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文库>>人文

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监测体系

彭翊 孙长  2012年03月27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随着我国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应认识到,在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优秀文化传承力度不够、外来文化强势入侵、对文化输入缺乏有效监测、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创新等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为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应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国家文化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文化安全的监测。

  构建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监测平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监测,是评估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建立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监测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传播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估,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对文化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监测体系的评价指标应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如鼓励有关研究机构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和传播探讨;强化文学院、国学院等文化研究机构建设,加强文化传承内容和手段创新;鼓励文化教育工作者走进社区文化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提供文化公益服务等。

  构建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监测平台,反映文化进出口情况。监测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情况,有利于文化对外交流健康发展,有利于文化走出去。应从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规模、竞争力、价格变动、省区分布和国际流向等方面,构建科学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指标体系,系统、动态地反映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规模、结构和趋势。其中,规模是“量”的反映,竞争力是“质”的反映,价格变动是供求关系的反映,国际流向和省区分布是需求方和供给方结构变动的反映。

  构建生活消费文化监测平台,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状况。加强生活消费文化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外来流行文化现象,了解外来流行文化对公众的影响。应从现实世界和互联网虚拟世界两个方面,对公众日常生活领域的各种外来文化现象进行监测,了解为公众所推崇的外来文化品牌、语言习惯、节日、宗教信仰等情况,掌握主动权。

  构建文化交流活动监测平台,掌握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参与主体。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是文化互动的重要平台,主要包括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会展、国际文化节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可以利用政府部门的相关数据,联合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库,对活动主题和内容、参与主体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

  构建商业行为监测平台,关注文化领域的外商投资和海归人才创业。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和模式,需要熟悉国外文化消费习惯和国际文化贸易规则。来华外商和海归人才熟悉国内外文化情况,应重点关注其在文化领域的投资创业和就业行为,使之成为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的重要力量。应利用工商局、商务部等机构的相关统计信息,掌握外商文化投资和海归人才在文化领域创业就业情况。推动以文化产业为特色的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建设,给予相关政策扶持。支持海归人才创办出口导向型文化企业,搭建专业化的孵化服务平台。加大力度吸引文化领域高端人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