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廖樂煥:馬克思生態思想與美麗中國建設

2014年07月29日16:58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馬克思生態思想與美麗中國建設

  光明圖片

  馬克思恩格斯在探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過程中,通過反思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帶來的生態危機,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的辯証關系,形成了內涵豐富的生態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為指導,建設美麗中國,不僅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目標,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基礎上的人美、社會美、環境美的綜合,建設“美麗中國”的本質在於人與自然和諧基礎上更好更快地發展。

  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基本內涵

  人類是自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人與自然是辯証統一的。一方面,人類自身是自然界的產物,自然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前提,人類一切物質生產活動和人類自身的再生產都無法脫離自然。人類靠自然界生活。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人類生產生活行為時時刻刻影響著自然界。勞動作為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其本質就是人們利用勞動資料作用於勞動對象的過程,是人和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過程。因此,人類與自然之間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雙向互動過程,人類來源於自然,同時又通過自身的勞動實踐創造著屬於自身的自然。人類的勞動實踐必須尊重和遵循自然規律,人與自然的和平相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証。

  在資本主義社會,人與自然形成對立與矛盾並造成生態危機,其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要求資本家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潤,根本不會顧及生產相對過剩造成的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的惡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失衡,往往使人類與自然生態之間的矛盾發展到“兩極對立”的程度。不管是農業生產還是工業生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顯然無法克服生產無限擴張性與自然生態系統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生產表現為“勞動異化”,造成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斷裂,最終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由於人與自然的對立與矛盾造成的生態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帶來的和自身不可克服的,要最終解決生態危機,隻有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在共產主義社會,“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於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因此,共產主義社會能夠實現人與自然的良性發展。

  “美麗中國”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與時代要求

  “美麗中國”的提出,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以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為指導,“美麗中國”概念的基本涵義是:按照生態文明要求,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美好。至少包括三層含義:(1)清潔的自然環境美。人類產生於自然界,優美的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在自然環境改變人類的同時,人類的實踐活動也改變著自然環境,自然因人類合理的改造而更加美好。(2)文明的社會美。人們通過生產勞動,創造出文字、科技、文學、建筑、音樂、繪畫、體育等社會文明成果,美麗中國包含著社會文明之美。從古至今,中國人民創造了無數輝煌璀璨的社會文明,使中國成為引以為豪的世界文明國度。(3)和諧的人際美,即人與人關系友好和睦的人之美。在漫長的文明社會發展中,中國人創造了“與人為善、以和為貴”的人際交往原則,成為中國和中華民族形成及其永續發展的重要紐帶。建設“美麗中國”,離不開擁有美麗人格的中國人。

  “美麗中國”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中國化的時代要求。這主要表現在:(1)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僅是一部分人的小康,而且是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不僅僅是一部分地區的小康,而且是所有中國人的小康﹔不僅僅是物質文明的小康,而且是包括物質、精神、政治、社會和生態文明在內的“五位一體”的小康。因此,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2)建設美麗中國是當前面臨資源環境嚴峻形勢的緊迫要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面臨“得了金山銀山,丟了綠水青山”的危險。倡導資源節約,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已經刻不容緩。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隻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3)建設美麗中國是近年各地美麗區域建設的總結與提升。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對於如何建設美麗家園,很多地方進行了諸多嘗試,如生態文明市建設、環保模范城市建設、森林城市建設、宜居城市建設、衛生城市建設等實踐,都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實基礎。

  以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為指導,推進以“美麗中國”為目標的生態文明建設

  以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為指導,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人民生產生活幸福美好。

  第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強化生態文明發展規劃建設,中央制定長遠的國家級發展規劃,統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方針和政策,地方制定本地區的具體發展規劃。完善現有資源環境法律體系,加快資源環境法制建設,抓緊制定和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監測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生態補償制度與責任追究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資源環境法律法規的落實執行,完善現有的環境技術規范和標准體系。

  第二,推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踐行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強對環境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利用,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推進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改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經濟以及低碳經濟,構建綠色、低碳型產業體系,建立健全綠色GDP核算體系。加強稀有資源替代,推進太陽能、風能以及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推進清潔生產、低碳節能、廢棄物可再生利用以及污染防治等技術進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提高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石漠化、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綜合治理。

  第三,轉變政府職能,打造生態型政府,推進生態民主建設。建立資源開發信息公開制度,對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項目,要通過聽証會或社會公示等形式充分聽取人民群眾意見,接受社會監督。完善行政考核體系,充分重視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同時,將節約資源、環境保護等因素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不以經濟指標論“英雄”。

  第四,加大宣傳力度,將生態理念內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採取多種手段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營造愛護環境、節約資源和綠色消費的良好社會風尚。將人們的生態文明觀念轉化為自覺的實際行動,把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歷史使命和責任落實到人們的日常工作、生產和生活中去。吸納一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因素與力量,充分發揮各種社會團體、民間組織以及國際友人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雲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本文系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族自治縣縣域經濟與民族經濟協調發展研究”〔項目編號:12BMZ074〕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