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說集校注》簡介

2014年08月26日09:28

《張說集校注》(中華書局,2014年5月第1版)

張說為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學家,以其政治地位和創作實績倡導風雅,引領新風,被視為“一代文宗”,是唐代文學從初唐轉入盛唐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性人物。其作品今存三十卷,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張說集校注》採用校勘、輯佚等方式,對張說的全部作品進行整理,內容主要分為校勘、標點、注釋、附錄四個部分。校勘部分,以國家圖書館藏清東武李氏研錄山房寫本為底本,以明嘉靖十六年伍氏龍池草堂刻本、清代彭元瑞跋明抄本等六個抄、刻本,及《唐五十家詩集》《唐音統簽》等十個選集、總集本為校本進行校勘,並注出校記﹔注釋部分包括解題和注釋,解題主要標示創作時間、背景等,其他內容列入注釋﹔附錄部分包括作品補遺、張說年譜等。總之,全書注釋體例規范,撰述精詳,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准和價值,為唐代文史研究提供了一種較為完備可靠的資料,在出版上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

校注者熊賢漢,韶關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唐代文史研究。已出版著作《張九齡集校注》《張九齡大傳》等多部。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