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堅持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不斷提高治國理政水平【2】

謝伏瞻2018年06月19日08:59來源:《求是》2018/12

原標題:堅持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不斷提高治國理政水平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堅持戰略思維、辯証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歷史思維。這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活學活用,而且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在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豐富和發展,發揚光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品格,將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靈活運用創造性地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強化戰略思維。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准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也放眼當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對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思考和把握;要堅持善於抓住關鍵、綱舉目張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來謀劃,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解決突出問題中實現戰略突破,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這些重要論斷充分彰顯了審大勢、觀大局、抓大事的宏大戰略思維,是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創造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相繼確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九大又明確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分兩步走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這些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強化戰略思維的結果。

  堅持辯証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証思維能力”,“辯証思維能力就是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善於抓住關鍵、找准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要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准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辯証思維抓住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証統一。我們既要堅持“兩點論”,善於“十個指頭彈鋼琴”,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又要堅持“重點論”,抓住主要矛盾,這樣才能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豐富和發展。

  善用創新思維。創新思維體現出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科學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要用好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以創新促進步,以創新強國家,以創新謀繁榮,不斷推進黨和國家的事業向前發展。這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創造性發展。

  培養法治思維。馬克思主義中蘊含著豐富的法治思維。馬克思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確的、普遍的規范,在這些規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論的、不取決於個別人的任性的性質。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聖經。”習近平總書記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法治思維,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法治思維的方法論意義在於要求管理者能夠運用法律精神、法律原則、法律規范等對各種社會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判斷,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充分貫徹和彰顯。

  筑牢底線思維。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就是要凡事從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繼承發展和科學運用。底線思維體現了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從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系。既要嚴守原則、劃清底線,又要積極研判風險、防患未然;既想到“一萬”,又想到“萬一”,這樣才能牢牢掌握改革發展的主動權。

  掌握歷史思維。歷史思維就是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從歷史視野和發展規律中思考分析問題、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了解歷史、尊重歷史才能更好把握當下,以史為鑒、與時俱進才能更好走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置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7年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近70年發展史和40年改革開放史的宏大歷史格局中認識和把握,為我們運用歷史思維看問題樹立了光輝典范。隻有運用好歷史思維,才能深刻理解當代中國的深刻變革,才能認清歷史趨勢,扎實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