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于沛

于沛: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时期的俄苏史

  2012年11月26日16:45  

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时期对俄苏史的介绍和研究,不仅仅局限在俄国史和苏联史的国别史著作中。在一些断代史或专门史的著作中,如革命史的著作中,也同样包含有大量俄苏史的内容。在这些著作中,有关俄苏史的内容,和中国学者在俄国和苏联国别史中译介的内容基本一致,而且译介的风格和特点也多相近。这表明,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时期对俄苏史的译介,无论是在俄国、苏联国别史的著作中,还是在断代史、专门史的译介中,在总体上基本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世界史学者在俄苏史历史认识上的一致性。

1933年,上海世界书局还出版了美国历史学家、纽约大学教授沙比罗著,余楠秋、吴道存等译的《欧洲近代现代史》。原著写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欧美诸国多作为大学教材使用,广泛流行。沙比罗是美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绍特威尔的学生,这部著作同样表现出美国新史学派的理论与方法。

在《欧洲近代现代史》中,作者比较具体地叙述了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列宁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这一切对大多数读者说来是较为陌生的,因而也就有更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认为,“社会主义是产业革命的结果”。“社会主义是近代社会运动中最广大的运动,也是最有意义的运动。对于现社会的秩序,抨击不遗余力。社会主义是人生哲学,政治行为的计划,并且是将来目标的誓约”。[11](P610)关于列宁,作者认为,“在俄国革命史上,决没有谁比列宁更伟大,……他既不是多虑的思想家,也不是梦想的理想家,而是一个勇敢有为的、冷淡的、实际的人”。而十月革命,使“俄国从一个反动的国家,忽然变为一个革命的国家,这是自法兰西革命以来,欧洲史上最重要的事件”。[11](P823,833)不难看出,在上个世纪30年代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之际,《欧洲近代现代史》为生活在白色恐怖中的中国人民了解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真相,客观上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史实。

20世纪上半期,今天所谓“当代人不写当代史”的认识,在当时并没有更多的影响。当时不少世界史著作的下限,都和作者或译者完稿的时间十分接近。例如,J?H?甲克孙著《欧战后十五年史》,所述内容自1918-1932年。在1933年就已经由萧赣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俄国十月革命,以及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斯大林(书中译为史达林)与苏联,新经济政策、苏联宪法、建设社会主义五年计划等,在书中都有较多的介绍。作者认为,列宁“艰苦卓绝,出人意表”。“列宁曾治理俄罗斯六年,此六年中已将俄罗斯创造完成,彼曾将俄罗斯从欧洲中部列强,从联盟国,从俄皇,从白党手中救出,复从饿馑荐臻与分崩离析中救出。彼之讲演与著作,使数百万之俄罗斯人听之者敬畏,读之者景仰。彼已成时代之偶像,视为一大英雄,与拿破仑在前世纪无异”。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五年计划,作者写道:“此计划最初视之若幻想者。五年之内,俄罗斯担任建设较英国更大之钢厂,较德国更大之电机,较美国更大之造车工厂。……五年之内工农业生产须较1926年之旧方法所产,多256%。此诚不可思议”,外国资本家认为这是“夸大狂言”。但是,五年计划却“四年完成”,苏联人民“皆自知已完成世界史上之最大革命”,[12](P36,124,130)对五年计划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25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了邵元冲讲演集《各国革命史略》。邵元冲,同盟会会员,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机要秘书。该讲演集计有七讲,俄国革命史略上、下占两讲,内容分别是十月革命胜利的经过,和十月革命所以能够胜利的原因。由此可见他对俄国革命的重视。他认为这“好比法国在十八世纪中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给世界的影响多么大。现在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也是给世界同样大的影响。加以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又是成功的革命,更能使世界各国注意。现在俄国又大倡国际平等,主张各个弱小国家联合起来,一致抵抗帝国主义,因此欧战中的战胜国也受了很大的刺激和影响”。[13](P123)邵元冲对俄国十月革命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还总结了包括俄国革命在内的各国革命的经验,那就是“革命要以民众为基础,不是为少数人的需要”;“革命要有确定不变而且显明的主义”;“革命的主义要按照社会的实情和经济政治的状况而决定”;“革命党人加入了革命团体之后,一定要服从主义,并且要有最大牺牲的决心”。[13](P144-145)作者总结这四条教训时,是从中国当时“大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的,今天读来,仍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中国高涨的革命精神。

1928年,民智书局还出版了张廷休编的《近代革命史概要》。这部作品计八章,内容分别是英国革命、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法国二月革命、俄国革命、德国革命、土耳其革命和中国革命。将中国革命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一并写入世界近代的历史中,是这部世界史著作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关于俄国革命,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是不彻底的农奴解放、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三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波尔歇维克(布尔什维克)到哪里去、关于列宁、俄国革命与世界等。作者认为,“俄国曾经贡献世界以不少文字上科学上以及思想上伟大的天才,但其中找不出一个能予世界以极深刻的影响如列宁一样”。[14](P78)

陈叔谅撰述的《近世欧洲革命史》,作为“新时代史地丛书”中的一种,192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自18世纪法国大革命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革命运动,包括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止。其中还包括1848年欧洲革命、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意大利统一建国、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府成立等。关于俄国革命,主要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二月革命与临时政府、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府之成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部《近世欧洲革命史》的撰写,同样是和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联系在一起的。作者认为,研究外国革命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供尽力本国革命事业之参考。……吾人今日欲为中国革命的破坏与建设,故当详审本国社会与历史之背景,但外国过去之经验,自万不能整个移用,但或可为吾人所取法,或可为吾人覆辙之戒。则外国革命史亦大足为中国革命运动参证之资也”。[15](P5)作者认为,无论是欧洲的民权思想、民治之革命、民族主义潮流和民族革命运动、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革命运动等等,“他山之石”,对中国革命都有可资借鉴之处。

1938年9月,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上海光明书局出版了平心著《各国革命史讲话》。作者明确指出,“革命史是过去革命斗争的总结,他的最大作用在于激励被压迫大众为变革人类历史及改造自己命运而奋斗,贯通丰富的战斗经验与战斗教训,使革命指导者与革命大众有所借鉴。目前我们是在进行神圣的民族义战,根据‘抗战即革命’的真理,我们自然有取法过去革命的必要。……因此学习和研究世界各国的革命,对于了解推动中国的民族革命战争,实有重大的帮助”。[16](P1-2)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各种革命的性质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例如,对于英国革命,指出“它不仅是英国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且替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划了一个新纪元”。对于俄国十月革命,作者强调这场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它的胜利决不是偶然的,“它是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的积蓄过程,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产生出来的”。这是“马克思列宁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了”。[16](P23,148,166)这表明,在历史叙述的基础上,一些作者已经开始重视理论分析,并对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做出价值判断,这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应当肯定的。

通过对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时期俄国史、苏联史的简单回溯,可清楚地看出中国世界史研究鲜明的特点和优点,那就是努力将其和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体现出世界历史研究的时代精神,不回避现实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努力使世界历史研究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的这个特点和优点,与中国史学关注社会、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世界历史研究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样,其生命力在于社会的需要和该学科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并赋予其新的社会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使世界历史研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