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陳晨:缺場交往 身份認同新方式

陳晨2016年01月21日15:2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缺場交往:身份認同新方式

作者單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互聯網應用實現了從滿足信息獲取和娛樂需求,到與醫療、教育、金融、交通等傳統民生服務深度融合的過渡。現代信息技術正在重組日常生活,其中一個方面便是對個體身份認同的影響。在網絡結構中,個體在不斷接納和排斥人和物的過程中重構與社會的關系,同時產生身份之間的認同交錯。若將互聯網與個體自我評價聯系起來便可發現,缺場交往的互聯網實踐給個體角色定位與身份認同帶來機遇和挑戰。基於社會認同視角分析互聯網情境中的缺場交往,有助於透視信息技術發展的實踐經驗、維護虛擬社會秩序。

缺場交往延展現實社會關系

以往對網絡媒體的研究往往假設信息社會是“平的”和“自由的”,但這種“技術決定論”卻忽視了網絡技術擴散中的不平等問題。隨著流動性迅速增強,信息傳播需求愈發強烈,而低端信息傳播技術的易獲性、經濟型、大眾化特征進一步刺激了這種需求。但由於市場定位、管理模式、社會功能等方面存在差異,個體間在缺場交往方面仍存在較大差別。

缺場交往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因人而異。社交補償理論認為,社交焦慮水平高的個體更願意使用網絡建立和維系人際關系。個體通過網絡交往可以避免眼神接觸、對話和表情等表露在外的符號特征,同時可控制文本信息的發送,用表情符號、圖片、照片等表達個體的情感。這有助於緩解個體焦慮感,營造更為舒適的社交情境。相反,網絡對社交焦慮感低、社會交往能力高的個體起到催化作用,使他們能夠鞏固人際關系。尤其在青少年之間,運用網絡同朋友進行交流,社會關系質量出現升高趨勢。

社會科學家通過實驗和數據發現,信息時代人們交往方式的變革不僅是因技術,更是人們主觀意願的結果,技術只是在人際交往中起到了強化和放大個體行為的作用。那些在面對面交往中佔有優勢資源、處於核心位置的人,往往將這些關系移植到網絡空間,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維護和擴展。而那些不善於交往的人,即使通過網絡建立起新的聯系,也往往因不進行鞏固和延續導致網絡關系逐漸消失。

缺場交往增強身份認同靈活性

身份認同主要由類化、認同和比較三個部分組成。類化是個體進行自我歸類的過程,即將自己編入某一社群;認同是個體獲得某一社會群體普遍特征的過程;比較是評價自己認同的社群與其他社群的優劣、聲望等的過程。個體在網絡中的類化、認同、比較過程以既有的知識儲備、道德標准和價值觀念為基礎。互聯網正逐漸成為個體身份建構的重要渠道,個體可按照自己的意願呈現自我形象,且在進入和離開網絡群體時具有較大靈活性。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