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姜瑋 黎康:“中國夢是奉獻世界的夢”

2014年09月01日11:1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國夢是奉獻世界的夢”

  習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夢是奉獻世界的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是中華民族始終崇尚的品德和胸懷……隨著中國不斷發展,中國已經並將繼續盡己所能,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出中國夢的實現不僅關系著中國13億多人口的共同命運,同時也必將對整個世界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能夠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情,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而中國也隻有融入全球思維、樹立世界眼光、具備國際胸懷,才能更好地在與世界的交往、合作、共贏中實現中國夢。

  中國夢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夢,是13億多中國人民共同的理想與追求﹔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彼此共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國際的不同場合、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深情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深刻闡釋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實現路徑、精神支撐和動力源泉的基礎上,他面向國際社會,創造性地提出並闡釋了以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為宗旨的世界夢,由此將中國夢與世界夢聯結了起來。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向國際社會承諾:“要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並表達了全體中國人民的美好願望和共同心聲:“我們希望,國與國之間、不同文明之間能夠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同進步,各國人民都能夠共享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成果,各國人民的意願都能夠得到尊重,各國能夠齊心協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正是秉持著和平發展的理念,中國不斷向世界各國作出清晰表達: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人民願意同各國人民在實現各自夢想的過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習近平主席出訪坦桑尼亞時發表演講指出:“13億多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0億多非洲人民正致力於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中非人民要加強團結合作、加強相互支持和幫助,努力實現我們各自的夢想。”習近平主席在同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時指出:“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

  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世界各國人民都提出過自己的美好夢想。這些夢想雖不完全相同,卻彼此相通。這些在歷史的不同發展階段由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所提出的夢想,一方面展現出各自文化與發展道路的獨特性,從而使彼此的夢想有所區別﹔另一方面又展示出人類共同致力於推進文明發展進步的共通性。世界各國雖然選擇了不同的實現夢想的路徑,但最終都是追求人的平等和幸福這一終極目標。可以說,中國夢正是在與其他國家人民美好夢想的相互聯系與交織中,共同構筑起美好世界的燦爛圖景。

  中國夢在吹響中華文明復興號角的同時,也開啟了人類共圓世界夢的嶄新時代﹔中國夢的實現,必將進一步拓展世界人民通往理想彼岸的道路

  全球化時代中,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對世界各國先進經驗的學習與借鑒。我們在暢想並致力於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不僅需要與世界各國人民進行溝通、對話,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互信,同時也需要通過合作、互補,共同構筑起一個既符合中國自身利益,又符合世界各國和人民利益、願望的世界夢,由此也為中國夢的實現營造一個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我們應當推進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離開和平安寧的外部環境,離開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中國夢都是無法實現的。需要指出的是,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不應當以獨尊某一種文明或者貶損某一種文明為前提。

  中國所致力追求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與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是相互聯系、彼此互通的。一方面,我們不斷推進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打牢物質基礎、精神基礎、思想理論基礎,這樣,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在客觀上為世界夢的實現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面,國際社會共同致力於追求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也會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和平安寧的外部環境。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需要中國。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發展的夢想,也希望通過尊重各國特性,保持文化多元,推動雙贏合作,來最終實現世界各國的共同繁榮。

  中國所致力追求的世界夢,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促成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國際關系新體系,努力推動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實現。中國的和平發展,將打消世界對中國作為大國崛起的疑慮,使中國成為促進世界和平的更加積極的因素。中國夢不僅是引領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旗幟,同時也是推動實現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美好夢想的長久動力。在吹響中華文明復興號角的同時,中國夢也開啟了人類共圓世界夢的嶄新時代。中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必將進一步拓展世界人民通往理想彼岸的道路。

  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既是我們對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發展走向的回應,更是中國人民對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自覺和自信

  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自覺與自信,來源於中華文明的深厚淵源。賡續數千年之久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平。對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已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融入中國人民的血脈裡。與此同時,消除戰爭,實現和平,也是近代以來歷經苦難的中國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願望。因此,通過走和平發展道路來實現中國夢,不僅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是中國人民從近代以來所遭遇的苦難中得出的必然結論。中國始終希望能同世界各國一道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

  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自覺與自信,來自於自己的鮮活實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經過艱辛探索和不斷實踐,逐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中國道路將追求現代化與堅持社會主義統一起來,這注定是一條致力於和平發展的道路。事實上,中國在追求美好夢想的實踐中,已經用自己的行動向國際社會証明: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歷史將証明,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威脅,是和平不是動蕩,是進步不是倒退。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合作不要對抗,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美好願望,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絕不會放棄自身的正當權益,也絕不會犧牲國家的核心利益。事實上,隻有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所有國家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國與國之間才能真正實現和平相處。中國在實現自己美好夢想的過程中,始終把自己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把自己的發展看成世界發展的一部分,始終致力於同國際社會一道,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中國的發展,注定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中國夢的實現,必將會使中國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本文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從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到和諧共生的世界夢”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