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黃靈庚:《楚辭》文獻的集大成之作

2014年10月22日16:19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楚辭文獻精萃匯刊與研究”負責人、浙江師范大學教授

《楚辭文獻叢刊》(以下簡稱《叢刊》,全80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出版)是國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重點項目“楚辭文獻精萃匯刊與研究”的成果之一。這個項目的最終成果是兩項:一是影印出版《楚辭文獻叢刊》大型叢書,輯集自漢代至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楚辭》文獻207種,目標是為研究者提供最為完整的文獻資料。二是撰寫《楚辭文獻述要》(以下簡稱《述要》,年內將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另行出版),對入選歷代注本予以全面、系統評述,約120萬字,是撰寫者歷年研究心得,是初涉於《楚辭》文獻研究的入門引導之作,也是研究《楚辭》注本的重要參考書之一。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為補充的。

《叢刊》與《述要》兩書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新”、“精”、“全”、“深”四個字。

“新”,是指《叢刊》在編排體例上別具一格,從研究《楚辭》的專業角度來確定《楚辭》文獻的書目、版本,突出重點,忠實地體現了《楚辭》文獻史的面貌。回顧兩千余年的《楚辭》學術史,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以下簡稱《章句》)和南宋朱熹的《楚辭集注》(以下簡稱《集注》)是兩種標志性質的文獻著作。《楚辭》文獻研究,南宋以前,基本上以《章句》為軸心,南宋以后至民國,基本上以《集注》為軸心。編輯、匯刊《楚辭》文獻叢書,必須圍繞兩大“軸心”來編次,故而這部叢書不再純以時代先后或者以“注釋”、“音韻”、“評論”、“札記”等分類編次,而是分成了“章句”、“補注”、“文選”、“白文”、“集注”、“明清”等系列,以注家承傳、版本因襲為次序,由此體現出《楚辭》文獻流傳的軌跡。這種編纂方式,完全從《楚辭》文獻承傳內在特點出發,在目前還是首例,所以讓人感覺到耳目一新。

“精”,體現在《叢刊》版本的選擇上,好中求好、精益求精。王逸《章句》、洪興祖《補注》、朱熹《集注》等著作,明代以后版刻甚多。選用何種刻本,均宜慎重、斟酌。如《章句》自明正德至民國之間,海內外大約有30種不同的刻本,其間有承傳、因襲關系,但是必須花費時間逐本對勘,這樣才能發現其彼此間的差異所在,而后斷其優劣。《叢刊》選用《章句》有11種不同時期的刻本,是經過仔細對勘以后確定下來的。其中明正德本、隆慶本為人所罕見的善本、珍本,楚辭名家朱季海先生當年撰寫《楚辭解故》,稱“無由得致”,以沒見此本而深感遺憾。《叢刊》輯集了《楚辭》白文7種。此類文獻素為學人所忽略,當作書法作品看待。如初唐歐陽詢碑帖《離騷》、《九歌》,米芾書卷《離騷》、《九歌》,都是唐、宋時期《楚辭》寫本,對於校勘傳世《楚辭》文本,極有參考價值。歐陽氏、米氏抄寫《九歌》均無《國殤》、《禮魂》二篇,是其所依據舊本的《九歌》原貌。明人黃維章說《國殤》、《禮魂》本不在《九歌》之內,以無文獻証據,后人多置之不信。歐陽氏、米氏的書法,為其說提供了有力的佐征。《叢刊》輯錄了宋刻本7種、明刻本37種、稿鈔校本55種,有100多種珍稀文獻系首次刊布,其中不乏舉世罕見善本、孤本及明清名人圈點的批校本,如輯自日本的17種古籍、輯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的稿本,都是難得稀見的珍本,也是首次公布。其版本之“精”,於此可見。

“全”,是指《叢刊》對古今注本的征輯,務求其“全”。《叢刊》對《楚辭》注本的征輯,廣泛征求,小大不捐,求其完備齊全。《叢刊》匯輯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注本、稿本、排印本、批注本等,如,清鄭武《屈子離騷論文》刻本,藏於江西省吉安市圖書館﹔清顏錫名《屈子求志》抄本,藏於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清彭遹孫批校妙觀齋《楚辭章句》明刻本,藏於寧波天一閣博物館。這些都是國內外獨一無二的孤本,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想盡一切辦法,最終都如願以償,輯錄進來。《叢刊》該輯錄的書,基本上已齊備。全書207種,可謂一網掃盡,超過了以往任何一種《楚辭》類的叢書,是至今最齊全、規模最大的《楚辭》文獻叢書。

“深”,則體現於《述要》一書。《述要》對入選著作,詳細評述,著作的底本來源、注釋的因承等,均作翔實考証、評述。且別白是非,有真知灼見,切忌人雲亦雲,拾人牙慧,體現其研究的深度、廣度。對《楚辭》研究者來說,《述要》是重要的參考依據,尤其對初涉《楚辭》的讀者來說,則為其導夫先路。

《述要》在“章句”、“補注”、“文選”及“集注”四大系列之前,均有“總論”,詳述其版本源淵、結構及其優劣。對《章句》明正德以下11個明、清刻本,逐字、逐篇、逐本對勘,指出雖同一祖本,而各有差別,並列出了近1000多條異文,指出造成歧異的原因,或者據洪氏《補注》本改,或者據《文選》本改,或者據朱子《集注》改。其列舉大量事例,清理其間先后因襲的軌跡,使學者不至於執於一偏而忽略其間異同,而不加區別一概誤作是單行《章句》本。又經稽考、研究,指出匯輯《楚辭》者是東漢王逸,而非西漢劉向,其所為《章句》本為十一卷,依《楚辭釋文目錄》,止於王褒《九懷》,而非十六卷或十七卷。《章句》十七卷,乃成於五代時期,在唐代以前也隻有十六卷本。《七諫》、《哀時命》、《九嘆》、《惜誓》、《大招》五篇,注釋體例與前十一卷迥異,序及注皆非王逸所作。但是這五篇,從用語習慣,確出於漢人之手,而作者已不可考。《九思》一篇竟然出現南朝間的口語,當非漢人所注。在考辨過程中,始終以文獻材料為依據,有多少材料說多少話,絕不作無根臆測。《補注》所載王逸《章句》,與單行《章句》文字異同甚多,達4700多條,絕非同一藍本。異文直接關系到對於屈原作品的准確理解。如屈原《惜誦》“又眾兆之所讎”,王逸注:“交怨曰讎。”這個“交”字,《補注》明刊翻刻宋本、汲古閣本、寶翰樓本作“父”,是正確的,“交”是錯別字。仇、讎是同義詞,在程度上有區別,一般的怨仇稱“仇”,不共戴天的怨仇稱“讎”。在先秦之世,沒有比父母被殺的怨仇更嚴重了,所以“父怨曰讎”。由此發掘、深挖下去,伍子胥借吳國的兵以復父讎,不僅攻下郢都,連仇家楚平王的墳墓也被挖開,且鞭尸三百。這個顛覆楚國的舉動,楚國人並沒有譴責他,屈原也在作品中贊揚伍子胥,是符合當時“忠”與“孝”的倫理,不能用秦漢以后的倫理標准來看待,更不能因為贊揚了伍子胥而否定屈原對《涉江》、《惜往日》、《悲回風》三篇作品的著作權。對於名家的圈點、斷句,用中華書局的標點本對照,發現中華標點本諸多斷句錯誤。如清譚獻批點金陵本、日本柳啓美批點日本翻刻寶翰樓本在斷句標點方面均有參考價值,可以糾正中華本的標點錯誤或校勘錯誤。《述要》逐條列舉,詳加考証、分析,希望今天的《楚辭》研究者充分關注前人這方面的成果。

《述要》對於明、清以后的130余種《楚辭》注本,稽考作者的著書動因、底本出處、注釋承傳、是非得失及其文獻價值所在,均作系統評述。無論從宏觀,抑或微觀,實事求是,客觀公允,且對前賢疏誤,多所駁正。如,對明人汪瑗《楚辭集解》的評價,肯定其超越前代的成績。訓釋《離騷》“敗績”為“車覆”,“康娛”是並列復合詞,而非太康之類,均屬汪氏前所未有的創獲。指出后人將此類創新,委屬於清代戴震《屈原賦注》,是不公正的。又如清代黃思彤人品低下,鴉片戰爭時期,曾充當給英夷引路的角色,是近代史上為人不齒的漢奸。而他所作的《離騷分段約說》,能緊密結合司馬遷《屈原列傳》,劃分《離騷》十七段,闡發屈原意旨,別具一格,饒有新意。尤其對“求帝”、“求女”二節的解釋,一歸之於“國無人”,使一篇前后呼應,渾然成為一體,讓人耳目一新。則不可因其人而廢其說,故而破例收錄其書,並作實事求是的評議。

(責編:趙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