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文木:美國政治結構中的外交選擇

2014年07月16日09:53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國外社會主義跟蹤研究”課題組成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及其走向,會受到自身政治結構和國際社會對其外交政策認可程度的雙重影響。從這一視角來看,面對美國外交政策“戰略東移”后可能的走向,我們可得出如下的判斷。

今天美國已失獨立自主的外交能力

今天的美國到底是誰的?是美國人民的還是華爾街財閥的?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政府已“大權旁落”,是華爾街金融資本決定白宮而非相反。前陣子,奧巴馬連任后就瀕臨“財政懸崖”,這便是華爾街金融資本敲打和提醒新任美國總統的方式之一。事實表明,今日之“美國”已絕非當年華盛頓創建的美國,而是華爾街財閥的代名詞。

華爾街軍工復合體的片面增長,由戰爭開辟巨額海外收益,並未拉動民生領域生產,除部分中飽軍火巨頭私囊外,其余則在華爾街扣除后經財政渠道進入消費領域,由此刺激了美國服務業而非實體經濟。結果與古羅馬滅亡原因相似,大量虛擬財富涌入美國的同時,也窒息了美國實體經濟的發展。

但這對美國還不是最壞的結局,最壞的結局是在尼克鬆之后。尼克鬆成功將美國帶出越南戰爭泥潭后,卻為此付出代價,他宣布放棄美元金本位,將美元直接與國際石油挂鉤。這樣原來可以支持美元堅挺的美國工業——哪怕是軍工——產品,現在則脫離了國民勞動,直接轉換為資源產品即國際石油。

尼克鬆之后,美國外交的重點不再是為了獲取石油的使用價值,而是要保証國際石油採購以美元結算﹔通過軍事手段保持對石油使用價值的壟斷,並強行力保國際社會對美元持續和旺盛的需求以使美元堅挺。對於那些不願以美元而以其他幣種進行石油交易的國家,美國不惜採取軍事手段予以懲罰。

以美國國民生命代價維持的石油美元,瞬間劇增了美國財富,但它的主要部分與軍工利潤一樣並未回流給美國國民,而是回流到華爾街﹔這些巨額回報並未增加美國力量,而是增加了華爾街金融資本的力量。2011年,美國國民發動街頭革命的指向並非白宮或各州政府,而是華爾街。再考慮到美國沒有國家控制的銀行而國家財政要依賴華爾街控制的美聯儲為其注資,美國外交決策權已不在白宮而在華爾街等事實便知:今天的美國已從早期民族主義國家蛻變為華爾街金融資本控制的國家,從一個擁有獨立主權和獨立自主外交能力的國家,轉變為由國際財團控制的半獨立,甚至具有“半殖民地”性質的國家。

中東既是美國安全的基點也是終點

國際政治學者梁亞濱在談到石油美元不勞而獲的本質時說:“美國憑借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優勢地位,使石油利潤全部轉換成美元資本,同時使石油美元的流動繞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全按照美國的利益,以購買美國各種債券等金融資產的方式回流美國,彌補美國的財政和貿易赤字。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於確立石油的美元標價和結算制度,同時說服石油出口帶來的巨額順差用來購買美國國債。”美元從黃金本位時代被推入石油本位時代。美元的基礎也從本國產品轉移到中東石油。由此可知,尼克鬆之后的美國外交日益向中東集結,以及石油價格在幾十年間迅速偏離其價值的原因。

金本位條件下的美元要靠勞動產品支持,而石油美元則要依靠控制世界富油區的戰爭勝利來保証,這極大滿足了美國華爾街軍工復合體的利益,為華爾街金融財團在軍工利潤外增加了新的能源支持。軍工保証能源、能源保証金融,金融在軍工、能源雙滾動中增值,從而最終保証華爾街金融資本在美國的主宰地位。美元依賴國際石油交易后,華爾街金融資本就徹底與美利堅民族相分離,並利用掌握在手的世界資源,牢牢鉗制著美國政府並使其成為華爾街謀利的工具。

華爾街將美國國家生存的基礎放在海外石油上,等於將美國的安全基點從本土移至中東,結果便是華爾街金融資本將超負荷的國防任務強加於美國政府,並使之自越南戰爭后再次透支了它的國力。2007—2009年間,美國國防支出佔美國聯邦財政總支出的20%左右,而同期軍費支出卻佔國防支出96%左右,國防支出基本沒有“浪費”,都用於軍費了。其間的關系是,國家財政依賴華爾街金融,華爾街金融依賴軍工和能源的擴張﹔軍工能源擴張又必須靠對外戰爭拉動,戰爭勝利再反哺財政。戰爭在這一利益鏈條中成了國家財政增長的“推土機”,而成本越來越高的戰爭又進一步透支了國家財政。如此惡性循環,致使美國發生了迄今尚不見盡頭的危機,而危機又恰恰以戰爭的失敗或難以為繼為先導。

戰略再平衡后美國可能重返中東

了解了美國政治結構后,便知“戰略東移”的本質,可預判今后的外交走向。目前美國還未完全放棄“戰略東移”外交策略,華爾街財閥始終期望著中國發生他們所希望的政治改變。但中國的發展與其期望的日行漸遠,所顯示出的政治穩定性更令其沮喪。

有人認為奧巴馬第二任外交將實行“戰略再平衡”政策,所謂“再平衡”,實質就是不讓支撐美元的支柱失衡。如果近期來自國外的“浮財”無望,美國隻能經過若干次搖擺后重返中東。與喬治•沃克•布什時期不同的是,今后美國的中東政策將回歸到尼克鬆和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時期的多邊均勢,並通過均勢控制中東各國:誰當政就跟誰接觸,條件是石油交易須用美元結算。

由此是否說明,中國的壓力減輕或應對美國“戰略東移”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呢?決不能這樣認為。華爾街金融資本在中國周邊轉悠,說明它的攻擊有了難度,但並不意味著放棄了中國這個目標,它還在等待時機。

那麼中國如何應對?比較蘇聯解體和中國這些年成功的經驗分析,挫敗國際反華勢力圖謀最關鍵的因素是,始終不渝堅持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黨的意志才能貫徹,四項基本原則才能得到確保。這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從艱苦卓絕的中國革命實踐中總結出的,決不能淡忘革命先烈用鮮血書寫的治國經驗和思想遺產。有了黨的堅強領導,再有正確的政策和策略,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大國博弈中取得勝利。

(責編:趙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