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現實主義:文學思潮抑或創作傾向

蔣承勇2016年12月07日08:24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現實主義:文學思潮抑或創作傾向

在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思潮衰微、自然主義文學思潮興起之際,徜徉於滋養自然主義的科學主義大潮,憤懣於浪漫主義走向極端后的虛無浮泛,這種古已有之的“現實主義”創作傾向格外盛行,人們誤將它視為一種“文學思潮”。

五四運動前后,19世紀西方現實主義文學剛被介紹到中國時,受日本譯界影響,我國學界也把它與自然主義文學融混在一起,翻譯成“寫實主義”;后來,受蘇聯褒揚現實主義貶抑自然主義文學理論影響,我國學界一直將現實主義看成19世紀西方文學中佔主導地位的文學思潮。現實主義的重要性無可非議,但這不取決於它是否曾在西方文壇上作為文學思潮佔據主導地位,而取決於它在文學史上客觀存在的實際影響和強勁生命力。作為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現象,19世紀西方現實主義文學應被視為具體的文學思潮還是應時而生的文學創作傾向,是個需要重新界定的學術命題。

眾所周知,巴爾扎克是最能代表“現實主義”之內在含義的作家,但他與司湯達、狄更斯、薩克雷以及果戈理一樣,都不曾用“現實主義”一詞標明其流派歸屬。韋勒克在《文學研究中現實主義的概念》一文中追溯了“現實主義”術語在歐美各國的發生史。這一概念在文學領域最早的運用是1826年,但其流行卻與19世紀50年代中期法國畫家庫爾貝與小說家尚弗勒利的積極應用有關。19世紀中后期,在整個西方文壇,的確曾兩度出現過鬆散的以“現實主義”命名的文學社團,且都是在自然主義的故鄉法國,只是這兩個文學組織均因創辦者的寂寂無名、存在時間的曇花一現以及影響力的低微,未曾進入一般文學史家的視域,不足以成為文學思潮的重要標准,也與我國學界所理解的“19世紀現實主義”或“批判現實主義”相去甚遠。

作為文學史對某個時代文學——詩學特質進行整體描述的概念,“文學思潮”必須同時滿足如下條件:在新的哲學文化觀念尤其是人學觀念引導下,通過文學運動形式創立新的詩學觀念系統,在此基礎上嘗試新的文學方法,最終創造出新的文學文本形態。

一種文學思潮的獨立存在,既要有特定藝術風格與創作手法,更要形成具有特定詩學觀念和藝術品格的“精神氣質”,它是文學思潮得以確立的本質要素。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