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设计”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23日16:3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①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课题研究计划总体执行良好,课题组在2012年12月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开题会基本肯定了原来的论证,并对课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立场和思路,经过归纳和总结,课题组对原来的子课题结构进行了调整,初步形成了以下工作方案和步骤:

(一)邱运华教授负责子课题“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问题”,重点解决“国家文化中心”的概念界定、提出这一概念的战略意图、在思想层面上力求解决的“国家文化认同”问题、“国家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合法性关系问题,并对当代国际社会文化竞争态势提出新的思想。该子课题目前完成了近二十万字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了6篇阶段性成果(作者为邱运华)。

(二)金元浦教授负责子课题“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评价指标和建设理念研究”,基本思想建立在国家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设理念上,通过比较研究世界其他国家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出一套自成体系的指标。该子课题目前发表了2篇阶段性成果(作者为金元浦、王林生)。

(三)郗志群教授负责子课题“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国际比较”子课题研究。该课题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历史考察,主要是考察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若干城市(长安、南京和北京)的历史沿革、存在状态、发展规律和教训,提供给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参考。该部分由郗志群教授负责。其二,比较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柏林等国家文化中心,建立比较的指标体系,提出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教训。该部分由唐莹莹博士负责。该子课题目前发表了2篇阶段性成果(作者为唐莹莹、王谦)

(四)吕拉昌教授负责子课题“北京文化资源与创意之都建设”,主要任务是解决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的“人文传统”和“地理传统”问题,“人文传统”即:古代中国文化传统、红色革命传统、苏联传统、现代传统和后现代文化传统等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地理传统”即北京城市的自然地貌、山系、水系变迁、古今城市建设变迁、民族结构、人口增长变化、宗教文化、城区行政区划、经济特点等。该子课题目前发表了6篇(部)阶段性成果(作者为吕拉昌、黄茹等)。

(五)胡疆锋副教授负责子课题“北京文化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主要结合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北京市文化设施的结构、布局、运行方式等,其中包括政府文化机构设施与民间文化设施之间的政策环境问题、主流文化载体与实验文化形式载体、思想艺术文化形式与亚文化形式等之间的分类与关系。该子课题目前发表了1篇阶段性成果(作者为刘佳)。

此后项目课题组举行了多次小型的讨论会。课题组的成员共完成16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中国图书评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研究》、《中国战略参考》、《战略与参考》等核心期刊上,出版了一部相关专著,提出了一系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观点。课题进展顺利,计划于2017年12月结项。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课题组重点研究了北京城市建设以及政治改革、经济基础与社会建设、城市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建设进行了细致而严谨的调查研究,结合北京市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设计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北京市文化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文化资源条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发展条件、资源传承能力5个一级指标,以及具有代表性的24个评价因子。专家在问卷中采用模糊计分法将各相关因子划分为5个等级,用十分制为每个等级赋分,分别为10-8,8-6,6-4,4-2,2-0。然后对综合评价层和因子评价层进行分项打分,再通过加权求和计算出各因子得分值,由此得出因子权重值。最后运用算术平均法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所有数据均通过yaahp软件计算而得,最后得出了北京市文化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详见《北京文化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一文)。课题组整理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并通过首都文化研究院召开的国际会议与国外专家进行了交流。

③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课题组于2013年1月9日制作了“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设计”第1期工作简报报送全国规划办,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的网站、首都师范大学的校园网主页对开题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7日对开题会进行专题了报道(记者薛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在封二、封三的位置对课题进行介绍并配发了专题照片,课题组2013年底和2014年5月制作了两期“工作简报”。

④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研究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课题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研究成果要及时向北京市各级领导报送,以求研究成果落地,这一点本课题组做了一些工作,但还不够。

2.召开的相关会议规模不大,影响不够大,和国内外专家的交流还不够。

3.各子课题进展不太一致,快慢不一。

改进措施:

1.及时把相关成果报送给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社科基金专刊和相关管理机构,利用参加和组织学术活动宣传重大项目研究成果。

2. 首席专家所在的文化研究院力求在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之都”的战略目标下,搭建各民主党派参与首都文化建设的参政议政的学术平台。在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方面,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智力支持,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建言献策。文化研究院主持策划了《文化决策参考》和《北京文化通讯》内部刊物,每月中旬出刊。以后,本课题将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项目成果,通过内刊《文化决策参考》转达北京市相关部门,以期达到良好的反响。

3.子课题要加强协作,力争多出成果。

研究心得:

重大攻关课题的研究和所在的单位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学术组织平台功能的重要作用,以求资源互补,成果共享。文化研究院围绕“三个北京”和“北京精神”的理念,致力于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通过媒体,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重点和一般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和本课题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如其中的重大课题有:国家文化中心城市要素研究、北京城市空间与日常生活、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的历史演变研究等,一般项目有:北京艺术区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北京艺术区与北京艺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北京青年文化研究、北京名人故居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保护对策研究、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文化品牌研究、国家文化中心的区域格局研究。这些课题目前在顺利进行中。这些项目的运行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术支持。

⑤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简介之一:《北京文化现代形态的发展和论域研究——清末民初(1898-1936)的文化史意义》

成果形式:论文,作者:邱运华。刊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版)2014年第2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完整的20世纪北京现代文化发展历史,应该把晚清十年新政和民国历史与共和国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梳理北京文化的整体特点。清末至民国初年、远至1936年,北京文化在政治、历史、经济和文化巨变的背景下发生的现代性转变,直接影响20世纪的北京文化的现代形态,是从1900年代开始的;1949年10月接续的北京文化现代性的前提,并非1900年之前的晚清宫廷文化,而是崭新社会政治内容(民主共和政治基础)、思想内涵(爱国、民主、进步、科学)、具有现代形态(新文化形式)和生活实践(趋向西方生活方式)的北京文化,正是这一现代形态成为连接新中国与封建专制文化的桥梁。

学术价值: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区域的北京文化史研究,被局限在一个十分有限的时间框架下展开,尽管历史发展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研究者仍然热衷于用“紫禁城”、“帝都”、“故宫”、“京味文化”等术语来表述20世纪北京文化记忆,甚至名为近期新成果如《北京审美文化史》这样的学术著作,把对北京文化的研究局限在晚清这样的时间点上,对20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推翻帝制、走向共和、五四运动等之于北京文化的影响仍缺乏基本的体现,或者以支离破碎的体裁史的方式引导一种阉割了思想史主题的记忆,更遑论现代性之于北京文化这样的命题。这样的研究态势,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北京文化估量不足:表现在时间维度上,对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文化发展变化估量不足,特别是对发生于现代形态的北京文化缺少理性和情感方面的体认,似乎北京文化仍然作为清末余脉而存在,直至1949年重新定都;表现在空间维度上,则把北京文化简单地视为一种“内城文化”,即故宫文化,局限在故都文化,未及展开广阔“城郭文化”,即宣南、东城、西城、海淀、通州文化,特别是未及展开新型政治体制、机构、新式学校、洋行、外交使馆、航运码头、新闻出版人、媒体、自由商人和手工业者及农民文化,更没有展开新型共和国(这里指中华民国政府)、民主国家首都的文化,以及国家文化中心(1928年“北平作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议案)的文化。这个估量不足,导致在北京文化记忆里,总是涂抹上故宫高墙那深红淡黄的印迹,1911年及以后发生在这座城市更广阔空间里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变革,则疏于记忆。

本文的宗旨乃是强调清末至民国初年、远至1936年,北京文化在政治、历史、经济和文化巨变的背景下发生的现代性转变,根本立场乃是强调:20世纪北京文化的现代形态是从1900年代开始的;1949年10月接续的北京文化现代性历史,并非1900年之前的晚清宫廷文化,而是崭新社会政治内容(民主共和政治基础)、思想内涵(民主、进步、科学)、具有现代形态(新文化形式)和生活实践(趋向西方生活方式)的北京文化,正是这一现代形态成为连接新中国与封建专制文化的桥梁。力求描述完整的20世纪北京现代文化发展历史,是本文的最终意图和价值所在。

社会影响等:本文刊发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版)2014年第2期的“北京学”,该学报的北京学栏目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

代表性成果简介之二:《北京文化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

成果形式:论文、作者:郭梅、吕拉昌、黄茹、陈博群,刊于《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第8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文化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从文化资源条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发展条件、资源传承能力5个方面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对北京文化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文化资源单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独特性、资源消费人群、知名度等因子是北京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弱势在于保存状态、民间风俗礼仪、地域组合度、交通运输便利度等方面;在空间分布上,北京市文化资源总体上呈“两带一点”的分布格局;在北京市文化资源结构中,北京极品级文化资源和优良级文化资源数量突出,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北京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北京市文化资源定量评价,可以看出,北京市文化资源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子得分高。在24个评价因子中,得分最高的前五项是独特性、资源消费人群、知名度、文化价值、文化遗产保护等级。得分较低的是保存状态、民间风俗礼仪、地域组合度、交通运输便利度、资源关联价值、资源环境。

文章通过对北京文化资源的定量评价和单体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北京文化资源本身的条件优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也比较重要,发展条件和资源传承能力对于文化资源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第二,在24个评价因子中,独特性、资源消费人群、知名度、文化价值、文化遗产保护等级是北京文化资源的优势,而保存状态、民间风俗礼仪、地域组合度、交通运输便利度、资源关联价值、资源环境是北京文化资源的劣势。第三,单体文化资源分析中,北京极品级文化资源及优良级文化资源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北京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第四,北京市文化资源分布较集中,集中在市中心和东西两部,资源特色的空间组合存在不足。第五,北京对传统优势资源开发充分,对民俗和民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及现代文化资源的开发尚有不足。

学术价值:本文采取了层次分析法,论述了北京文化资源的发展状况,对如何开发北京文化资源进行了评价也提出了开发建议,提出了以下建议,非常具有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1)提升文化资源的地域组合度。针对市内的天安门、故宫、天坛、北海,市郊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长城、十三陵等的集中开发,与京郊许多人文与自然结合的资源相结合,以资源密集区为核心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地域格局,提升资源的地域特色组合度。(2)进一步提升文化资源的开发条件与能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综合交通规划中旅游交通规划,建立更为便利的景区间公共交通,提高各景点与景区的通达性。在服务环境建设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特别是京郊的文化资源,应建立信息服务中心,提供景点线路咨询、票务预订等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3)加强重要文化资源的保护。在所有评价因子中,北京文化资源的保存状态得分相对最低,因此,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应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首先是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和改造,更好的体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第二,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应对重点项目采取相应保护措施,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对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调查勘探,保护地下文物;第三,北京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日趋萎缩,因此,应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传统民间文化良性发展,更加具有生命力。(4)重视民俗和民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北京市文化资源评价结果来看,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够充分。应重视民俗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举办庆典活动,宣传地区独特的民风民俗。从资源单体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市优良级的民族文化资源数量不多,应充分利用首都的城市地位展示我国多民族的文化特色。(5)大力开发利用现代文化资源。北京在现代文化资源方面开发不足,优良级的现代文化资源数量不多,影响力不大。应加大对现代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力度,开展符合现代人思想的文化旅游活动,如开发文学影视文化资源、城市文化资源,开展生态文化旅游、会展博物馆文化旅游等,充分发挥北京作为现代化都市的优势,平衡利用古代与现代的文化资源,做到“古今并重”的开发利用文化资源。

社会影响等:本文刊发于《现代城市研究》,该刊是CSSCI扩展版期刊。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北京文化现代形态的发展和论域研究——清末民初(1898-1936)的文化史意义》

邱运华

论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版)2014年第2期

1.2万字

 

2

《区域研究的学术史与新建构》

邱运华

论文

《求索》2014年第2期

1万字

 

3

《“美国衰落论”和冷战后的思想话题》

邱运华

论文

《战略与管理》2014年3/4期

1万字

 

4

《论作为文化表征的创伤记忆》

邱运华

论文

《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2期

1.1万字

 

5

《美国缔造的世界语冷战后的思想话题——读卡根著作<美国缔造的世界>》

邱运华

论文

《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5期

8千字

 

6

《中美外交:通向未来的价值合作》

邱运华

论文

《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5期

8千字

 

7

《世界大城市的文化与发展》

吕拉昌、黄茹

专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0万字

 

8

 

 

 

《人地关系认知路线图》

吕拉昌、黄茹

论文

 

《经济地理》2013年第8期

9千字

 

9

《城市空间生产的嬗变——从空间生产到关系生产》

刘珊、吕拉昌、黄茹、林康子

论文

《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9期

8千字

 

10

《北京文化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

 

郭梅、吕拉昌、黄茹、陈博群

论文

《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第8期

1万字

 

11

《广州市工业创新空间差异研究》

 

何爱、吕拉昌

论文

《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4期

1万字

 

12

《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与比较的视角》

吕拉昌、黄茹

论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9千字

 

13

《伦敦城市创意文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内涵分析》

王林生

论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8千字

 

14

《对话: 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十亿人”的时代》

金元浦、约翰·霍金斯

论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6期

7千字

 

15

《发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

唐莹莹、赵宗

论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万字

 

16

《民初北京电车的开行与北京城市空间的变迁》

王谦

论文

《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1.3万字

 

17

《瓷们 ,工体去!——北京国安青年球迷亚文化研究》,

刘佳

论文

《文化研究》第17辑。

1.2万字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