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丰子义

丰子义:“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

——《资本论》语境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2012年11月26日15:55  

【作者简介】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

【关 键 词】《资本论》/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早期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主要是同唯物史观的创立交织在一起的,而从19世纪50年代起,则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观点出发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兴起和发展的动力、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际矛盾、对外贸易政策以及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极限等;另一方面又具体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即对世界历史关联程度,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巨大作用。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同生共长、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向前推进的。

历史理论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在这一问题上,不论众多学者持何种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这一思想也由此受到高度关注。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马克思早期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而对马克思19世纪50年代后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所阐发的世界历史思想虽有所涉及,但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要深化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研究,应当充分注意马克思这一时期有关世界历史新的阐述。

马克思终其一身,始终没有停止对世界历史的探索和研究。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要跟以前的哲学划清界限,因而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是和新的哲学探索尤其是唯物史观的科学制定交织在一起的。可以说,离开了他的世界史观,不可能真正理解唯物史观;反过来,离开了唯物史观,也很难准确把握其世界史观。从50年代开始,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重点开始有了新的转移,这就是不再停留于一般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上,而是用刚刚制定的唯物史观来解剖、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为此,从50年代到60年代,马克思将主要的精力花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分析上,即花在《资本论》的研究、创作上。正是这种研究重点的转移,确定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主旨,主要是用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以阐明资本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运动规律。这一时期有关世界历史思想的阐发,都是和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分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此意义上又可以说,离开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就不能有对资本主义社会透彻的分析;反之,离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也难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其世界历史思想。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对于世界历史研究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也是非常开阔的,这从他对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的制定以及对《资本论》结构的不断调整上可以看得出来。

马克思虽然从1843年巴黎时期就开始研究经济学,但真正开始进行独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作是在50年代后半期。这一研究的最初成果,就是著名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其《导言》中,马克思首先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而后便根据这些原则拟定了自己未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计划,认为“应当这样来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的意义上。(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流通。信用事业(私人信用)。(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外国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1](P46)第四、五篇显然是把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体系来考察的。

1857年11月上旬至中旬,马克思结束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的写作。与此同时,他又重新考虑了自己著作的结构,并在这一章的末尾提出了一个修改的意见,认为“在考察交换价值、货币、价格的这个第一篇里,商品始终表现为现成的东西。……但是,商品世界通过它自身便超出自身的范围,显示出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经济关系。因此,生产的内部结构构成第二篇。[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上的概括构成第三篇,[生产的]国际关系构成第四篇,世界市场构成末篇;在末篇中,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表现为总体,但是同时一切矛盾都展开了。于是,世界市场又构成总体的前提和承担者。于是,危机就是普遍表示超越这个前提,并迫使采取新的历史形式。”[1](P177-178)

马克思修改后的这个计划同《导言》中提出的第一个计划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仔细对比也可以发现,这个修改后的计划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对末篇中世界市场的强调和说明。在这里,马克思把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纳入到“总体”中来考察,然后再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矛盾;而构成这一总体的前提或承担者,就是世界市场。因为正是世界市场,使世界的经济联系形成为一个整体或总体,每一种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这一整体中的一个要素,并受整体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危机的出现决不是孤立的现象,而同世界市场直接相关,可以说,这种条件下的危机就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要克服这种危机,当然要“超越这个前提”,采取新的历史形式。换言之,就是要借助世界市场来消灭世界性的危机。

1858年,马克思在准备正式出版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时,又根据他在草稿中的新的研究成果,对书的结构进行了重新编排。同以前的五篇结构不同,这次他把自己的全部著作分为六个分册,即“(1)资本(包括一些绪论性的章节);(2)地产;(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2](P531)

按照这一新的设想,马克思于1858年8月开始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写作,并于1859年1月下旬完成了该书的定稿工作。在因批判卡尔·福格特中断了一年的写作后,1861年,马克思又恢复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起初是按“六册结构”方案写作的,然而,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再一次斟酌了全书的结构,并提出了新的设想,这就是后来所说的《资本论》的“四卷”结构。从“六册结构”过渡到“四卷结构”,内容上调整与变化当然很多,但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则是后三册在其“四卷结构”中被舍掉了。有关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三册被舍掉,是否意味着这些内容不重要呢?并非如此。这里应当弄清马克思在研究上的总体考虑。

马克思之所以没有专门独立成册来展开研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主要是由其研究的重点决定的。因为目标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那就必须从“纯粹”的或“典型”的形态去研究。为此,关键是要弄清资本与雇佣劳动这一基本关系,而对于一些相关的问题或者容易模糊事物本质的问题,暂时不作全面系统的分析。事实上,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所以马克思认为:“一般说来,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但资本主义生产的这些比较具体的形式,只有在理解了资本的一般性质以后,才能得到全面的说明;不过这样的说明不在本书计划之内,而属于本书一个可能的续篇的内容。尽管如此,标题中提到的几种现象,还是可以在这里概括地考察一下。”[3](P126-127)可见,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结构上最后作出这样的调整,完全是根据研究重点的需要而进行的。为了把力量集中到“精髓”的部分上来,只好把其他问题的分析暂时放到次要地位。不过,尽管如此,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于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等问题还是做了比较多的研究,有着大量具体而深刻的论述和提示。这些论述和提示包含着丰富的世界历史的思想。挖掘和整理这些思想,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