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英文版)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英文版名称为Chines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he Environment,Volume 1,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于2013年3月合作出版,该书原作者、译者均为杨东平及其学术团队,杨东平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该书对于目前我国环境的状况提出了诸多问题,分析了面对污染,公众、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提出了政府、公民与企业在预防和治理污染问题上的互动。并指出环境生态保护,须有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合作与制衡,甚至是须有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有国家及国际组织、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和世界公民社会的合作与制衡,才有希望搞好。
该书还提出了超越政治的“环境政治”概念,并进行了解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面对环境难题的政治。环境问题存在一种“悖论”——“全球变暖带来的危险尽管看起来很可怕,但它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是有形的、直接的、可见的,因此许多人会袖手旁观,不会对它们有任何实际的举动。然而,坐等它们变得有形,变得严重,那时再去临时抱佛脚,定然是太迟了”。这种难题出现的原因,在于现今人类社会既有的利益格局——拥有权力、掌控资源的人们,不肯让出哪怕是些小利益;而人们又习惯了旧有的思维方式,习惯了通过相互为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第二,环境政治——以“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理念的政治。我们需要这种全新的种政治理念,在此理念下能够统筹协调各种不同利益、各项发展战略、规划、行动计划等。第三,中国:转向“以人为本”、“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就要以民生为首要之务。“和谐”,包括对国内而言的“和谐社会”,对世界而言的“和谐世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须改变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第四,解决环境问题,要突破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系统性思考,协调平衡不同利益,统筹规划全局,才能妥善解决环境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一系列连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