存分析

郑淑敏

朱永刚

论文

《北方文物》待刊

4600

 

7

吉林通榆县新发乡三处遗址调查与初步认识

蒋琳

朱永刚

论文

《北方文物》待刊

7500

 

8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人骨鉴定报告

周亚威朱永刚吉平

论文

《边疆考古研究》第12辑2012年12月

4500

 

9

哈民忙哈遗址房址内人骨的古人口学研究——史前灾难成因的法医人类学证据

朱泓

周亚威

张全超

吉平

论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2800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0

内蒙古哈民遗址新石器时代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周亚威

张全超

朱泓

吉平

论文

《人类学报》待刊

7400

 

11

科尔沁沙地及其周邻地区先秦时期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张全超

周亚威

朱泓

论文

《边疆考古研究》第15辑2014年6月

5600

 

12

古代DNA技术在哈民忙哈遗址出土遗骸研究中的作用

张野

论文

《边疆考古研究》第15辑2014年6月

3000

 

13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内出土蚌制品研究

陈全家

吉平

陈君

王春雪

论文

《考古》待刊

6500

 

14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出土号角的模拟实验研究

王春雪

陈全家

吉平

陈君

论文

《边疆考古研究》第15辑2014年6月

7900

 

15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墓葬石质遗存原料岩石学鉴定及其岩石资源分析

汤卓炜

吉平

朱永刚

郑钧夫

肖晓明

论文

《边疆考古研究》第15辑2014年6月

2800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