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本办概况
政策制度
通知公告
基金管理
基金专刊
成果集萃
资助期刊
高端智库
社团工作
资料下载
+
光明日报基金专刊
中国社会科学报基金专刊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冯波: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意念的发生
2021-01-05 14:39
刘思文:地域学派 把握不同文化单元学术变迁的重要样本
2021-01-05 14:36
付林鹏:周代乐政的确立及价值内涵
2021-01-05 14:32
刘略昌:新西兰毛利文学 从口头传统到英语文学
2020-12-22 15:02
李海军:19世纪在华英文期刊中国典籍译介
2020-12-22 15:00
刘恒武:跨越海洋的输日佛教石刻研究
2020-12-22 14:58
王建革 袁慧:明清“黄淮运湖”的治理
2020-12-08 16:00
陈鹏飞:汉魏服制论罪的礼法合治意义
2020-12-08 15:59
邱志诚:宋代吴中水患的常态化治理研究
2020-12-08 15:52
刘俐李:汉语方言学的实证转型
2020-11-17 13:13
徐爱军:疏通中医针灸传承链
2020-11-17 13:11
汪晓云:口耳之学 谈何容易
2020-11-17 13:09
朱汉民:范仲淹《易》学对宋学的开拓
2020-07-07 10:00
白鸿叶:图写边疆 图证历史
2020-10-27 10:43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研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
2020-10-27 10:41
袁剑:边疆汇聚成中国
2020-10-27 10:39
黄科安:闽南语歌仔册 中华文脉与民间记忆
2020-10-13 13:52
洪飏 张祎航:“绝学”不绝于耳
2020-10-13 13:49
王方:汉服成为中华文化符号的观察
2020-09-29 10:48
王晓珍:甘肃鲁土司图像中的文化融合
2020-09-29 10:47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陈赟:《齐物论》与共生秩序的建构
2024-07-16 14:36
程渤:明清刻帖的典型分类及帖石体例
2024-07-02 15:09
于淼:富于变化发展的汉代隶书文字
2024-07-02 14:45
李成:旧大陆东西方转磨的起源、演进与交流
2024-06-18 15:15
魏栋:战国竹简推进“夏商周释地”
2024-06-18 15:13
姚权贵:民间契约里的汉字文明
2024-06-06 10:24
真大成:“今字”与“近字”
2024-06-05 16:24
贺晏然 褚国锋:孔门贤哲与明清儒家奉祀家族的生成
2024-05-22 11:12
冯兵:朱熹对曾子著述的考辨及其意义
2024-05-22 11:10
贾雯鹤:陶渊明诗异文考证二例
2024-05-07 13:12
王东峰:以杜还杜:古籍整理还原文本原貌
2024-05-07 13:08
张礼艳:西周都邑社会结构的考古学观察
2024-04-23 10:16
李何春:西南井盐开发、利用的历史经纬
2024-04-23 10:12
陈芸:热烈的生命之舞 ——论里尔克与现代舞蹈
2024-04-09 17:03
杨莉馨:中国古典美学的西方行旅: 罗杰·弗莱的中国艺术研究
2024-04-09 16:54
刘永海:宫观山志绘图种类说略
2024-03-12 16:20
李新贵:由表及里:中国古地图分类标准
2024-03-12 16:07
孙闻博:“卓绝千古”:秦汉县制及其意义
2024-02-28 16:23
孙宝:南北朝“选官—文学”混合体的形成与影响
2024-02-28 16:17
王丙珍: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的生态审美记忆
2024-02-02 10:5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主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
©1999-2019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510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