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性与包容性的关系
所谓原则性,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所谓包容性,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和吸纳多样性的社会思想文化。处理好原则性与包容性的关系,要求我们既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又坚定不移地鼓励和支持一切积极有益的探索。
认清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歪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是客观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一般规律和趋势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终结真理,而是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我们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内容,使之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为此,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反对那种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为依据而拒斥时代发展要求的观念和做法。与此同时,必须敏锐辨别和坚决反对一切以探索创新的名义歪曲、否定、抹黑马克思主义的行为。
认清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与否定、偏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崭新的制度形态,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然而,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情况不同,社会主义的表现形态必然存在差异,每个国家都应当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条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应当看到,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而需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条道路。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不能变。为此,必须坚决抵制和有力批判民主社会主义等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实则否定和偏离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错误思潮。
认清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与否定、反对党的领导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而绝不能否定和反对党的领导。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一致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一个根本错误就在于割裂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一方面声称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鼓吹多党轮流执政,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坚强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一些人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其实质就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如果那样,人民的政权就要丧失,社会主义制度就要被颠覆,国家就要分裂,人民就要遭殃。
![]() | ![]() |
(责编:高巍)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