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羅建文 孫偉平: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自覺

2014年08月28日16:1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價值自覺是在更加理性、更加本質、更加全面、更加主動的價值認識基礎上形成的價值意志對象化的自覺自願,是實現價值自由的必經階段,也是價值主體理性而成熟的標志。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的進步,有賴於文明的長成﹔一項偉大事業的成功,離不開偉大價值信念的導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要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領,必須要有社會主義價值觀來指引。有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覺和價值自覺,才會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自信。

價值自覺標志價值主體成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自覺是指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內在規律、理論原則、道路走向、制度體系、主要矛盾和各階段基本任務及其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的客觀條件和復雜勢態,有了全面而系統的理性認知和深刻而准確的把握駕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實踐行為有了應有的評判和考量之后所做出的價值追求、價值選擇和價值評價等理性的價值行為和理論自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自信是中華民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實踐基礎上,通過價值對象化而凝練的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制度體系、基本任務和主要戰略等內涵的一種意識形態,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和制度所蘊含的價值精神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肯定。

價值自覺是主體價值實踐的高級階段行為,標志著價值主體對特定價值事實的價值認識、理性思維、價值情感比較成熟,對價值事實的價值關系有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對價值是非的評判標准有較為准確的把握,對自己價值行為應有的價值導向也比較清晰,實現價值目標應有的價值意志也比較堅定的價值“精細行為”。

在人類社會的價值實踐過程中,人們的價值自覺就是達到理性自由的領域,“這個領域內的自由隻能是: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於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一種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馬克思的這段話告訴我們:價值實踐的自覺活動就是人們自覺地控制和調節自身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價值實踐,合理地進行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保持著人和自然之間辯証與和諧的良好狀態,營造出有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生態環境。所以,價值自覺是在更加理性、更加本質、更加全面、更加主動的價值認識基礎上形成的價值意志對象化的自覺自願,是實現價值自由的必經階段,也是價值主體理性而成熟的標志,其標志性特征就是主體的自覺性和能動性的充分發揮。

探索過程充滿曲折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的自發階段。在這個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知還主要是通過馬列著作和蘇聯的間接經驗,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基本規律、發展階段和基本任務等一系列重要問題的認識還不清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建立什麼樣的理論體系、建構什麼樣的社會制度體系還沒有成熟的完整的系統的認識。

從1949年到1956年,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選擇、道路的探索和制度體系的構建是十分艱難困苦的,“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實質,就是使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成為我國國家和社會的唯一的經濟基礎”。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和經濟生產方式確定為“唯一”的公有制,反映出對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和經濟生產狀況缺乏科學而全面的認知和理性的判斷。

正由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知和探索處於自發階段,所以,在出現極少數右派分子進攻社會主義這種事先沒有估計到的復雜局勢時,出於長期激烈的階級斗爭歷史形成的政治經驗和自發認知,黨的領導人習慣性地作出有很大一批右派分子向黨向社會主義猖狂進攻的判斷,把歷史轉折時期新出現的大量人民內部矛盾特別是意識形態領域的人民內部矛盾,誤判為敵我矛盾並加以錯誤的處理,造成了嚴重的歷史后果。在對於社會主義的發展速度問題上,由於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証,提出了一些超越歷史發展階段的目標和方針、政策,造成了實際工作中違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價值冒險行為。

反思這些深刻教訓,其根本原因是當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知和探索脫離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現實,違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社會主義的本質問題和階段問題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理論准備和思想准備。它告誡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脫離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條件和實際情況。

走向價值自覺階段

經過我們黨的痛定思痛和深刻反省,終於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完成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自發認知階段向價值自覺認知階段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歷了改革開放的大討論和大洗禮,經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階段,經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多次反復和長期實驗,中國共產黨人已經能夠更加自覺地控制社會主義實踐活動,更加自如地駕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面臨的發展規律和外在復雜局勢,在對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發展階段、主要矛盾、基本任務的認識和把握上,實現了向理性自覺階段的飛躍。

馬克思指出:“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思想認識的邏輯過程和客觀現實發展的歷史過程往往是高度一致的,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價值自覺的根本特征,隻有從實踐中、從廣大人民群眾中凝練出來的理論精華才是客觀現實發展的內在精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進程,而與這個進程相統一並高度一致的就是當代中國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進程,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發展的進程。

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7年黨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較系統地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輪廓,再到2007年黨的十七大對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作出最新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進程都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相一致的,都是這一進程的理論化和抽象化的結晶。在這一組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過程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強大動力,而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又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實踐奮力前行。

在社會主義自我完善的推動下,我們黨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和時代特征,賦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過程與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主要矛盾、理論特質、道路走向和制度體系建構等問題的探索過程是高度一致的,無論是新中國建設的頭10年,還是改革開放前的改革陣痛時期,都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自覺階段做准備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自覺是由中國人民在幾十年的探索中浴血奮戰和歷史傳承造就的,更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艱難探索的寶貴經驗和創新精神凝聚的。蓬勃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必定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價值自覺走向價值自信的新的輝煌。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民生幸福的價值自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自信研究”(14AKS01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哲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