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10日16:39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1、截止至今,本课题组研究进展顺利,基本按照预定计划与方案按部就班进行。各子课题组在材料收集、深入调研并细读资料后也已全面展开研究,不仅章节安排基本成型,还撰写出相关论文,阶段性成果较为显著。各子课题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第一子课题“现代中国美学的开端”已在深入阅读资料后召开论证研讨会,研究思路及提纲也已定型,开始撰写书稿章节,并有相关论文正在发表中;

第二子课题“现代中国美学的论争与建构”通过前期研讨论证以及对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已对相关论题有相当深入地理解把握,研究提纲及书稿构架也已确定,书稿撰写正在紧张进行中,有相关阶段性论文发表;

第三子课题“争鸣与批判:从‘美学大讨论’走向美学的危机”经前期反复研讨论证,已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展开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不仅文稿的撰写计划、章节安排基本定型,还有系列重要论文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成效显著;

第四子课题“中国美学的黄金时代:从‘美学热’到‘美学的复兴’”也在充分史料的细读基础上展开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制定并明确了研究思路,文稿构架清晰,并有系列成果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效显著。

2、学术交流方面,本课题组已组织各子课题组相关负责人以不同形式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还定于2014年8月下旬在北京再次召开大型学术交流会,就各子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集中交流与研讨。各子课题组也根据课题自身性质与特点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了多场学术交流会议。在文献资料与调研方面,各子课题组根据研究对象特点,通过网购、图书馆借书、旧书网资源、组织外文翻译等多种不同渠道与形式基本完成了文献资料及相关调研数据的搜集整理。

3、在成果宣传与推介上,本课题组经过充分研讨论证与文献资料的阅读交流,不仅制定出了成熟的研究计划与执行方案,并已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中期成果成效显著。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很好地利用了各种期刊宣传平台,及时向学术界报道、推介和展示了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心得,并已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反响。

例如,丁国旗教授以托洛茨基以及卢那察尔斯基为个案,通过对文献史料编年史般的细读,实证性地比较考察了俄苏美学这一外来思潮对20世纪中国美学文艺学的影响,得出了诸多新见。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研究上,丁国旗教授作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凭借自身多年的知识贮备,延续了过去一贯的创新性思维理路,在课题研究中“翻新”并激活了诸多传统美学文论命题。

再如,围绕现代中国美学之开端,吴泽泉博士紧紧抓住了20世纪初年文学理论与美学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探索,相关成果正在发表中。张建军博士则紧抓20世纪中国美学史谱系中的开篇性人物王国维,将之置于历史语境中予以了多维系统地爬梳研究,并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再如,围绕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新热潮,课题组成员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韩伟博士在《20世纪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体系建构与视角转换》一文就20世纪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突围与范式转换为题进行了探索,认为研究者们更多地是围绕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历史分期、哲学基础、审美心理等方面开展外在式研究和静态性讨论,因而在长于性质探索的同时劣于体系建构;而在《皮朝纲的美学历程及其禅学转向》一文中,韩伟博士集中以80年代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皮朝纲先生为个案,总结了从范畴论到人生论再到禅宗美学的学思历程,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勾勒总结了古典美学在当代的发展图貌。

此外,以首席专家高建平先生领衔的团队对当代中国美学与艺术的转型问题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并得到学界的关注。

4、目前,本课题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反映在“美学思想”与“大美学史”写作思维的统一、理解与贯彻落实上。作为一项参与人数多、历经年代长、撰写年限久的国家重大项目,如何在一部宏大的“百年美学史”写作工程中真正将构思者的“撰史意图”本色自然地加以实践落实,这是所有课题组成员共需面对的难题。此外,百年中国美学史,不仅在线性的时间结节点上鲜明地划分为“1949年前”和“1949年后”,而且在共和国美学史的前后两期中又分化为不同阶段,且具有不同的美学表征。然而,其中的美学家,诸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等等代表性人物,大多横跨各个时期,而他们在“本土传统”地基上又都有都着自己深厚扎实的“西学背景”或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因此,研究者在面对不同阶段的政治、社会、文化及其学术背景时,如何处理好文化与学术背后学术人物不同阶段的人格历程、学思转换,又如何处理好“传统——现代”、“外来思潮——本土影响”之间错综复杂的美学关系,都需要研究者去反复打量、琢磨与思考,才能给出符合历史的美学史评价。

当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也时时面临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与问题,诸如因地域因素组织统筹课题组召开学术讨论会的艰难、文献资料搜集的难度,等等。此外,尽管本课题组成员在相关研究领域均具有丰硕的前期研究成果,资料贮备也相当丰富,但对资料的爬梳、整理、研究以及对美学史的构思、理解与建构也均需一段过程。

二、研究成果情况

经前期资料收集与调研,课题组围绕“20世纪中国美学史”已展开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并在世纪初期的美学、俄苏美学与中国影响、当代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新热以及文化研究背景下美学与艺术的新变与命运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重要收获,并发表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代表性成果简介如下:

丁国旗教授以托洛茨基以及卢那察尔斯基为个案,通过对文献史料编年史般的地毯式细读,实证性地比较考察了俄苏美学这一外来思潮对20世纪中国美学文艺学的深刻影响,并得出了诸多新见。例如,在《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中国影响》(原载《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一文中,丁先生不仅指出了托洛茨基文艺思想在当下研究中被遮蔽以及“贬多褒少”的现状与不足,还就鲁迅与托氏文艺主张的渊源关系为切入点,通过跨文化语境的比较考察,富有启发性地论证了托氏文艺思想对中国作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思想在中国60年的考察分析》(原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6卷第2期)一文中,丁国旗先生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同样站在“史实”的根基地场上,以史出发,通过对60多年来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思想在中国的逻辑梳理与考证,既合理地肯定了当下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与贡献,诸如对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念、对社会学批评的贡献、对各种非社会学批评的评价与批判,以及他的社会学批评理论对鲁迅、周扬等的影响等等,与此同时也辩证地澄清了卢那察尔斯基在社会学批评方面的弱点与不足,并予以了深刻的反思与历史再评价。

尤其是在《论“美学和历史的”标准的不平衡性》(原载《理论学刊》2013年第12期)一文中,丁国旗先生更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但颇为“陈旧”的话题“美学的历史的”标准问题加以了再思考和重新研究。文章不仅从“不平衡性”的“作家解读”、“理论解读”、“实践解读”三方面反击了传统研究上关于二者“整体性、统一性、和谐性”的思维理路与研究结论,更从“价值形而上学”、“艺术与美的尺度”以及“矛盾二重性”三个路径上彻底解决并创新性地回答了这一历史难题。文章不仅力陈新见、观点迭出,而且在新的理论高度上真正激活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意义。

江飞副教授在《文学审美论的逻辑起点和基本理论支撑——论童庆炳的“审美溶解说”》(原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一文中,针对当下学界较为热点的“西马”问题并以当代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为个案加以了研究。文章指出“审美溶解说”以通俗易懂的形象化比喻,正确而客观地揭示了审美作为文学的本质属性与其他非审美属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审美是多层面的整体关系的创造。审美溶解说作为对文学本身的特殊本质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化发展过程中,也与“审美反映论”、“审美特征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等一起构成了整体性的中国“审美论”科学体系。

韩伟博士就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新热潮以及当代文学艺术的变革与新质进行了相关探讨。在《20世纪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体系建构与视角转换》(原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1期)一文中,韩伟就20世纪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突围与范式转换为题进行了探索,认为研究者们更多地是围绕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历史分期、哲学基础、审美心理等方面开展外在式研究和静态性讨论,因而在长于性质探索的同时劣于体系建构;而在《皮朝纲的美学历程及其禅学转向》(原载《阅江学刊》2014年第1期)一文中,韩伟博士集中以80年代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皮朝纲先生为个案,总结了从范畴论到人生论再到禅宗美学的学思历程,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勾勒总结了古典美学在当代的发展图貌。此外,在《从差异空间到权力空间:新型网络文学的实质及变革》(原载《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2期)一文中,韩伟从列斐伏尔、福柯对差异空间与权力空间的探讨出发对网络文学进行了考察,认为网络文学不仅实现了对文学空间的横向拓展,还在文学类型化的现实背景下为主体的解放以及文学部落化的去魅提供了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

自世纪之交,美学出现了新的复兴契机,但因文化研究的冲击,美学与艺术的结合也使得美学正发生着剧烈的当代转型。那么,在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中,当下中国美学的发展究竟将去往何处?高建平先生在《美学的超越与回归》(原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一文中即对此问题作了深刻而翔实的正面回答,并提出了“超越美学”的命题。文章指出,美学研究应该超越传统美学去关注生活实践、环境生态以及社会文化,而所谓“超越美学”,不是美学的提“纯”,而是变“杂”,成为“杂美学”,但这并非取消美学,而是一种美学的过渡。文章进一步指出,在图像泛滥、消费文化主导、艺术和审美均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美学的回归,但这种回归,不是重回传统美学,而是要创造新美学,这是对美学复兴的呼唤,也是对正在出现的现实过程和学术发展趋势的描述。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

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中国影响》

丁国旗

论文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11000

 

2

《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思想在中国60年的考察分析》

丁国旗

论文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6卷第2期

12000

 

3

《论“美学和历史的”标准的不平衡性》

丁国旗

论文

《理论学刊》

2013年第12期

9800

 

4

文学审美论的逻辑起点和基本理论支撑——论童庆炳的“审美溶解说”

江飞

论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

 

12000

 

5

《20世纪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体系建构与视角转换》

韩伟

论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1期

9000

 

6

《皮朝纲的美学历程及其禅学转向》

韩伟

论文

《阅江学刊》

2014年第1期

10000

 

7

《从差异空间到权力空间:新型网络文学的实质及变革》

韩伟

论文

《甘肃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12000

 

8

《文学理论发展三题》

高建平

论文

《甘肃社会科学》

2012年第6期

8000

 

9

《生态、城市与美学的救赎》

高建平

论文

《探索与争鸣》

2013年第3期

11000

 

10

《美学的超越与回归》

高建平

论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

12600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3期摘转6000字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