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要闻

谢旭人:创新财政政策机制 推进文化发展繁荣 (2)

  2011年12月22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面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的形势,要深刻认识推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一是加强财政文化投入。要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研究确保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方法,以切实增加文化投入,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今后要直接体现在每年的预算安排和实际财政工作的落实之中。要进一步拓宽文化投入来源渠道,合理增加政府非税收入用于文化的投入,重视文化事业费等专项用于文化改革发展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逐步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比重。

  二是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文化支出是财政民生支出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支持文化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如专业著作出版支持、文物保护(含大遗址保护)、古籍整理和农村地区文化发展资金等,但在财政文化支出内部仍存在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的迫切要求。当前要进一步推进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积极探索重点支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和措施。支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支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市场供求的引导,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支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创新财政文化投入管理方式。要审慎而深入的开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工作,与其他领域的工作研究和政策安排密切配合,找到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路径、方法与机制;积极开展创新财政管理方式的研究,努力提高文化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益。

  四是加快支持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做好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的研究工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分层次、分类别的扶持政策原则和具体支持方案,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并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五是建立健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中央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目前一方面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建立健全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提出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

  六是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工作。“财政文化”是整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独具财政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财政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一要坚持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工作宗旨;二要树立谋划全局、求真务实、公共服务的宏观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三是要形成科学规范、严谨精细的现代理财观念、制度体系和工作精神;四要塑造勤俭节约、公正廉洁的良好公众形象和行业风尚;五是要打造勤勉敬业、团结协作的优秀人文内涵和团队精神。“财政文化”建设包括精神、物质和制度等几个层面。

  当前,要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坚持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树立清正廉洁、高效精干的财政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力行生财有道、聚财有度、用财有方,塑造爱民亲民为民的服务形象,打造物质文化;全面协调,民主理财、依法理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打造制度文化。“财政文化”的建设过程是财政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的过程,也是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做好财政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过程。通过“财政文化”建设把我们的思想凝聚起来,更好地落实党和人民对财政工作提出的要求,积极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做好财政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财政部部长)

【1】 【2】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