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兴起
自2011年9月17日开始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发展成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具有鲜明左翼色彩的反资本主义运动。美国主流媒体及华尔街的富豪们一开始是淡化、丑化该运动,希望它能自生自灭。但是面临日益扩大的规模,美国警方随后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镇压,与抗议群众频频发生流血冲突。占领运动进行仅两周,纽约警方就抓捕了近千名抗议者。进入2012年,占领运动继续保持高温。1月28日深夜,美国东西两地示威者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400余人被捕。在美国西部城市奥克兰,示威者甚至冲进市政厅,并焚烧美国国旗。
这场运动的发起者是总部设在温哥华的《广告克星》杂志,这是一家以对资本主义的犀利批评而知名的印刷和网络杂志。2011年7月13日,该杂志在其网站上发动号召,称华尔街是美国的金融罪恶之都,呼吁美国民众冲进曼哈顿,搭帐篷建厨房,占领华尔街。随后,社会主义运动组织、无政府主义者、工会、学生等纷纷加入,他们声称自己是代表99%的美国人民来抗议1%的金融寡头及代表金融寡头利益的美国政坛。抗议者提出对财富重新分配的主张,要求在改革中增加针对富人和公司的税收、结束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高福利、支持工会组织、增强对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大多数美国人都对这场运动表示了好感和支持,美国《时代》杂志调查显示,54%的受访者对抗议有好感,仅有23%表示反对。
二、“占领华尔街”运动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的彻底破产
美国长期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终于结出恶果。自2007年以来,美国积重难返的危机开始显现并不断深化:经济层面,从一开始的次贷危机演化成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随后是因为美国两党政治精英应对经济危机措施不当,美国政治体制受到民众的广泛质疑,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而通过一连串铁的事实的教育,美国大众终于看清楚——在美国是金权天下,华尔街寡头操纵美国政坛,美国没有民主,只有金主,于是就有了这场直指美国核心症结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自从里根时代开始,新自由主义理念便成为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流行的强势主张,过去对资本主义的改良措施逐步遭受系统性清算。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改良措施,其本质是美国统治集团面对社会主义阵营(如苏联、中国及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压力,被迫向美国劳动群众部分让利:一方面是对富人增加税收;另一方面是加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些改良措施的本质,是美国垄断资本集团为了防止底层民众对资本主义的反抗而采取的策略性让步,这种让步主要体现在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限制资本的权力,以促进社会公正。比如,提高工人工资,建立国有企业、公共企业,增加对富人和企业的税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因此,一旦国内外的压力减弱,这些改良措施则面临被清算的结局,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兴起的重要背景。
新自由主义并不笼统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一切干预,它实际上反对的是那些对劳动者有利、而对资本寡头不利的干预。比如,美国的军事工业长期依靠美国军费的供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兴盛、社会福利削减的时期往往是军费开支暴涨的年代。再比如,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拿出上万亿美元援助那些陷入危机的华尔街金融公司。由此可见,美国那些鼓吹新自由主义的人,从来不反对甚至极力鼓动对资本有利的政府干预。
我们分析最近30年的大事年表可以看到,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伴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衰落:1980年苏联深陷阿富汗游击战漩涡,1981年里根以更加强硬的态度镇压工人罢工;1986年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对美全面妥协,1986年里根签署税制改革法案,首开美国富人同穷人承担同样税率的先河;1989年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出现系列动乱,1990年美国右翼智库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推出“华盛顿共识”;1991年苏联解体,新自由主义开始正式风行于世,连所谓主张“第三条道路”的西方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政党,如英国的工党和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也大量采用新自由主义政策;2001年,以小布什上台为标志,美国进入更加彻底的新自由主义时代……
新自由主义盛行的结果是资本寡头权力的大扩张,其中最受益的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华尔街金融寡头。从1987年至2005年,格林斯潘担任了18年的美联储主席,期间历经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历届总统,无论是哪个党派,都鼎力支持格林斯潘主张的刺激借贷、低利率、放松监管、金融自由化等政策。而美国财长,也大多出身于华尔街,比如,1974年—1977年的财长威廉·爱德华·西蒙任前是花旗银行高管,1981年—1985年的财长纳德·里根任前是美林证券CEO,1995年—1999年财长罗伯特·爱德华·鲁宾是高盛高级合伙人,2006年—2009年财长亨利·鲍尔森是高盛董事长和CEO,现任财长蒂莫西·盖特纳任前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在1999年,克林顿联手格林斯潘和鲁宾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通过了旨在消除所谓壁垒、监管、管制的《金融改革与现代化法案》。从此,美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被打破了,金融寡头们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了,美国花样繁多的金融衍生品被开发出来,虚拟经济、泡沫经济迅速膨胀。
不受民众及政府约束的资本,其剥削性必然是残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必然带来两极分化,由此导致以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相对过剩为表现的经济危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导致美国的两极分化迅速扩大。除了军事工业和核心高科技产业外,美国一般产业为了追逐更高利润,大量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导致资本自由转移,与此同时则是美国劳动者与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激烈的自由竞争。因此,美国产业出现空心化,劳动者及工会日趋弱势化。
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刺激经济的正常运行?格林斯潘等华尔街大管家给出的答案是:给经济体系注入充分的美元,鼓励美国民众超前消费、借贷消费,让美国企业及美国政府大肆借贷,通过寅吃卯粮的方式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结局,是个人和政府都负债累累,而最大的、最根本的债主其实正是那些金融寡头们。
多年来,美国一直依靠房地产贷款、汽车贷款、学生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等方式来刺激经济。比如,美国广大民众买不起住房,美国的金融家们便创造出次级贷款和以住房为抵押品的次级贷款债券市场,让低收入的美国民众可以非常容易获得大量贷款以购买住房,于是房地产购买市场投机盛行,房地产泡沫和建立在住房价格上涨预期上的次级债泡沫都迅速膨胀。当住房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扩大到实在离谱的时候,投机者必然会择机套现,房地产价格下调,房地产泡沫和次级债泡沫破裂,这成为触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这波经济危机的结果,第一是金融行业的垄断集中程度加剧,比如华尔街五大投行仅剩高盛一家。第二是大量美国中小企业破产,美国民众大量失业。第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金融机构购买了巨量美国次级债券及两房债券)的变相剥削。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危机的罪魁——华尔街的金融寡头们必然会成为美国底层民众及全世界民众的众矢之的。
我们来看看,新自由主义政策在美国是如何劫贫济富的。小布什政府曾于2001年和2003年两次推行针对富人的减税计划,并且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竭力维护富人及大公司的利益。2004年,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统计数字,美国1%的人年收入超过120万美元,这些人受益于布什的减税计划,2003年单年减税2300亿美元,平均每人近8万美元。金融危机爆发后,布什于2008年1月再次推行以减税为重要内容的经济刺激计划。布什第二届任期内每年的政府财政预案几乎都是大规模增加军费、大规模削减福利。
奥巴马上台前忽悠美国穷人投他的票,但是他上台后,却继续采纳新自由主义政策。2010年12月份,奥巴马全面延长了布什的减税法案,2011年4月,在与共和党人谈判的财政预算中,奥巴马再次将布什减税法案继续延迟至2013年。2011年8月,美国债务危机爆发,美国两党在债务上限谈判时,奥巴马又一次将增税排除在了削减赤字计划之外。奥巴马本来打算对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和大企业提高税收,以增加政府收入,减少联邦预算赤字,但是他最终放弃了这项计划,这导致了民主党选民对奥巴马的极度不满。
最后,连美国“股神”巴菲特也不好意思了,他在《纽约时报》撰写评论文章称:“我和我的朋友们都被这个偏爱富豪的国会溺爱太久了。现在,政府该认真考虑如何让大家共度时艰。”巴菲特称,他2010年缴纳的联邦税金仅为其应税收入的17.4%,这一比例比他办公室其他20人中的任何人都低,他们负担的税率平均为36%。
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和经济危机的深入发展,美国失业率和贫困人口迅速增加。2011年11月3日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贫困线以下人口为4620万(美国贫困线标准是四口之家的年收入22300美元以下),其中极度贫困中的美国人大约为2050万(极度贫困标准是四口之家的年收入11157美元以下),有近4620万美国人接受政府补助来购买食品。2010年,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990万。在美国有2/3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背负沉重债务,平均每个大毕业学生负债8万美元——金融危机以来,政府推动削减赤字计划,公立大学费用涨幅超过15%。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潮迅速扩散,于是有了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爆发与新自由主义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拜新自由主义政策所赐,美国深陷财富分配两极分化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而金融自由化、资本全球化进一步使美国出现经济虚拟化和产业空心化特征,大量的实业资本要么投入金融业投机,要么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美国社会的财富进一步向华尔街金融寡头集中。据统计,2010年12月31日,仅美国排名前五家的金融公司的市值总和就高达8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20。2008年美国国会批准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后,仅两个多月,3500亿美元救市资金就发到了各大银行。这些援助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华尔街高管的私人口袋。在金融泡沫破裂之后,所有被掩盖的资本主义体制性矛盾都爆发出来,愤怒的民众自然将斗争矛头指向华尔街。可以说,美国民众广泛参与和支持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对新自由主义秩序的直接反抗。
![]() |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