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大数据与全球传播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提出数字时代的全球传播四点倡议

2015年07月01日11:1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应如何转型逆势崛起?大数据新闻应如何发展?大数据时代面临哪些伦理困境?从工业文明诞生并走向未来的全球传播如何适应信息文明时代新要求?6月27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文化建设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策建议”(批准号12&ZD016)课题组与中国社科院世界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网络媒体专业委员会、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全球萨尔茨堡媒介素养教育峰会、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学系、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中国科技大学传播学系等联合主办,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大数据与全球传播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北保定召开,来自中外理论实践一线的专家学者500人共聚一堂,共议大数据时代全球传播界面向明天的新机遇、全球新闻工作者走向未来的新使命。

全球萨尔茨堡媒介素养教育峰会主席、美国爱默生学院教授保罗,河北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曹保刚等为研讨会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喻国明作题为《“互联网+”时代的能源》主旨报告,美国太平洋大学教授、传播系主任董庆文作题为《大数据与国家治理、新闻发展及挑战》报告,美国Coursera数据工程部数据架构师董飞作题为《硅谷高科技公司大数据实战》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作题为《如何认识大数据对传统媒体的价值》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文化建设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策建议”子课题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世界传播中心主任姜飞作题为《“大数据”之人文思考路径探索》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作题为《大数据带来的冷思考》报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浩作题为《大数据的价值与可视化传播》报告,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陶丹作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传媒变革与新技术新观念之挑战》报告,河北大学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任瑞娟作题为《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与语义构建》报告,美国BZM公司CEO王英捷作题为《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报告。

2013年全球生成300亿个网页,2014年全球手机用户52亿,互联网用户28亿,占全球人口39%,中国和美国互联网人口占全球23%和10%,全球15大互联网上市公司美国11家、中国4家,总市值2.416万亿美元。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4.4%,已超过美国、法国和德国,达到全球领先国家水平。全球大数据已对GDP贡献达270亿美元。Gartner公司预测,大数据技术在5—10年成为普遍采用的主流技术。全球传播界急需构建一个全球参与、开发、利用的开放大数据生态传播系统,让公众分享大数据的价值,让大数据信息消费的红利为全球共享。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贵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文化建设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策建议”课题组执行组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副总编辑伍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罗自文主持主旨论坛。研讨会下设大数据时代产业与技术论坛、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论坛、媒介融合创意论坛、数据新闻论坛四个分论坛,来自中外的学者、专家及业界精英在会上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伍刚代表会议主办方在研讨会闭幕式上宣读《中国保定宣言:数字时代的全球传播共识》,提出四点倡议:一、主动拥抱数字化新时代,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创新驱动繁荣发展,提高人类生产力、推动信息经济增长。二、以和谐的法律和国际标准提升网络安全,开发网络空间稳定和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标准,创造可信、负责任、可持续发展的传播环境。三、提升面向未来的大数据媒介国民素养,改变和完善现有教育体系,推动以大数据、万物互联、云计算为创新经济引擎的研究教育投资,帮助青年学生满足全球经济的需求。四、发起建立跨地域、跨行业、跨国界的全球大数据与全球传播变革创新研究协作联盟,共同致力于促进全球自由贸易,实现开放、自由、多边、透明的数字地球传播新秩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文化建设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策建议”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