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要闻

刘延东: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3)

  2011年10月31日08: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五、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解决当前文化领域突出问题、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文化建设空前发展和繁荣,取得了辉煌成就,呈现出活力迸发、硕果累累、英才辈出的崭新面貌,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伴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相比,与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提出的要求相比,还不完全适应。《决定》深入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从8个方面指出了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文化领域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我们提出了严峻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冷静审视,进一步提高对新的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大意义的认识,抓住机遇,积极谋划,在改革创新中破解难题,在科学发展中提升水平,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六、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正如《决定》所指出的,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开了文化支撑,即使有繁荣的经济,强国地位也难以确立,更不易巩固。综观全球,许多发达国家均拥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加快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日益呈现出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态势。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同。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机制,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签署了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近千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开展文化交往。构建了中美、中俄两大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并提升到战略层面,与欧盟、东盟、非盟、阿拉伯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北亚加强了人文交流合作。人文交流对增进国际理解和政治互信、促进文化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但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较强的文化软实力。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经济国际影响力很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入国角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很不匹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特别是我国国力的显著上升,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疑虑和不适应,如何增加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是我国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决定》指出,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再次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让各国人民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情感和发展进程,深切感受中国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真诚愿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贡献。

  七、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和追求。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没有文化强国就没有现代化强国。正如《决定》所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在世界文明史中,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延绵至今而生生不息,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古代中国曾有领跑世界数百年的经济盛世,更创造出熠熠生辉的灿烂文明,即使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优秀传统文化饱受风雨磨难,却依然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华文化经过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锻造更加成熟,在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相互交流中更加充实,呈现出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恢弘气度,彰显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时代追求,展现出民族的魅力、时代的光芒、国际的视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今天,我们这个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已经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展现出光明前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决定》第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作出重要战略部署,系统阐释了基本内涵和整体要求,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破除障碍,吐故纳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奋力开拓创新,创造出文化的新辉煌,永葆中华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展望未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前景坚信不移,对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光明未来矢志不渝。社会主义中国必将跻身世界经济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也一定能够成为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文化强国。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繁荣的文化,我们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 【2】 【3】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