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自慧:以儒家元典思想涵養核心價值觀

2014年09月29日16:41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以儒家元典思想涵養核心價值觀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古代禮文化的致和之道及其當代價值”負責人、上海應用技術學院教授

儒家元典蘊含著豐富的仁愛、民本、誠信、正義、中和、大同等思想資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統文化基源。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先秦時期是中華文明的輝煌時期,儒家創始人孔子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撰《春秋》,全面承繼了自伏羲以來一脈相傳的中華文化。這些儒家元典,蘊含著豐富的仁愛、民本、誠信、正義、中和、大同等思想資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統文化基源。

孝悌為本、仁愛友善是愛國情感之源

中國是一個倫理型社會,家庭倫理對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道德理想和家國情懷具有深遠影響。西周時期,周公制禮作樂,建立了“郁郁乎文哉”的周代禮制,確立了通過血緣紐帶實行國家政治統治的宗法制度。基於這種特殊的“家國同構”模式,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著力用“禮”和“仁”來規范協調“五倫”關系。“入則孝、出則悌”,“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禮儀規范,為中國人構建了一個以家庭為中心向朋友、社會、國家、天下衍射的人倫同心圓,每個人從家庭孝悌倫常做起,通過孝敬父母、敬愛兄弟、關愛妻子,培育仁愛之心,陶冶寬廣胸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愛”原則,將仁愛之心、寬恕之行擴展到鄰居、朋友,乃至國家和天下。沿著這一道德提升路徑,儒家將修身、齊家拓展到了治國、平天下,將仁愛、友善從家庭延伸至他人、社會和國家。儒家的仁禮學說體系和家國倫理架構,不僅使其學說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且將家國一體的意識深深植入中華民族的靈魂深處﹔不僅賦予了中華民族“修齊治平”的人生理想,而且培育了炎黃子孫牢固的愛國情結。今天,我們可以通過樹家風、揚孝道、倡仁愛、行友善等舉措,培育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禮讓誠信、人文化成是道德教育之本

禮樂教化是中國古代獨特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化模式,其核心是讓人們學會禮讓誠信,以實現人文化成的治世目標。《周易》中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儒家是諸子中最強調人間秩序、最重視人文化成的學派,他們以仁政王道治天下,用禮教、樂教德化民眾,使得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成為富有人文精神的民族文化。在儒家元典中,“信”與“禮”都是“五常”之道的重要內容,誠信不僅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准則,而且是人生應當具備的美德。孔子用“文、行、忠、信”教育學生,告誡弟子要“言必信、行必果”,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昌”的道德信條。孟子的人性“四端”說中雖未談到“信”,但“信”德在孟子的學說體系中並未闕如,因為“信”就是“誠”,孟子在其“思誠”命題中,將誠信視為自然的規律,將追求誠信視為做人的規律。他還將“朋友有信”作為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提到了“五倫”的高度。誠信在荀子的思想中也具有重要位置,他認為如果一個人做到了“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就可以暢行天下,即使貧困潦倒不堪,也能贏得人格尊嚴。當下,中國社會存在著道德失范、禮儀缺位、誠信缺失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對傳統文化中禮讓、誠信等因子的挖掘和繼承,構筑國人的精神家園,塑造民族的文明形象﹔通過各種禮儀規范的完善與禮儀活動的開展,讓禮儀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讓誠信成為世人的生存需要。

追求公平、崇尚正義是社會有序之基

公平、正義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中華民族是崇尚公平與道義的民族。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抒發的感慨“朝聞道,夕死可矣”,激勵了無數追求道義的志士仁人。公平、正義是道義的重要內容,《論語》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是蘊含著古代公正意識的“均平”思想。朱熹將此語中的“均”解釋為“各得其分”,即每個人得到他應該得到的那份(權利、地位、物品等)。在儒家心目中,財富均平的大同社會是充滿公平正義的理想社會。《孟子》中的公正思想可表述為“制民之產”。“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孟子希望建設一個財富分配公平的小農經濟社會,以使所有的社會成員都能得到飽暖之供養。儒家這種人人“各得其分”的公平思想,主張以適度等差來保持社會有序,閃爍著理性的智慧,對今日中國仍有積極意義:用儒家“崇尚適度”“仁愛禮讓”“推己及人”“兼濟天下”等理念,引導和完善國家的制度和政策,將個體的利益差異控制在公平合理的范圍內,是維持社會動態和諧與持久繁榮的良策。

(責編:趙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