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俄文版)简介

2015年01月04日12:1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俄文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俄文版名为поиски истоков теорт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социализма скитайской специфико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俄罗斯科学院涅斯托尔历史出版社(Нестор-История Москва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于2013年8月合作出版发行。该书原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袁秉达为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译者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翻译团队,俄文审校为首都师范大学蔡晖教授。

该书最大特色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源与流的结合中,阐明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体系与大体系的逻辑关系和基本内容。一方面,十分注重分析论证新时期每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性理论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基础、思想渊源和形成历程,阐明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逻辑结构、精神实质及其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贡献;另一方面从“探源”的角度,分析和论证新时期三大创新理论成果承上启下、与时俱进、一脉相承的辩证统一关系。特别注重在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提炼和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和结构。

该书还多角度地体现了理论背后的方法论特点和启示,既把方法论渗透在各个章节的理论阐述过程中,又单列第六章集中论证新时期我党理论创新的方法和风格,提出了新时期理论创新的两种基本范式的比较研究:一种是邓小平式的 “继承、纠错、发展”的理论创新范式;另一种是邓小平以后的“坚持、突破、完善”的理论创新范式。通过理论创新不同范式的比较研究,强调集成创新在理论整合和体系架构中的价值和意义。

该书的发布在俄罗斯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等汉学家出席了新书发布会。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家谢尔盖艾尔利赫评价该书将有助于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今日中国的成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渊源。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