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辛向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源於制度優越性

2014年04月23日09:36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走自己的路,必須順應世界大勢,必須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特別是堅定制度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有著雄厚的底氣,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強大動員力量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優勢就是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種制度是為大多數人謀利益的制度,因而能夠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形成整體的力量﹔這種制度是擺脫了利益集團和黨派糾葛的制度,能夠形成全國一盤棋。利用這一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先后建成了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京滬高鐵、京廣高鐵、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電信網絡等舉世矚目的建設項目。2012年12月26日,全長2298公裡的京廣高鐵貫通運營。這樣裡程的高鐵建設在很多國家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建成,而在中國隻用了短短7年的時間。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緊密相連。國際著名學者納波利奧尼曾經講:“德國總理施羅德參加了上海磁懸浮列車(連接上海市區與浦東機場的高速列車)的啟用儀式。媒體問為什麼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列車最終由中國而不是德國購買並投入使用。施羅德答道:‘因為德國修建這樣的項目有太多爭議……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顧及。’中國則不同,中國由政府決策,如果有需要,那麼就修建。在中國,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為人民服務。”

自我完善成大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自我變革、自我發展能力的制度。鄧小平曾經指出:“我們的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一種內生的自我完善性、自我變革性,對於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能夠及時進行改革。利用這一優勢,30年多來,我們先后建立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制度,使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到2012年底,中國所有地區都建立了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標志著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建立,形成了人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障的體系框架。目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再次提高10%,月人均達1721元﹔社會救助制度進一步健全。中國《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使全體居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個人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地區間衛生資源配置和人群間健康狀況差異不斷縮小,基本實現全體人民病有所醫,人均預期壽命在2010年基礎上提高1歲。

目光遠大做大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制度。由於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我們在制度設計時能夠確立遠大目標。這樣一種制度既有百年的戰略規劃,又有20年的實施規劃,更有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30多年來,中國已經超額完成了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的到2000年GDP翻兩番的目標,基本實現了小康社會的目標﹔已經超額完成了“七五”、“八五”、“九五”計劃和“十五”、“十一五”規劃任務,正在“十二五”規劃中繼續向前﹔已經順利完成了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確定的各項目標,正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向新的目標前進。在很多具體領域,我們都有長遠規劃。比如,我國在高等教育領域實施的三大工程和計劃,充分發揮了中國的制度優勢。從“211工程”、“985工程”到“2011計劃”,反映了我國的這一制度優勢。通過國家中長期規劃和政策推進重點建設項目,保証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在與發達國家的競爭中不斷培育出新優勢。

活力充盈干大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生機活力的高效能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始終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無論是根本政治制度,還是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具體體制,都有極大的生命力。這些制度的不斷完善,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躍上一個個大台階。《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普利策獎三度得主托馬斯·費裡德曼在2009年出版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一書中提出一個設想:假如美國能做一天中國。他講:“如果需要的話,中國領導人可以改變規章制度、標准、基礎設施,以維護國家長期戰略發展的利益。這些議題若換在西方國家討論和執行,恐怕要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美國從1973年就開始了將汽油去鉛的進程,但直到1995年才基本實現了全部汽油的無鉛處理。而中國決定於1998年開始實行無鉛化,1999年新標准已在北京地區試行,2000年實現了汽油無鉛化。美國從1975年就著手制定汽車燃油經濟性標准,32年后才取得重大進展。而在地球的另一邊,中國於2003年開始將轎車、卡車的經濟燃油標准提上議事日程,結果,該標准在次年即獲得批准並於2005年開始實施。”他感嘆道:“我希望美國能做一天中國(僅僅一天)——在這一天裡,我們可以制定所有正確的法律規章,以及一切有利於建立清潔能源系統的標准。一旦上級頒布命令,我們就克服了民主制度最差的部分(難以迅速做出重大決策)。”“要是我們可以做一天中國有多好……”這就是美國一些人的制度渴望。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制度。

融合發展創大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綜合創新能力的制度。這一制度優勢使中國的科學技術正在加速發展。1999年8月全國技術創新大會上,江澤民曾指出: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創新路子。他說:“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個政治優勢,應該繼續堅持並充分加以運用和發揮。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條件下,我們運用和發揮這一優勢的方式方法需要進行一些調整,但堅持運用和發揮這一政治優勢的原則不能動搖。”2013年6月1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澳大利亞太空問題分析家莫裡斯·瓊斯明確指出:“中國的航天成就是顯著的,中國是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器技術的國家。他們取得現在的成就不是因為技術高超,而是因為有政治意志,這是西方國家所缺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完善,正在使中國的科學技術呈現出群體性突破、規模化創新的局面。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責編:張湘憶、趙晶)