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堅守學術尊嚴 傳播精神魅力

北京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 張鳳珠2014年07月31日13:4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學術出版是北京大學出版社的立社之本。30多年來,北大社始終堅持把“學術的尊嚴,精神的魅力”作為全社上下的共同追求,將出版高水准、原創性、開拓性的學術著作作為學術出版的主攻方向,努力做好人文社會科學原創學術圖書的出版工作。2010年以來,全國社科規劃辦將我社列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成果出版單位之一,我社的學術出版工作進一步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有力支持。截至今年6月,我社共承擔后期資助項目成果出版任務133項。

隨著后期資助項目成果的陸續出版,我社積極通過多種渠道對這些歷經披沙揀金,最終脫穎而出的學術著作進行宣傳推廣,努力擴大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這一學術品牌的影響力,切實發揮國家社科基金鼓勵和支持潛心治學、扎實研究的示范引領作用。

我們先后出版了 《中國儒學史》(九卷本)、《現代中國美術之路》、《南畫十六觀》等一批后期資助項目成果,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其中,北京大學湯一介教授、李中華教授主編的《中國儒學史》(九卷本)作為國內目前出版的資料最翔實、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備的中國儒學通史,先后獲得第十二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教授主撰的《中國現代美術之路》,也榮獲了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

閱讀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優秀著作,可以明理啟智,亦可怡情養志,北京大學朱良志教授撰寫的《南畫十六觀》便是這樣一本優雅悅讀之作。他通過對元明以來16位代表性畫家的研究,探討了支配文人畫發展的根本因素——生命真性問題,並作出了通俗易懂的當代表達。全書秉承作者一貫寓深邃思想於優美表述中的書寫方式,深具可讀性。

為了將這本不可多得的佳作推薦給更多讀者,我社迅速策劃開展了一系列全方位、多媒體的宣傳推廣活動。我們邀請北京大學葉朗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法教授撰寫書評,兩位美學家傾力推薦,稱贊此書令人 “耳目一新”、“不可多得”﹔在 《光明日報》、《文匯讀書周報》、《中華讀書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刊上發表書評、推介、連載或作者專訪。同時,通過新媒體推送新書信息和活動預告。圖書出版前夕,我社官方微博及“北大博雅好書”微信平台便進行了新書發布預告﹔出版后,又發布了朱良志教授在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堂及鳳凰網讀書會開設專題講座的活動信息。今年6月和7月,朱良志教授應邀在“搜狐讀書”和“騰訊文化”分別做了關於《南畫十六觀》的專題訪談,網絡點擊率都很可觀。

在由中宣部、中央電視台、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聯合舉辦的“2013中國好書”評選活動中,《南畫十六觀》在2013年出版的40多萬種新書中作為唯一一本藝術類好書入選。今年“世界讀書日”當晚,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的首屆年度好書推介盛典上,主持人楊晨用她平和清逸的聲音朗讀了該書的部分章節,以最直入人心的方式將其推向廣大電視觀眾。節目甫一播出,該書便供不應求。

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后期資助項目成果中,多見凝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智慧的精品力作,積極宣傳推廣這些作品,將進一步發揮國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導作用,傳播學術研究的正能量。我們將秉持對學術的敬畏之心,恪守對學術出版的專業精神,依托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的申報和出版,不斷提升學術出版的品質。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