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科学哲学史研究”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22日16:1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课题组着力完成3项工作:(1)收集整理资料,(2)形成提纲,(3)发表阶段性成果。目前,整个课题进展顺利,各个子课题也进展顺利,没有遇到需要汇报的问题。现课题已经进入(4)初稿写作工作阶段。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又通过邮件往来、个别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前后形成课题研究提纲6稿,最终于2014年3月定稿。2014年3月,课题组部署了接下来的初稿写作工作,拟于2014年9月提出《科学哲学史研究》初稿。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课题立项之前,课题组就开始收集整理资料。课题立项之后,课题组成员继续收集整理资料,展开国内调研工作,计划赴英国交流调研收集资料。

2012年12月21日,刘大椿教授在图书馆专家会议室主持召开了课题组工作会议,讨论如何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出精品为目标,形成课题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各子课题负责人以及部分成员参加了会议。

2013年9月6日,课题组召开“‘从辩护到审度:科技时代如何看待科学’高阶研讨会”(专文简报),就科学哲学史的基本脉络和走向进行集中研讨,全国最重要的科技哲学博士点负责人或资深教授等40余名高校师生、专家学者参会,受到各方关注,会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2014年3月12日,刘大椿教授召集子课题负责人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课题组工作会议,对基本完善的研究提纲进行讨论,并部署接下来的初稿写作工作,拟于2014年9月提出《科学哲学史研究》初稿。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2014年3月,向社科规划办报送了《工作简报》2篇,《成果要报》2篇,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执行情况总结》。

目前,课题组已经发表相关论文13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两

篇。就研究内容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论坛”、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做了学术报告,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简介

1. 刘大椿:科技时代如何看待科学,解放日报,2012-11-24,新华文摘2013(2)全文转载

科学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但实际上,究竟该怎么看待科学,还是存在许多争论和不同看法。盲目地辩护和极端地批判都是不恰当的。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多元的、理性的、宽容的态度,以一种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观点,既不是简单地辩护,也不是简单地批判,而是持一种审度的态度来看待科学。当前学界业已出现了这样一种反思的潮流,很具有启发性。当下的中国,既要支持科学、尊重科学,又要保持对科学的警醒;不要迷信科学、认为科学是万能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而且是真正科学的态度。

该文为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演讲内容,后发表于《解放日报》,又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2. 刘大椿:科学哲学史的结构和问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3),新华文摘2014(4)全文转载

在西方分类传统中,广义的科学哲学包含三部分:自然哲学、一般性科学哲学和分支性科学哲学。从学派流变来看,科学哲学内容庞杂,大致包括:孔德领衔的第一代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预设主义、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波普尔)、操作主义、逻辑实用主义、历史主义、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建构主义等。科学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则可归结为如下五个关联板块:(1)科学哲学的兴起;(2)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流派与分支;(3)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与问题;(4)科学哲学史中的基本问题及其流变;(5)中国科学哲学的演化和发展。目前科学哲学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可归纳为几个方面:(1)科学哲学基本发展脉络的把握。(2)前科学哲学的审视和研究。(3)另类科学哲学的划定和研究。(4)中国科学哲学史的梳理和研究。科学哲学史研究应坚持几种基本取向:(1)融贯问题学与学派史。(2)整合分析传统与人文传统。(3)走向审度科学的基本立场。

该文首先发表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又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并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上面向全国理事做专题报告,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科技时代如何看待科学

刘大椿

论文

解放日报,2012-11-24

8千

新华文摘2013(2)全文转载

2

科学哲学史的结构和问题

刘大椿

论文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3),

1万2千

新华文摘2014(4)全文转载

3

另类、审度、文化科学及其他

刘大椿

论文

哲学分析,2013(6)

1万

 

4

走向第二种科学哲学

吴国盛

论文

哲学分析,2013(6)

1万

 

5

评刘大椿教授的“另类科学哲学”思想

吴彤

论文

哲学分析,2013(6)

1万

 

6

科学哲学:脉络与走向

成素梅

论文

哲学分析,2013(6)

1万

 

7

科学以及科学文化

肖显静

论文

哲学分析,2013(6)

1万

 

8

 “从辩护到审度

赵俊海、刘永谋

综述

哲学分析,2013(6)

8千

 

9

从科学活动论到对科学的审度,

段伟文

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6)

1万

 

10

科学家如何建构科学论文

邱德胜

论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5)

8千

 

11

科学知识的不同建构理论

邱德胜

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4)

8千

 

12

论八十年代中国的西方科学哲学翻译运动

李彤宇

论文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5)

8千

 

13

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中的自然辩证法——纪念“真理标准”讨论35周年

李彤宇,孙跃

论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千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