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鄭素俠: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網絡素養教育

2014年06月20日11:1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網絡素養教育


  近幾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數的增加,留守兒童的總體規模在不斷擴大。全國婦聯發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指出,農村留守兒童主要分布在勞務輸出大省如四川、河南、安徽、廣東等省,這一群體的數量已達6100萬,佔農村兒童的三成以上。報告還披露,獨居留守兒童(無長輩照看)已經開始出現,並佔據了一定的比例。家庭結構的殘缺、親情關愛的缺失,致使留守兒童的社會化面臨諸多困惑和不確定性,焦慮、孤獨、自卑、學習能力不足、與父母缺乏心靈溝通等問題伴隨著他們人生最關鍵的青少年時期。

  當今,網絡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工具在農村日益普及,並以其多媒體傳播、雙向互動的特征吸引了廣大農村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網吧上網、手機上網成為他們的主要上網方式,並替代性地佔據了他們日常生活的核心。留守兒童比非留守兒童更沉迷於網絡交流,網絡日漸成為他們的“精神保姆”。

  留守兒童缺乏網絡素養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農村留守兒童的媒介使用與媒介素養教育研究”課題組近期在河南、安徽、湖南等勞務輸出大省對1000余名留守兒童進行問卷調查,並選擇一些典型留守兒童進行深度訪談。調研發現,在使用動機上,留守兒童將網絡作為獲得消遣娛樂、打發無聊時光、排遣郁悶情緒的工具,而非獲取知識與信息、了解世界的窗口。在內容偏好上,留守兒童更熱衷於網絡的人際交流和網絡游戲,而對網絡上豐富的新聞資訊未表現出應有的興趣。在使用習慣上,問卷調查統計結果表明,留守兒童平均每周上網時間為4小時,接近半數(45.4%)的留守兒童已經使用手機上網,位居所有上網方式的第一位﹔另有10.5%的留守兒童在網吧上網。這兩類上網方式使得留守兒童更易逃離監護人的監管,對留守兒童的成長極為不利。調研還發現,部分留守兒童已經對網絡產生了依賴,長時間沉溺於網絡,迷戀網絡帶來的虛幻感受,網絡成為他們寄托情感、尋找慰藉的工具。

  課題組將問卷調查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以探尋影響留守兒童網絡素養的因素所在。回歸分析表明,留守兒童與父母和監護人的關系、與老師和同學的關系,均影響到其網絡素養。具體而言,與父母和監護人相處不夠融洽、在校與老師和同學關系不佳的留守兒童,其網絡素養較低。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較差的家庭關系、師生關系及同伴關系,不利於留守兒童獲取網絡知識、學習網絡技能,更不利於他們在使用網絡時獲得有益的指導或必要的干預。回歸分析同時發現,留守兒童自身的網絡使用行為亦影響到他們網絡素養的高低,具體情形為,留守兒童對網上新聞資訊類信息及人際交流類信息的偏好,有助於其網絡素養的提升﹔而對娛樂消遣類信息及網絡游戲的偏好,則無益於其網絡素養的養成。

  在當今網絡化社會,新興媒體互聯網已經成為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環境,並成為他們獲取學習、生活信息的重要工具。留守兒童面臨的網絡環境以及他們在網絡接觸與使用上的偏差,應引起研究者和社會工作者的關注。在留守兒童身心快速發展、道德觀念和知識結構尚未成熟,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關鍵時期,對留守兒童進行網絡素養教育,培養留守兒童利用網絡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以及對各種網絡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進而使他們學會理性地對待和評價網絡信息,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提升他們作為現代社會公民的必備素質,應成為研究者和社會工作者下一步關注的重點。

  積累留守兒童網絡素養教育經驗

  根據課題組的分析結果,筆者認為,改善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為留守兒童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是開展留守兒童網絡素養教育的前提。其次,針對留守兒童的網絡素養教育,應充分考慮留守兒童數量較多且分布較為分散和不均的現實,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研究者、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積極參與,嘗試開展探索性、實驗性的區域行動,待積累經驗后再逐步推廣。具體思路如下。

  第一,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網絡素養培訓。留守兒童多為寄宿學生,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成為他們成長的第一課堂,教師在他們成長中的作用甚至超過父母,成為他們實現社會化的重要導師。但調研發現,目前鄉村中小學教師多為中等師范畢業﹔在一些偏遠山區,甚至由一些高中畢業生擔任臨時的代課教師。這些鄉村教師自身對網絡知識和網絡使用技能掌握不多,其中僅有極少數人能夠熟練地使用互聯網查找專業資料﹔而且,部分教師受自身素質所限,不知如何高效利用網絡獲得教學資源,反將網絡作為休閑娛樂的工具。教師自身的網絡素養水平不高,就難以對學生的網絡接觸和使用行為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干預。課題組建議,由政府牽頭,相關教育部門組織協調,開展面向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網絡素養培訓,應成為開展留守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的前期工作。

  第二,推動網絡素養課程在農村中小學教育中的常規化。近幾年,農村中小學都應當地教育部門的要求嘗試開設計算機及網絡課程,但由於這樣的課程沒有進入中招和高招考試的科目范圍,再加上各中小學現有課程設置已經相對飽滿,致使計算機及網絡課程變得可有可無,形同虛設。筆者建議,在呼吁素質教育的今天,應將網絡素養課程和計算機與網絡課程合並,並設置成農村中小學的常規課程,重點講解:1.有關網絡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2.如何通過網絡獲取對學習和生活有價值的新聞與信息,讓網絡成為學習、生活的好幫手﹔3.如何解讀網絡信息和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4.如何通過網絡理性表達觀點,有序參與網絡互動。開設網絡素養課程的目的是,一方面使留守兒童掌握網絡的基本操作和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另一方面使他們正確理解網絡媒介內容與高效接收資訊,培養他們的質疑、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成長為媒介化社會的合格公民。

  第三,通過宣傳和動員,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的網絡素養教育。在西方國家,公益性的社會組織已成為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推動力量。如在美國,來自民間的媒介素養聯盟(AMLA)和媒介教育行動聯合會(ACME),為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個人和團體機構提供媒介素養教育網絡和課程。在英國,目前已有超過250個志願機構提供媒介和創造性藝術方面的課程,內容包括電影攝制、電腦美術設計、網頁設計和音樂錄制等,為當地青少年的網絡素養教育及其他各類媒介素養教育無償提供服務。留守兒童的網絡素養教育是一項全民性的公益事業,除了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推動外,還應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如高校教育工作者、志願者、民間公益組織等參與其中: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和教育學專業的教師可編寫面向農村中小學生的網絡素養教育普及讀物,由政府教育部門補貼一定的經費,免費提供給廣大農村中小學﹔大學生志願者和民間公益人士亦可組成志願者隊伍或社會實踐團體,利用周末課余時間或寒暑假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農村中小學生中傳播網絡知識,普及網絡技能。隻有全社會公眾都開始關注留守兒童,並積極參與到留守兒童的網絡素養教育之中去,留守兒童的未來才有希望。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農村留守兒童的媒介使用與媒介素養教育研究”(12CXW02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