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文库>>经济

廖言:坚持以人为本 振兴老工业基地 (2)

  2011年10月12日08: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活力之源。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在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在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的实践探索中,以鞍钢工人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焕发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精神,广泛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和竞赛活动,踊跃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型、专家型工人和各方面人才大批涌现,创新创造成果层出不穷。老工业基地既保持着工人阶级素质高、特别能战斗的传统优势,又形成了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源新优势,在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跃升中,在我国抢占发展制高点、掌握国际合作竞争主动权中,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坚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老百姓满意”相统一

  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满意。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评价和检验党和政府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的过程。

  人民群众满意是衡量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党和政府提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已经赢得了人心;一系列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实施,更是深得人心。随着全面振兴不断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取得实效,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逐年提升。棚户区群众搬进新居时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成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连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创造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的一个奇迹。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代价过高等阶段性问题仍然突出,仍然有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辽宁省以人民群众的反映和评价为“晴雨表”,明确将就业规模是否扩大、和谐劳动关系是否建立、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社会保障是否健全、群众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生态环境是否改善等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硬指标和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硬标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代价过高等问题,以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评判标准,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就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把人民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制定决策、推进工作的根本依据和导向。党和国家的每个发展任务都是着眼于实现人民利益、顺应人民愿望和要求提出的,每个发展成就都是依靠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奋斗取得的。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发展新阶段,领导干部更要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坚持符合人民利益、愿望和要求的发展导向和发展举措,决不干与民争利、劳民伤财的事,决不让群众利益受损。要更加富有成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更高水平地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统筹兼顾社会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安定和谐、人民满意的社会环境;更加扎实地推进群众关注、牵动全局的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坚持依据人民利益、愿望和要求制定决策和推进工作,就能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

  按照人民利益、愿望和要求不断改进作风和工作。党和政府的作风和工作,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人民群众的评价和检验,人民群众满意的就应坚持下去,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就应及时改进。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发展新阶段,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坚定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事事处处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到条件最艰苦、困难最严重、矛盾最突出、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保持昂扬奋进的激情,扫除官气、骄气、娇气、暮气,不断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坚持按照人民利益、愿望和要求不断改进作风和工作,多做、做好人民满意的事,就能加快实现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宏伟目标。

【1】 【2】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