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三進”的重要舉措

王琎2014年08月21日09:56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三進”的重要舉措

《概論》教材歷次修訂版本 陳佔安攝

作為大學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的基礎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是高校本科生四門思政課中最重要的一門,承擔著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大學生頭腦的戰略任務。經過近一年的修訂,《概論》(2013年修訂版)於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與廣大師生見面了。《概論》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開始修訂的?經歷了怎樣的修訂過程?2013年修訂版有何亮點?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教材編寫課題組負責人。

記者:據了解,2013年,包括《概論》教材在內的高校思政課統編教材進行了全面修訂,本次修訂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好嗎?

負責人:好的。思政課作為對大學生講授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主要渠道,必須始終緊跟中央的最新精神和黨的理論創新步伐。2012年11月,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去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需要對教材進行全面修訂。這是本次教材修訂最大的一個背景。

還有一個背景。思政課統編教材從2007年陸續出版以來,中間有過幾次小幅修訂。總體上看,這套教材的權威性、准確性和規范性是一流的,這一點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但一線教師和大學生經過學習使用,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希望進一步修改完善,比如有些教材篇幅過大、內容有些交叉重復、語言不夠生動等。教材經過使用,反復修訂完善,這是教材建設的規律,世界上一些公認的優秀教材都是經過教學實踐檢驗,不斷修訂完善形成的,而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現實性、實踐性強,更加需要不斷修訂、充實、完善,才能打造出精品,使之更加符合廣大師生的需要。

考慮到上述兩點,2013年年初,中宣部、教育部決定對包括《概論》在內的四本本科生必修教材、五本研究生大綱進行全面修訂。

記者:《概論》教材的修訂總體上是怎麼考慮的?

負責人:按照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辦公室和教育部社科司的要求,課題組在教材修訂過程中嚴格遵守以下原則:一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體現黨的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保持教材內容的與時俱進。二是充分吸收教學一線廣大師生在教材使用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三是著力改進文風,努力使教材更加簡潔明快、通俗易懂,增強可讀性。

記者:《概論》(2013年修訂版)是如何誕生的?請您談談修訂的經過。

負責人:《概論》教材是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其他五本教材同時進行修訂的,原本計劃半年修改完成,但由於修訂幅度大,為了確保修訂質量,時間推遲了半年。這樣,《概論》教材的修訂歷時近一年。

教材修訂從提出方案到最終審定,都是在中央工程辦公室和教育部社科司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教材修訂一開始,工程辦會同教育部社科司,到5個省區市進行調研,聽取了近200名一線師生的意見,根據征求到的意見,工程辦公室會同課題組研究形成修訂提綱,提請工程咨詢委員書面審議,並作了兩次調整修改。經批准同意后,課題組開始書稿修改工作。在查閱大量資料、反復深入研討、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課題組於10月形成教材修訂稿初稿。11月,工程咨詢委員會對教材修訂稿進行了集中審議,各位咨詢委員認真審稿,提出指導意見,為教材修訂嚴把政治關、學術關。同時,工程辦公室兩次組織高校一線教師和有關專家對教材修訂稿進行了集中審看,近40位專家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見。根據審議審看意見,工程辦公室組織課題組專家與其他專家,對教材進行了認真統稿修改,逐章逐節、逐字逐句討論,對文字反復打磨。可以說,《概論》(2013年修訂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記者:《概論》(2013年修訂版)如何反映黨的理論創新成果?

負責人:為全面系統地體現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我們對書稿作了大幅度修訂,包括對原來的框架結構進行了調整,充實了相關內容,合並刪減一些章節。一是將十八大和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重大理論觀點、重大工作部署,全面准確地體現到教材各章節目的修訂中。二是按照十八大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的新概括,調整了相關章節的順序和內容。三是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對“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一章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相關章節內容進行了增補。四是在“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理論”等部分,增補了中國夢有關內容。五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理論”一章,增加了黨的純潔性建設,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反對“四風”等內容。

此外,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正確評價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思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加寫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一章,幫助讀者全面把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也使得教材的結構更加平衡。

記者:《概論》(2013年修訂版)是如何回應一線師生的意見和建議的?

負責人:在我們的前期調研中,師生反映最大、意見最集中的有兩個問題:一是《概論》原有的內容與其他思政理論課教材存在一些重復。如,其中論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五章內容,與研究生教學大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重復較多﹔與《近現代史綱要》也有一些重復。二是語言不夠通俗、生動。

為了切實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這次修訂做了很大努力。一是盡量減少內容交叉重復。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合並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一章,大幅減少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其他思政課教材的重復。二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兩章中減少了一般歷史背景的內容,充實了理論分析和經驗總結的內容,突出了理論色彩,減少了與“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的重復。三是將原先單獨設章講授黨的思想路線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的內容合並到第一章中,減少了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內容重復。四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正確把握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關系的重要論述精神,增寫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一章,以幫助大學生學習了解我們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正確認識兩大理論成果的關系,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90多年奮斗的根本成就。五是適當調整框架結構。加寫了前言和結語,使教材體例更加規范、完整。

文風方面,去掉了缺乏實際內容的一些比較空泛的話語,大幅壓縮了文字,力求使教材簡潔明快,增強可讀性。與2010年修訂版相比,2013年修訂版從原來的15章調整為12章,總字數由30萬字精簡為不到20萬字。

記者:現在全國高校已經開始使用《概論》(2013年修訂版)了,您對一線教師有何建議?

負責人:新修訂的教材已經與廣大師生見面了。如何將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使新教材充分發揮作用,是一線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希望廣大一線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長期的教學積累,加強對新教材的研究,深刻理解把握這次教材修訂的背景、意圖、目標和重點內容,掌握新教材的精神實質。同時,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思想實際更好地結合起來,傳授給學生,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我也是一名一線教師,會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跟蹤了解教材的使用情況,為下一次的修訂積累資料和經驗,為《概論》教材的不斷完善盡一份力。(本報記者 王琎)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