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建立健全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作用發揮的四個機制

2014年08月21日11:14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建立健全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作用發揮的四個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兩個鞏固”的提出,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充分發揮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的作用,除了其本身應具有很高的思想意識和理論自覺之外,還需建立健全以下四個機制:

  思政理論課教師師德考核機制。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的思想觀念、人生態度、價值取向直接影響著學生,建立健全思政理論課教師師德考核機制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有許多工作可做,也有不少成熟做法,如嚴把新進教師准入關,新教師上崗前進行職業道德培訓和入職宣誓。此外,要加強對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恪守教育教學紀律和學術規范的教育與約束,建立師德考核檔案,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必須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杜絕任何有損國家利益和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積極探索構建學校、教師、學生、社會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堅決把不符合師德要求規范者清除出高校思政理論課師資隊伍。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在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中定期開展優秀教師評選活動,大力宣傳先進人物,營造良好教學風尚,讓思政理論課教師用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學識風范感染學生。

  思政理論課教師業務培訓長效機制。思政理論課教師的學識、能力和閱歷等直接影響著授課質量和教學感染力,建立健全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業務培訓機制不可忽視。不僅如此,高校思政理論課本身理論性、時效性強,課程變化快、備課耗時多、授課難度大,從學科建設和教師業務水平提高方面來講,也需要不斷加強教師培訓。近年來,各級黨組織、政府和高校已做了不少工作,如採取脫產學習、專項研修、名師指導、社會考察、國內外學術交流等舉措。但是,如果這些舉措缺少相應的長效機制,隻能是曇花一現,起不到應有作用。

  思政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機制。2013年5月,教育部建立了首批12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地”,其目的就在於推動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制度化,不斷提高思政理論課教學質量。要認真開展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走基層活動,並使之制度化。通過這一活動,他們有機會深入農村、工廠、社區,感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變化,切身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在實踐中找到教學的鮮活素材,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由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組織部門還可選派思政理論課教師到地方或其他部門挂職鍛煉,以增加他們的實踐閱歷,提升能力。這些做法同樣需要用制度來加以保障。

  思政理論課教師蹲班調研指導機制。思政理論課教師必須面對學生、深入學生,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握學生思想動態,發現學生思想問題根源,找到解決學生思想問題的出路,做到有的放矢。現在,有些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教學時數確實不少,但他們與學生的接觸只是“我說你聽”的接觸,只是上課見面、下課走人的接觸,是片面且有限的。要做到真正了解學生,知曉學生的所思所想,必須走下講台,深入學生,參與學生學習、生活等各種活動,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因此,建立思政理論課教師蹲班調研指導機制非常必要,它可以使思政理論課教師了解、掌握學生思想,及時解決學生中的一些問題,避免問題的放大和蔓延。落實這一制度的具體做法有: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代理班主任或輔導員,參與團委、學生工作部(處)、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組織開展的各種活動,參與學生獎學金的評定等各種獎罰工作。

  (作者系蘭州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