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美國媒介暴力效果研究關注青少年成長

石梅子2014年05月22日16:47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媒介暴力的效果研究,在西方已有80余年的歷史。在這一研究歷程中,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理論學說。其中,媒介暴力對犯罪人特別是青少年的影響,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關於媒介暴力對青少年犯罪影響的實証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青少年偏好媒介暴力與其攻擊性行為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媒介暴力對青少年的社會心理和個人認知層面的影響。

涵化理論:電視反映主流社會價值觀

20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學者格伯納(GeorgeGerbner)開始關注電視如何影響受眾有關社會現實的觀念 (即受眾的“觀念現實”)。該研究通過對美國主要電視網黃金時段的節目和周末日間節目(包括電視劇、電影和卡通片等)的抽樣調查,以及對受眾的問卷調查發現,各種各樣的暴力內容在美國電視節目中無處不在﹔受眾看這種充斥暴力的電視節目越多,就越容易涵化出“現實世界充滿了危險和風險”這一社會焦慮和恐懼心理。

格伯納所提出的涵化理論的主要觀點包括:電視反映了佔主導地位的文化和社會價值觀念﹔受眾的“觀念現實”更接近於電視節目所表達的符號現實,而並非客觀現實﹔這種傾向在收看電視時間多的人(重度收視者)中間要比在收看電視時間較少的人 (輕度收視者)中間更為明顯。簡言之,人們看電視的時間越多,他們對社會現實的觀念就越能反映他們所看的電視節目內容。

格伯納在早期的電視暴力研究中,將收看時間作為自變量,將受眾分為重度收視者和輕度收視者。研究表明,電視節目中充斥的暴力內容導致受眾社會安全感和信任感降低。當電視傳遞暴力信息時,重度受試者通過觀看認為社會充滿暴力,甚至產生害怕成為犯罪受害人的認知心理。后來的研究者發現人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居住地的犯罪率、人格特質和對現實的理解以及觀看情境等,都可能是潛在的第三因素,而這些因素比起看電視時間的多少對受眾的“觀念現實”的影響更大。針對這些質疑和批評,格伯納等人提出了主流化(mainstreaming)等概念。所謂主流化是指在不同群體中的重度收視者共享涵化特性。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多為輕度收視者,然而這些人當中的重度收視者和別的群體的重度收視者的涵化程度沒有什麼差別。因此,所有群體的重度收視者因為長時間接觸電視的“符號現實”,導致其所認知的“觀念現實”與社會的客觀現實不相一致。也就是說,隻要是重度收視者,即使是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教育程度的知識分子,又居住在低犯罪率的社區,他對社會的認知仍在相當程度上受到媒介(電視)暴力的影響。

社會學習理論:兒童易模仿影像中的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 (AlbertBan-dura)通過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實驗研究,首先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在實驗中,班杜拉將4—6歲的兒童分成甲乙兩組。甲組兒童看的影像情節是一個大孩子在打一個玩具娃娃,過一會兒來了一個成人,給大孩子一些糖果作為獎勵。乙組兒童看的影像情節開始也是一個大孩子在打一個玩具娃娃,過一會兒來了一個成人,為了懲罰這個大孩子的不好的行為,打了他一頓。看完影像后,班杜拉把兩組兒童一個個送進一間放著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裡,結果發現,甲組兒童都會學著電影裡大孩子的樣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組兒童卻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這一階段的實驗說明對示范對象的獎勵能使兒童模仿該行為,對示范對象的懲罰則使兒童避免模仿該行為。在實驗的第二階段,班杜拉鼓勵兩組兒童學影像裡大孩子的樣子打玩具娃娃,誰學得像就給誰糖吃。結果兩組兒童都爭先恐后地使勁打玩具娃娃。這說明通過觀看影像,兩組兒童都已經學會了攻擊行為。第一階段乙組兒童之所以沒有人打玩具娃娃,隻不過是因為他們害怕打了以后自己會受到懲罰,從而暫時抑制了攻擊行為,而當條件許可,他們也像甲組兒童一樣把學習到的攻擊行為表現出來。

根據班杜拉的研究發現,如果角色的暴力行為受到懲罰,那麼受眾對其模仿的可能性就會相對較少。他還設計了三個實驗情景:1.觀看現實生活中的攻擊行為﹔2.觀看影片中的攻擊行為﹔3.觀看動畫片中的攻擊行為。研究結果發現,觀看動畫片中的攻擊行為對學齡前兒童影響最大,最容易引起其攻擊性認知和情緒的喚起﹔觀看影片中的攻擊行為次之。由此可見,應當讓兒童盡量遠離有暴力內容的影視作品。

暗示理論:觀看暴力節目的觀眾更易激怒

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伯科威茨(LeonardBerkowitz)提出了暗示理論。該理論認為,當人們在憤怒的情緒下觀看電視暴力時,電視節目裡的角色實施暴力的手段及其暴力行為,會對受眾有暗示作用,當類似情景出現在以后的現實生活中的時候,受眾就會回憶起這些暴力情景,這種回憶有可能導致其日后的攻擊性行為。伯科威茨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在這些實驗中,大學生被試者觀看暴力節目或非暴力節目,被激惹或未被激惹。伯科威茨發現,觀看暴力節目比觀看非暴力節目的大學生被試者,在被激惹時行為更具攻擊性。此外,伯科威茨和他的助手還對男性少年犯進行了實証調查。該調查評估了那些被指定連續數周觀看媒介暴力內容的男性少年犯在身體上和語言上的攻擊性,並與其他未觀看暴力節目的男性少年犯的攻擊性程度作了比較。上述兩項研究結果均表明:觀看了媒介暴力內容的被試者更有可能實施攻擊行為。

伯科威茨在20世紀70年代又進一步闡釋了暗示理論,媒介暴力對受眾攻擊行為產生影響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來自於內部的因素,如受眾遭受挫折或正處於憤怒情緒之中﹔二是媒介暴力對受眾的合適暗示,即外部情境。20世紀八九十年代,伯科威茨擴展了暗示理論,現在稱之為認知新聯合理論。在他看來,媒介暴力會引起受眾某種類型的生理反應(攻擊或逃避)、情感(憤怒或害怕)和記憶(暴力情景)相聯系的聯合網絡。當某種聯合網絡存在時,任何一種激發因素都會依聯合程度的大小而刺激其他部分。當受眾被激惹,更容易使其回憶起媒介暴力的情景,他就會非常憤怒,產生有敵意的想法,並有可能馬上表現出攻擊性行為。

(本文系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現代大眾傳媒對犯罪新聞信息傳播的實証研究”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天津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