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內設置“愛心書亭”,進一步開拓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法,尤其是滿足弱勢群體的文化需求更具可行性,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重要途徑之一。
“愛心書攤”是一種民間公益性文化行為,基本實行無人管理模式,所有書刊均對市民免費借閱。相對於“圖書漂流”、自助圖書館和流動圖書館,“愛心書攤”提供的服務更便利、更經濟、更有效。公共圖書館應借鑒 “愛心書攤”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激發民間公益力量參助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熱情,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文化教育功能,尤其是可以滿足弱勢群體的閱讀需求。
創新服務方式的最佳借鑒模式
近年來,“愛心書攤”不斷增多,其引發的愛心連鎖效應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反響,對構建文明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與“圖書漂流”、自助圖書館及流動圖書館比較,“愛心書攤”可以成為民間力量參助圖書館事業的不可或缺的補充方式,也是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方式的最佳借鑒模式。
“圖書漂流”起源於20世紀的歐洲,是一種時尚的、流動的圖書傳播和圖書閱讀模式。但其傳遞過程過於隨意,無法人為控制,難免發生圖書丟失或被私藏的情況。以上海市普陀區的“圖書漂流”活動為例,“放漂”的十萬冊圖書,循環率僅為30%,部分圖書損壞嚴重。
自助圖書館,是指讀者不必親臨圖書館,不受圖書館開、閉館時間的限制,在街邊的一台自助圖書館服務機上就能借書、還書、辦理借書証,享受圖書館的預借送書服務。讀者還可通過自助圖書館查詢機訪問圖書館網站,查詢圖書館信息和館藏情況。但這一模式存在成本較大、容量有限、無法服務弱勢群體等缺陷。
流動圖書館,是由大型圖書館利用汽車等交通運輸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地為遠離圖書館或不便於到館的讀者及潛在讀者提供的館外文獻服務。流動圖書館的優點是靈活便捷,缺點是運輸的書籍量少、新書更新較慢、服務范圍不大、經費不足影響服務工作正常運轉等。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黨的執政目標,不僅要縮小不同群體經濟方面的差距,還要縮小包括文化在內的各方面的差距。這就要求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公共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供給,維護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重視不同社會群體對文化的不同需求,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的文化需求。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布局和服務都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並普遍面臨圖書雜志的閑置率高、總流通人次少、新讀者增加困難等問題,閱讀狀況並不樂觀。造成這樣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起步較晚,財政投入匱乏,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使用嚴重落后於發達國家。二是公共圖書館缺乏激勵機制,對公眾服務隻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三是由於經費短缺,一些公共圖書館長期沒有購置新書,吸引不了讀者。公共圖書館在呼吁政府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也要尋求社會力量的支持和幫助。
借鑒“愛心書攤”接地氣的創辦模式,在社區內設置“愛心書亭”,進一步開拓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法,尤其是滿足弱勢群體的文化需求更具可行性,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重要途徑之一。
依托公共圖書館創建品牌效應
要使“愛心書亭”的設立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充分體現“一切為了讀者”和節約讀者時間的服務理念,確保能滿足周邊居民及過往路人的閱讀需求,公共圖書館要事先在轄區內實地走訪調研,詳細了解所在地的綜合情況,掌握人口分布、受教育狀況、工作特點、信息需求、生活習慣和周邊交通狀況、地理環境,以及現實讀者、流動讀者和潛在讀者等基本情況。在充分掌握了第一手實地資料后,再綜合考慮,慎重決定,對“愛心書亭”進行合理的設點布局。也可以在媒體上向轄區內各單位及市民征集“愛心書亭”布點建議和申請,其后通過實地考察和專家評估,確定最終的布點位置,這樣做既可以激發民間愛心力量參助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熱情,又減少了公共財政投入。關於“愛心書亭”投放的書刊種類,則可根據讀者群體來確定。
為了形成規模、形成氣勢、形成實效,“愛心書亭”應借鑒國內眾多城市推行的“政府放心早餐工程”的做法,其外觀設計、外飾、顏色、標識等都要統一,形成品牌效應,成為體現一個城市文化建設成果的明顯標志,也是體現城市文明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愛心書亭”可以大膽借鑒“愛心書攤”的做法,嘗試沒有館員駐點服務的無門檻、全免費、全開放式的管理模式,但要從社會上招募一批志願者,來充當日常管理員,負責“愛心書亭”的正常運轉。志願者的具體服務內容包括對外宣傳、解答讀者咨詢、幫助讀者借閱、代辦圖書館借閱証、接受社會各界的圖書及物質捐贈等。“愛心書亭”的志願者,要優先考慮兩類人選:一是原來的“愛心書攤”的創辦者。他們不僅富有愛心,而且了解讀者群體所需,積累了豐富的實際經驗。二是“愛心書亭”附近的居民。他們對轄區的人員構成、工作性質、地理環境等情況比較熟悉,可以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幫助。公共圖書館可以不定期通過志願者掌握“愛心書亭”的借閱情況,及時調整和補充書刊資源。
為了激勵志願者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可根據“愛心書亭”接待的讀者數量、接受社會捐贈圖書數量及財物價值、讀者評議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給予精神表揚和物質獎勵。
對於讀者而言,了解“愛心書亭”的存在是使用的基礎和前提。公共圖書館要加大宣傳力度,運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大眾媒體對“愛心書亭”作持久、全面的宣傳,要讓“愛心書亭”的性質、服務模式深入人心。具體實施中可結合制作詳細准確的路引標識牌或網絡搜索指引,加強讀者對“愛心書亭”的了解。
“愛心書亭”比“愛心書攤”更有優勢。第一,它是可以遮風避雨的簡易房式書攤,可以為讀者提供一個相對舒適安靜的閱讀環境﹔第二,依托於公共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它的書刊種類多樣、數量充足,可滿足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讀者需求﹔第三,它是僅有志願者幫助而沒有館員駐點服務的 “微型圖書館”,既可以節省公共圖書館的人力,又可以激發社會力量參助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熱情﹔第四,與公共圖書館廣建社區圖書館和分館等措施相比,它的投入少,提供的服務卻更有效、更便利。相信這一新穎的“街頭書攤”式微型圖書館,會有很好的活力和發展前景。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服務模式研究”(12CTQ00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洛陽師范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