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国际创新城市构建与中国城市圈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27日16:32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总体执行情况

课题完成了必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深化形成课题研究的核心研究框架。

课题进入实证研究中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阶段。通过国外创新城市和创新城市圈的研究,获得创新城市发展和网络互动的基本数据,并分析和解释创新城市圈发展的规律。

结合我国的城市圈发展尤其是长三角的创新发展,初步形成关于我国城市圈发展战略及规划建议。

子课题一研究进展:

从概念、评价体系、组成要素和互动网络四个方面,对国际创新城市的理论进行梳理。

对国际和国内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城市进行分析,了解各城市的创新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得出对其他城市创新发展的启发。

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得出国际创新城市的建构规律和发展趋势。

(1)完成国际创新城市的理论

国际创新城市的概念。

国际创新城市的评判指标理论。国家创新能力指数:欧盟创新记分牌、美国3T创新指数、创新能力指数、全球创新指数。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

国际创新城市的组成要素理论。城市创新资源、城市创新载体、城市创新平台、城市创新服务、城市创新环境。

国际创新城市的构成条件理论。世界银行的7大条件、世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判断模型、Charles Landry关于创新城市的七大要素。

国际创新城市的互动网络理论。

(2)初步完成国际创新城市案例研究。完成基本的数据收集,进行初步分析。

(3)初步形成国际创新城市的构建路径

子课题二研究进展:

(1)完成城市圈理论研究。

课题对世界城市网络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城市圈理论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2)初步完成案例研究。

国际上公认的六个世界级城市群分别为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部城市群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子课题2对这六大城市圈进行了详细的案例研究。

(3)初步形成创新要素和体系构建。

研究城市网络关联的要素,提取创新要素,与城市群联系起来。追根溯源,城市之间是怎么联系的,构成网络(城市联系)的要素(参考GaWC)。

课题推进,先找要素,然后再研究要素联系强度。值得注意的是要素在城市之间的流动是不一样的,如武汉城市圈“众星捧月”式的,国外很多城市群不具有支配性,单个与整个区域的影响力;不同地区依赖不同要素的强弱。

子课题三研究进展:

(1)完成针对世界城市网络、复杂网络方法、区域创新系统等内容进行基础理论综述。

(2)初步完成实证研究

采集东京、长三角创新城市圈的基础数据,从创新城市的表征入手,通过国际圈层、区域性圈层、城市内部圈层互动网络的三个层级进行数据分析,从创新政策、制度设计、氛围塑造、人才策略、财政支持、设施配套等创新互动网络的多维度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同时,对相关的互动主体(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和弱相关的互动主体(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网络分析。

研究框架

子课题四研究进展:

(1)完成我国城市圈发展现状剖析。重点总结我国城市圈发展的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动力和创新发展网络关联性分析。

(2)以长三角为背景,初步提出了我国创新城市圈发展的困境和战略。

国家层面,外部国际竞争激烈,内部区域创新能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且产业结构雷同;组织层面,缺乏都市圈创新能力培育的制度保障,各创新主体协同程度低;个体层面,居民创新意识和人力资源质量仍有待提高;社会层面,尚未形成宽松的创新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创新活动的支持有限,对创新者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

未来发展亟待打破区域人才流动障碍,提倡人才流动;加大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共享平台建设,形成区域产权、技术一体化市场,促进技术的产业化转化;树立以企业为主的创新思路,鼓励中小企业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加强区域市场一体化,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建三板市场,建立创投资金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3)创新设计评价体系,助力城市群集合能效提升。

城市群规划应成为未来区域规划的重要突破。而实现突破,一是需要创新城市群规划的指导思想;二是形成基于这种思想的规划思路和方法。研究通过分析与论证,提出建立以“多区位资源配置的系统效益最大化”为基础、结构优先为核心的城市群规划思想,并在此思想基础上,以三大城市群为实证对象,将中心地理论加以拓展,引入DEA模型,创新性的设计实施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研究,正是希望能为城市群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探索一条新路。

(4)提出长三角集群创新进程。

二、调查研究、学术交流

2013年3月27日,开题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行。项目首席专家、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首先进行总课题综述。子课题一负责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刘强副教授,子课题二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彭震伟教授,子课题三负责人吴志强教授,子课题四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德教授作为开题研讨会报告人先后发言。北京大学吕斌教授、武汉大学简新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秀山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宗刚教授、清华大学顾朝林教授等五位评委对课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设性意见。

2013年11月15日,由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德国工程院、荷兰工程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瑞典查尔姆斯大学、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罗马大学等多所欧洲工程院和著名高校,以及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安徽、辽宁等一批协同城市,共同举行“2013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研讨会”。

2013年11月21日,2013中欧城镇化合作伙伴关系论坛在北京召开,首席专家吴志强教授受邀出席论坛,并在绿色城市分论坛上做了题为“生态规划及其智慧设计技术研究”的主旨演讲。2013年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欧盟能源总司共同举办,住建部、工信部等部委支持的高峰论坛。

2014年1月18日,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大会暨成果发布会,课题组形成六大成果简报,参与了阶段成果发布;同时主要的理论成果参与了大会交流。

2014年5月28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大都市圈的发展:国际比较与启示”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首席专家吴志强教授从专业角度基于中国城镇化现状做以对比分析,针对凯茜?佩恩伦敦大都市圈的5点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了10点概括精准的大都市圈发展特点。

2013年至2014年间,完成了《创意城市群落的地理模型研究》、《城镇群创新活动的规律研究》、《区域创新要素影响下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以上海市为例》等两篇博士论文和一篇硕士论文的开题,有效的推进课题进展。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1、《中国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探索》

简报总结国际创新型城市内涵

分析了国际创新城市的评价体系,包括基础条件、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

归纳了国际创新城市特征一般特征。提出创新城市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较大人口规模,具有便利快速的对外交通联系,拥有较强对外经济联系和广泛的全球市场,集聚一大批多样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吸引大量具有高研发能力的组织机构入驻,具有发达的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服务能力,建成国际著名的创新平台和空间载体,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同时认为开放程度较高、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在全球创新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等是国际创新城市的重要特征。

最后提出了对中国建设国际创新城市的思考。

2、《中国城市圈创新发展的困境和战略》

研究从国家、区域、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概念剖析入手,提出我国城市圈创新发展亟待破解的难。国家层面,外部国际竞争激烈,内部区域创新能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且产业结构雷;组织层面,缺乏都市圈创新能力培育的制度保障,各创新主体协同程度低;个体层面,居民创新意识和人力资源质量仍有待提高;社会层面,尚未形成宽松的创新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创新活动的支持有限,对创新者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

研究指出城市圈创新发展的未来主要方向。(1)打破区域人才流动障碍,提倡人才流动;(2)加大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共享平台建设,形成区域产权、技术一体化市场,促进技术的产业化转化;(3)树立以企业为主的创新思路,鼓励中小企业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创新;(4)加强区域市场一体化,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5)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建三板市场,建立创投资金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提出中国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主要战略。首先,中国各都市圈的创新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应根据各都市圈不同的发展状况,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同时,完善东、中、西都市圈差异化发展模式战略。其中,东部都市圈实施国际化标杆发展战略,中西部都市圈实施跨越发展战略。

3、《创新城市圈重要特征、发展条件及其发展战略》

(1)提出创新城市圈及其重要特征。

认为国际创新城市圈是在城市圈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在集体学习、交流、沟通、合作、协商、谈判等交互关系中形成的城市网络体系。创新城市圈的内涵特征主要有:①具有城市圈的特征,即空间网络结构特点。不同创新主体以城市为单位在一个比较密集的空间范围内有机联动,优势互补,从而达到一体化发展目标;每个城市在城市圈内具有特定的联系关系,创新要素的联系反映了创新城市圈内的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城市圈整体结构反映了各个城市在一个群体内的集合功能以及形成的网络关系,既包括城市个性的发展,也产生相互作用的共性关系;②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国际创新城市为核心,国际创新中心城市集中了城市圈内的优势资源,城市圈依靠区域创新中心城市便利发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通讯条件、深厚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基础,充分发挥周边大小城市的协同作用,使创新活动合理分工;③国际创新城市圈是一个敞开的经济环境,凭借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强大影响以及自身的协调发展,建立起广泛的国内国际联系,使国内外的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聚散于此,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提出了建立国际创新城市圈的重要条件和发展阶段。

重要条件包含具有综合职能和极化作用的国际创新中心城市、城市圈有合理的城市体系和明确的创新分工、形成有机的创新网络组织体系、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

城市圈创新体系建设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是“研发主体”,起到技术推动作用,以此为引导创新;处于中期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企业,学研机构为辅,前者进行产品市场开拓,后者进行个别细节的技术支持,产业研合作起到一个新技术产品市场化的作用,促使创新赢得经济效益;到了后期,起作用的是企业,进行产业化批量生产,创新产品会对社会其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整个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法规引导和行为规范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或辅助推动力及保证,而中介机构则为各大主体搭建沟通桥梁,提高官产学研合作的效率。

(3)我国创新城市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战略。

主要问题。核心城市的综合职能和极化作用有待提升;城市圈内缺乏明确的创新分工与协作机制。产业转型中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不足的矛盾;缺乏有效的创新制度环境;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尚需努力。

同时形成了我国创新城市圈发展的主要战略。积极推进国际创新城市的建设。逐步形成合理和有效的城市圈职能分工与创新协作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圈协调机制的建设,明确创新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城市,并相互紧密联系。建设共同市场和环境。共同市场是创新城市圈赖以生存的土壤。包括建立健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为各类人才自由流动、科技力量的整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转移创造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城市圈创新应以区域发展的瓶颈性科技问题为突破方向。如长三角产业集群应突出在共用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上,以大规模的科技成果应用为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美国旧金山湾区的经验及对中国长三角城镇群创新活动的启示》

研究首先总结了湾区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要素。世界级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是湾区创新源泉;著名跨国公司云集成为湾区创新载体;庞大风险投资资金是湾区创新保障;宽容创业文化是湾区创新灵魂。

同时从创新成果、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上指出长三角城镇群与湾区创新的差距。

(1)创新活动成果比较

万人拥有专利数上来看,长三角城镇群与湾区的创新数量相差无几。

长三角城镇群与硅谷地区万人拥有专利授权比较

创新层次方面,长三角城镇群要远低于湾区。

美国硅谷地区各领域专利授权情况比较

长三角城镇群的三种专利授权情况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上海

22.09

——

——

浙江

6.08

45.05

48.86

江苏

6.02

28.87

65.11

(2)创新教育资源比较

与美国湾区相比 ,长三角城镇群受教育程度偏低。

美国硅谷地区成人接受教育情况

长三角城镇群与美国硅谷地区受教育程度比较

与湾区相比,长三角高等院系从事科研活动的技术转化水平不高。

长三角2省1市高等院校科研分类情况

(3)创新产业环境比较

湾区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长三角城镇群就业人员主要集中产业能级不高的行业。

美国硅谷地区各行业就业人员比例

长三角城镇群各行业就业人员比例

最后指出了长三角城镇群创新发展方向。

一是,广开创新资金渠道,吸引多种资金来源,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提升长三角城镇群创新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增设工程技术领域专业,促进跨专业之间的融合,培养出更适应创新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创新活动提供高能级的产业环境。

5、《创新设计评价体系,助力城市群集合能效提升》

集合能效是研究为界定城市群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效益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以期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所表现出的系统整体性做出合理的解释。研究指出,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的产生具有三个源泉:结构势能、聚集经济、竞争优势。

研究提出城市群集合能效评价模型方法的创新。提出城市群要素→多维空间→集合能效的概念关系,构成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集合能效的基本逻辑关系和函数关系。在投入--产出的原理性思路下,研究引入由美国运筹学家查理斯(A.Charnes)和库柏(W.W.Cooper)等于1978年创建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简称DEA)方法,一种对若干具有同类型的多输入、多输出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率与效益方面比较的有效方法。

基于我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的测度。通过对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集合能效DEA模型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决策单元仍有进一步优化提升空间,特别是京津冀城市群与其他两大城市群相比,差距明显。三大城市群结构能效测度的分布格局,其中珠三角与长三角城市群两个维度都出现了由较低能效向较高能效的进化发展。珠三角与长三角城市群从核心城市到群体发展的空间表现均优于京津冀城市群,而较前两者,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作为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贡献亟待提升。

评价研究的关键发现及其应用价值。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可根据特定阶段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自身需求,通过调控核心城市、外围地域的资源配置模式与联系组织的多样性及创新来优化城市群整体效益。其中一个核心要义就是城市群空间结构能效与整个区域的中心性效应具有密切关联,有两层内涵:一是区域核心城市的空间位置与所产生的空间关联正效应;二是区域虚拟的群体重心的空间位置与其所反映的区域发展均衡格局。这两种中心性对城市群整体集合能效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以下基本观点:

(1)如果核心城市处于城市群几何重心位置,城市群的结构能效将变大。(2)如果群体重心接近区域几何重心位置,城市群的结构能效将变大。

未来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壮大,中央及区域政府的调控支持仍将发挥重大作用,如以各种发展要素的空间增量来优化存量的格局,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以及大型项目的布局引导等,实现“发展机会与权利”的“空间再分配”。而如果这些决策能够获得更科学的研究支撑,将充分帮助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低消耗高产出的科学发展之路。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

吴志强、刘朝晖

论文

《城市规划学刊》、

2014、5

5000

 

2

《东京城市转型发展与规划应对》

王德、吴德刚、张冠增

论文

《国际城市规划》、

2013、12

4000

 

3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的规划历程及启示》

吴德刚、王德、朱玮

论文

《现代城市研究》、

2013、1

3000

引用2次

4

《上海市空间扩展与公路网规划的协调性研究》

朱查松、王德、赵倩、许尊、陆锡明

论文

《城市规划学刊》、

2014、1

4000

 

5

《基于交互认知的远程协同创意平台设计研究》

武静刘胧宋东瑾娄永琪

论文

《设计驱动商业创新:2013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2013、12

4000

 

6

基于叙述性偏好法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赵倩王德朱玮

论文

《地理科学》、2013、1

4000

 

7

《环同济设计产业集群中的城市更新案例研究》

刘强

论文

《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7

4000

 

8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彭震伟

论文

《时代建筑》2013、11

 

 

9

《国际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与演化的非均衡发展趋势》

张庆彭震伟

论文

《规划师》2013、11

4500

 

10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测度与比较》

王伟吴志强

论文

《城市发展研究》

2013、7

5000

 

11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智慧网建设路径研究》

索    超

硕士学位论文

2013、3

 

 

12

《创意型企业协作城区服务系统的设计研究》

王建立

硕士学位论文

2013、6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