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把握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的辯証關系【2】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2018年03月22日09:04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把握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的辯証關系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和提出提供了實踐基礎和前提條件。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經過反復征求意見,綜合各方面認識,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12個基本范疇高度凝練和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積極成果相承接,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比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以下幾個鮮明特點:

  首先,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樣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是一個系統性、總體性的框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三個倡導”,則更加清晰地揭示了這個價值體系的內核和精髓,確立了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念。

  其次,更加注重了凝練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分別明確了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和公民層面價值准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凝練表達,符合大眾化、通俗化、日常化的要求,便於闡發、便於傳播。

  再次,更加強化了實踐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三個倡導”指向十分明確,每個層面都對人們有更具體的價值導向,是實實在在的具體要求,指引性、規范性和實踐性都很強,便於遵循和踐行,為進一步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明確了切入點和著力點,有利於更好地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面對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思想活動的新特點,面對我國社會深刻變革進程中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趨勢,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於匯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對於引領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聯系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者是緊密聯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於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建設的實踐之中,是適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通俗化、社會化的需要,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方面基本內容的高度凝練和概括,屬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范疇,並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統一體中居於“內核”地位,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屬性和基本特征,集中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內容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和“靈魂”。

  其一,兩者具有內在一致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根本方向一致,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層面的質的規定性,凝結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的價值表達,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引領。

  其二,兩者各有其獨特地位。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能把兩者簡單地等同起來、混為一談,更不能用一個方面否定另一個方面。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知所認同所踐行,成為我們黨團結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另一方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引,這樣“三個倡導”24字的核心價值理念才能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訴求,保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進方向。

  其三,兩者都堅持重在建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形成信念理念、弘揚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設道德風尚,都是為了形成全民族共同奮斗、奮發向上、團結和睦的精神動力和精神紐帶,使我們的國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強起來”,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發展要求相適應,更好地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