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0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激进化研究国际中心主任约翰·比尤(JohnBew)应美国国会图书馆之邀作主题为“真正的现实政治:历史”(RealRealpolitik:History)的讲座。
在英语中,“现实政治”是一个外来词,它虽然被频繁使用,但人们对其真正含义了解不深。比尤主要从历史角度来阐释现实政治的内涵与实践,期望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政治的发展轨迹。
重新发现“真正的现实政治”
当人们谈论现实政治的渊源时,通常会追溯到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对此,比尤并不赞同。他认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谈论《君主论》有时不免老生常谈。要深入理解现实政治的内涵,需要探究《君主论》出版至今的历史,而不是只盯着《君主论》的文本。
比尤介绍说,其实,1853年创造“现实政治”一词的德国记者路德维希·奥古斯特·冯·罗朝 (LudwigAu-gustvonRochau)本人对政治理论并没多大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件。罗朝笃信启蒙运动,想达到一些自由主义的目的,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议会制政府等。但罗朝认识到,自由主义者要达成上述目标必须精明,善于妥协,理解权力的本质,由此成为“扮现实主义鬼脸的自由主义者”。
比尤进一步表示,这很像近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困境,因此 “真正的现实政治”需要重新发现。
现实主义基于对理想主义的批评
现实主义是该讲座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尤认为,现实主义是从西方自由主义的内部争论中产生的,“现实主义者”的很多观点是对西方“理想主义”的批评,而不是一种观察国际事务的创新方式。经过几次转化之后,现实主义似乎在自己主张的立场上败下阵来,未提供一种观察权力基础和其他国家之行为的洞见。于是,美国的现实主义总是将自己界定为反对伍德罗·威尔逊等理想主义者的思想。此外,19世纪的首批“现实政治家们”将政治视为创造可能性的艺术,它是一种观察权力、国家、社会的新方式。
比尤表示,与二战后初期摩根索和凯南等人不同,今天的现实主义者试图影响和引导政治家。但如今,许多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远离实际,变得十分抽象。它不但丢掉历史基础,也失去现实根基。他认为,这不单单是现实主义的问题,也与学术界的发展有关系。当今国际关系领域的许多研究似乎更关心对 “学术领域”的贡献,而不是对“世界”的贡献。
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并非总能匹配
针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比尤告诉本报记者,他相信奥巴马在有意识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现实主义总统。奥巴马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讲话试图阐发一种自由现实主义的世界观,实质是想表达自己不是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他想把自己塑造成反对小布什的人。但比尤认为,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并非总能匹配。
该讲座是国会图书馆举办的“现实政治的回归:探究英美外交政策”(TheReturnofRealpolitik:AWindowintotheSoulofAnglo-AmericanForeignPolicy)系列讲座之一,该系列讲座旨在透过现实政治棱镜,集中探讨英美外交政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