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人口老龄化与长寿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举行2015年度工作会议 

2015年06月24日15:5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5年1月24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口老龄化与长寿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ZD163)2015年度工作会议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课题组核心成员浙江大学陈坤教授、张奕教授、柴效武教授、邹小芃教授、姚引妹副教授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郭平教授、苗文胜副教授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本课题首席专家何文炯教授主持。他首先向全体参会人员报告了本项目2014年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并就2015年度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接着,刘晓婷老师介绍了课题数据平台建设情况,随后各子课题负责人报告了子课题进展,并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会议还就课题后续研究计划和工作机制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何文炯教授作了会议总结。

张奕教授所负责的第一子课题已经发表了若干论文,下一步将在长寿风险评估方面完善评估模型、探求新的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算法。

陈坤教授在报告了子课题三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成果后,提出下一步将以疾病谱为基础对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要和老年人群疾病负担进行分析,再对其医疗费用与医疗保障进行研究,涉及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研究和相应的老年人群收入分配研究。关于中国老年人群疾病负担的预测和浙江省长照老人的收入分配研究的两篇论文已经投稿。

柴效武教授专注于反向抵押贷款的研究,他准备将养老与金融、信托相关的一揽子搞进来,目前有两本书《反向抵押贷款定价与风险防范》、《反向抵押贷款状况与运作》在出版中。柴教授指出,老年个人财务优化安排有很多好处,而且年轻人也需要考虑。他认为中国金融保险业担任的使命责任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需要加强研究并挖掘之。

邹小芃教授在养老金融方面刚刚完成一篇论文,主要讨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精算分析。现在正在做长寿风险的资本市场对冲的路径研究,侧重于资产证券化;还有些关于产品设计,基于长寿风险的制度构建,衍生品研究,以及关于长寿风险债券的设计;养老金缺口方面,他比较关心财政支持对于缓解养老金缺口的效力的研究。邹教授还提到各子课题组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达到团队绩效最大化。

郭平教授就中国人口老龄化态势与老年人需求变化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他分析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快速由年轻型向老年型转变的主要因素,包括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平稳降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退休者预期余寿增加等。我国高龄老年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更多地脆弱性和风险,受失能、失智和失禁问题困扰的比率明显增加。高龄老年人和病残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郭教授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的困难,老年人的照料形式,需从“家庭照料”向由非家庭成员提供的“居家照料”转变,中国未来的养老模式必然是社会养老、自我养老与家庭养老并存,因而需要依托社会支持和家庭照料并举的正式长期照料服务体系来承担。

苗文胜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云平台的相关情况,云平台有可供使用的数据,并且提供数据推送服务。

姚引妹副教授近期将编制分区域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并分析两者的关联性;同时还将开展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进程的相关研究,比如如果“普二”政策出台后,老龄化程度会受影响。因为老龄化是相对的一个指标,老龄人口的绝对规模不会受影响,但老龄化程度肯定会受影响,“单独二孩”影响可能不是很大,但“普二”推出后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杨一心博士生报告了他与何文炯教授等共同完成的职工医保最低缴费年限政策研究成果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纵向平衡等成果。他们从横向平衡(年年平衡)和纵向平衡(岁岁平衡)两个视角讨论应缴费年限和最低缴费年限。

张翔副教授报告了关于公办养老机构床位配置潜规则的实证研究成果。正式规则是先来后到,但他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事实。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这是价格管制所带来的后果。他还专门分析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最后,在课题组老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何文炯教授作了总结:一是充分肯定各子课题过去一年的辛勤劳动和有效工作,并向大家表示感谢。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各子课题今后的研究目标、重点和具体要求。三是今后三年的工作进度安排,明确要求希望2016年底之前基本完成主要研究任务,2017年的任务主要是修改完善。四是加强子课题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总课题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服务职能。五是强调本课题要实现多重目标: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培育研究团队。六是强调学术规范。

课题组部分老师、研究生同学参加了年度总结会。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