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于雪棠:简说企鹅书屋《庄子》英译本的插图

于雪棠2015年06月24日11:2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庄子》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自1881年英国汉学家巴尔福首次将《庄子》全译为英文出版,迄今已有30余种英文全译本和节译本《庄子》面世。其中,英国汉学家彭马田主译的 《庄子》一书,1996年由企鹅书屋出版,此后两次重印,发行范围广,读者甚众。

彭译版《庄子》除封面图画外,每章都配以一幅黑白插图,以此传递与文本内容相关又自成一体的文化信息。内文共34幅插图,《清溪放棹》一幅两用,其余33幅分置于每章正文前。其中,22幅水墨山水画出自清末民国年间著名山水画家王念慈的手笔,大多表现人物于自然之中,或拄杖看山,或骑马行驿,或放舟于清溪之上,或对谈于松林之下,颇有闲逸放旷、萧散自然之趣,画上均有行楷题识。11幅插图中有6幅出自 《玉历宝钞》一书,另外5幅与佛教有关,分别出自《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和《大悲咒》图解。每幅插图都是人物像,左侧书有一行说明文字。

整体上看,彭译版《庄子》插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达清旷悠远之境的山水画,一类则与宗教信仰相关。与此对应,我们至少看到了译者眼中的两个《庄子》:一个表现了逍遥主题,另一个则兼容并包佛道和民间信仰。

所选22幅王念慈的山水画,无一不指向逍遥。那些清疏淡远的山水画,内容接近、主题鲜明、风格统一,很容易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相亲相融,人在山水之间心灵放松、悠闲自得的精神状态。这与《庄子》的逍遥游思想确有相通 之 处 ,不过,差异也很明显。《庄子》逍遥游的空间并非有草舍云烟、松荫古木、清溪小舟、瀑布流泉、飞莺大雁的人间,而是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那是一个广大虚空之境,同时,又有别于道教的仙境。然而,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庄子》逍遥游之空间和时间都如此混茫,不可感知,无法转化为视觉形象。“空”无法表现,但逍遥之意可以表现。于是,译者便选择描绘徜徉于山水之间的画作来表达《庄子》超越尘世之逍遥。进一步说,这极具中国艺术特征的画面,便是译者眼中的自由。或者说,译者在中国绘画中发现了他在《庄子》中领悟到的自由之境。

我们作出上述推断,是有根据的。彭马田将“逍遥游”译为“WanderingWhereyouwil”,往你想去之所,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并非《庄子》的逍遥,相反,它有悖于《庄子》的精神。《庄子》之逍遥游是超越凡尘之种种追求,无功、无名、无己,以游于极茫渺广大之域,那是一种消融了时空、泯灭了自我意识的超越性体验。《庄子》之 “无我”,在彭译本那里变成了对主体意识的强调,显示出译者高扬的主体性,是另外一个《庄子》。

逍遥即自由,这种诠释,且不论中文学界对此展开的诸多论述,在英语世界中亦并非独此一家。修中诚译为“ExcursionsintoFreedom”,远游至自由之境;华兹生译为“FreeandEasyWan-dering”,自由安闲的漫游;托马斯·克莱尔译为“Freedom”,自由。参之诸种译法,插图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一个多世纪以来,《庄子》丰富的思想资源中,易于被英语世界所接受、表现最突出的一点,是对主体精神的崇尚,对无拘无束境界的向往。

那11幅与宗教相关的插图则有另外一番认识价值。表面看与《庄子》思想大相径庭,颇有荒诞之感,然荒诞之中包含着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特质的观察和理解,这种观察与理解有时竟与中国文化特质有着出奇的一致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是中国文化特质之一,即使在宗教领域,国人有时亦可向不同宗教的神灵祈福,这让西方学者深感困惑。对西方学者而言,理解诠释道家思想时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道家、儒家和佛教清楚地区分开来。

企鹅书屋《庄子》译本的主译者彭马田是位基督教徒,与中国文化界往来密切。其插图虽然于《庄子》并非确解,但为我们深入认识自身文化特质,选择多种艺术样式向海外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确也提供了一些参照。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庄子》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编:张湘忆、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